《论语》“可”“可谓”之被动语义及其他
2015-12-17王启俊
王启俊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合肥 238000)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而不是实施者。古汉语被动句式的产生,较其他句式而言,相对较晚。据古贤今哲研究结果来看,就目前出土甲骨文还没有产生被动句式,但认为西周初期业已产生了被动句,如:“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柏州》)“愠于群小”即“被众小人所怨恨”,由介词“于”而构成被动句。《论语》仅有1例“为”字句:“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篇》)但在春秋时代汉语的被动句式相见甚少。春秋后期与战国时代,被动句渐现。据喻遂生教授主编的《孟子辞典》:表示被动语义的“见”字统计出3次,但没有“为”字句和“被”字句式。不过《韩非子·五蠹》“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也,贞也。”出现“被侵”“被辱”句式,一般认为是“被”字句的萌芽,因为还没有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上古汉语的被动句式少见,但并不影响被动语义的表达,语者可借助其它语言方式表达被动的语义。广义的被动句包括意念型被动句,即外在形式上无标志,句子主语却含有被动语义,古人称之“施受同辞”。如“厉公弑”(《国语》)、“兵挫地削”(《史记·贾生屈原列传》)。“施受同辞”的被动语义有时靠上下文的语境才能推断出来,如“(逢丑父)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论语》一书亦含有较多该类被动句。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自编纂问世以来,研究者前赴后继,各类著述汗牛充栋,洋洋大观。但据笔者近期知网检索,尚未发现专门描写单独研究《论语》句法中被动语义的论文。
本文讨论的《论语》中借助“可谓”“可”词汇义来表达“主语”被动语义的用法,即属于意念型被动句。后学不揣浅陋,捉襟成文,敬请方家斧正。
一、《论语》被动句
从被动句式来说,在《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中仅有上文提到的1例“不为酒困”的“为”字句。据笔者统计,被动句有3例“于”字句,表达主语的被动语义:1、“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子罕篇》);2、“子畏于匡”(《先进篇》);3、“夫子固有志惑于公伯寮”(《宪问篇》)。有关“于”字句是否属于被动句式,王力先生和郭锡良先生有过明确界定。[1]
二、《论语》“可谓”“可”“可以”之被动语义
(一)“可谓”被动语义用法举隅
“可(谓)”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2],其基本义为:“可以(说),可(被称作)”,在表示此义时,句子属于意念型的被动句。为说明“可谓”使主语含有被动的语义功能,本文按《论语》的篇章顺序例举明鉴,附有简要翻译和个别语辞的诠释。(中心号前后阿拉伯数字前表示为篇次,后为章次。)
《学而篇》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句中“可谓孝矣”意为“可以被认为尽到孝道了。”
《学而篇》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谓好学”即“可以被认为是喜爱学习了。”
《雍也篇》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可谓知矣”和“可谓仁矣”分别可译为:“可被认为是聪明了”和“可被认为有仁德了。”句中的“难”可理解为“付出一定的力量。”
《雍也篇》6·30: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呼!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可谓仁之方”即“可以被认作是践行仁道的方法。”(“病”意为:忧虑、犯难、心有所不足。)
《泰伯篇》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可谓至德”意为“可被认为有极崇高的品德。”
《先进篇》11·24: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句中的“可谓大臣”和“可谓具臣”意为“可以被认为是大臣”和“可以被认为有相当才能的臣属。”
《颜渊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塑,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塑,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可谓明”即“可以被认为看得明了”,“可谓远”即“可以被认为看得远了。”(“塑”:与谮义近、诽谤。《正义》说“塑亦谮也,变其文耳。”)
(二)“可”“可以”被动语义用法举隅
“可”字在《论语》中表“可以”“值得”之意时,句子亦属于意念型被动句。“可”在该书中共出现122次[2]84,其中44例有使主语在意念上含有被动的语义,举例如下:
《学而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敬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可复”即“可被兑现”,“可宗”即“被认为是可靠的。”
《为政篇》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里的“可知”即“可以被知道”之义。
《公冶长篇》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于何诛?”这里的“可雕”“可圬”表被动的语义色彩很强,分别表示“可被雕塑”和“可被粉刷”之语义。
《雍也篇》6·2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可逝”“可陷”“可欺”和“可罔”均含有被动之语义,意为“可被远远的支开”“可被陷害”“可被欺骗”和“可被愚弄”。(“罔”:蒙蔽,愚弄 )
《述而篇》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求”义为“可被求得”。(“执鞭之士”是指“市场的守门卒”)
《子罕篇》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夺”也是表被动意味很浓的用法,“可夺帅”即“(三军)可被剥夺主帅”,“(匹夫)可夺志”即“可被夺去志向。”
《子路篇》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不可弃”即“不可被废弃”之义。
《微子篇》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句中“可谏”即“可被挽回”,“可追”即“可以被赶上,还来得及。”
《子张篇》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民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这里的“可毁”“可逾”可分别译为:“可以被毁谤”和“可以被超越过去”之义。
《论语》中“可以”出现33例[2]84,大多表示“可能”或“能够”义。有三例“可以”细玩语义亦为表达被动之意:第1例是《为政篇》2·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即“可以被称之为老师了”。第2例是《泰伯篇》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此句中的“可以托”“可以寄”意为“(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可被交付于他。”第3例是《阳货篇》17·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为:“(《诗经》)可以被用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被用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和睦众人,可以被用来抒发怨恨不平”。
揣摩例句,体味“可谓”“可”“可以”引导意念型的被动句,均有让其主语含有被动语义倾向。
三、《孟子》“可”之被动义举隅及英语词汇举例
在先秦汉语词法句法研究中,除《论语》较为典型外,有关《孟子》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孟子》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于语言的延续性和语义的继承性,“可”在《孟子》出现164次,“可以”74次。[4]“可”在文中使主语有一定的被动义,举例分析如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梁惠王章句上》)这一语段中,通过“可”引导意念型被动,均使主语“谷”“鱼鳖”“材木”有含有被动语义。
“可”用英语词汇的后缀“able”表示,而以“able”作为词尾的构词成分,这些词汇在语义上往往也含有与古汉语情态副词“可”类似的语义功能,如:honourable(可敬的)、changeable(可变的)、readable(可读的、)preventable(可防止的)、knowable(可知的)、dependable(可靠的)等。类似的以-ble和-ile结尾的词亦有相近的功能,如:producible(可生产的),extensible(可伸展的),convertible(可转变的)和contractile(可收缩的),sectile(可切开的),flexible(可弯曲的)等。从英语构词角度来看,“able”(“可”)类词汇使主语表意念型的被动语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可”“可以”表示被动语义用法原因分析
“可”“可以”之被动语义用法,从深层次上说,是由其语义决定,并受语用功能影响的。从历时角度可分析出“可”“可以”的语义演变过程。许慎《说文解字》云:“可,肯也。”“可”字形寓于甲骨文“河”字中,其形为人肩挑荷担之形(人徒担土以巩固堤岸)。由本义“荷担、肩挑”而引申(因能挑起重担,被)“准许”(服劳役)。陈彭年《广韵》云:“可,许可也。”如:“去不我可?”(《诗·小雅》)可判断其基本词性属于动词,并线性方向延伸词义,由“许可”或延伸为:“能够、可以”。“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由“(认为)能够”而延伸为“值得”。《史记·三王世家》:“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是以附之世家。”“可观”即“值得一看”。由“许可”或虚化助动词或情态副词“能够、可以”:“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左传·文公九年》)或“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可图”“可镂”使主语意念被动的语义逐渐外显。当然“可”还可做辐射状词义延伸,如作约数“大约”及转折副词等词义,这里不做讨论。
“可”“可以”之被动语义用法,从被动句句法演变角度来看,是由语言形式发展自身规律所决定的。“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上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也还是这种情况。”[3]王力先生如是说,并指出先秦被动义概念的表达,一般借主动的语法形式去表达被动语义;另一种即用本文介绍的结构“可”字句即及其类似结构来表达。借助主动的语法形式去表达被动语义功能,如《孟子·离娄上》有云:“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在理解孟子所谓“道”之旨向,自然确定被动句语义。被动句式较多出现在春秋之后,百家争鸣,语言极大丰富,语义表达日渐严密。《孟子》著于战国时代,洋洋34 685字,但有被动句式标识的“于”字句和“见”字句,“于”字句仅出现22例,“见”字句仅3例。[4]但“于”字句式,王力先生并不认可。[1]420典型被动句式的“为”字句、“被”字句仍未出现。丰富的信息需要准确语义来表达,用“可”字系列结构表达被动语义的使用,符合语言发展程序和古汉语句法规律,本文《论语》相关例句亦给了充分佐证。
五、结论
“可(谓)”“可以”在《论语》及其他先秦时代使主语表被动语义用法,有其词汇语义的内在合理性和古汉语语言发展阶段的必然性。“可”语义内涵是其拥有被动语义的内在依据,上古汉语句法手段的初始阶段,尤其被动句式的贫乏,为“可”“可以”表达被动语义提供了可能性,甚至必要性。对“可”系列表被动语义的用法的理解掌握,有助对上古汉语意念型被动句的了解和对汉语语法史的认识,同时对《论语》经典著述准确语义内涵的把握,将有助于《论语》的理解和传播。
[1] 王力.汉语史稿:中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420-421.
[2] 安作璋.论语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4.
[3]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336.
[4] 周世烈.谈《孟子》的被动句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5-18.
[5] 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