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5-12-17陈玉国
陈玉国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是高效课堂让学生掌握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时出现的问题:老师为了让学生广泛参与,不管有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都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缺乏必要的交代和讲述;小组成员之间缺乏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等,以致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实际效果较差。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分组,训练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性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织讨论,协调学习进程,带头示范。二是记录员记录小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意见。三是报告员搜集组内意见,组织语言,然后向全班做汇报。四是声控员负责控制组内讲话声音,把小组之间的干扰降到最低,以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如,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回答,有不同意见要等到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技能后,还要经过反复训练,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关注、关照、亲和力、倾听等指标。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开展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不能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合作学习的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来说,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时机: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之后,教师应立刻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二是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而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三是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四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三、教师积极参与及时引导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引导者,要以平等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方向,以便随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对进展快的小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进展慢的小组要进行指导,增加他们的信心,教师的参与与引导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催化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获取知识,还培养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培优补差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优补差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一是“治懒”,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树立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批评,并严格处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是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地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