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再认识
2015-12-17沈苏华
沈苏华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通过《发展适宜性游戏》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培训与学习,教师急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课程化思维,细心观察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在观察与解读中推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观察;认识
一、自主性游戏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黄琼老师在解析上海市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处处流露出教师眼里有孩子,游戏自主性的精神内涵,以往我们在投放幼儿区域游戏材料时,随意性较强,着眼点都是教师的思维层面,创设了自认为孩子喜欢的游戏,没有足够的儿童立场,所以才会出现创设和投放的游戏材料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在游戏中“被喜欢”“被自主化”的现象,导致区域设置不合理,很多区域游戏人烟稀少,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经常安排孩子的区域游戏,孩子没有真正的自主权,让孩子处于“被游戏”状态,通过学习与培训,对照自身的实践,才意识到我们走入的误区,在新的学期,我们将以幼儿自主性游戏为载体,在游戏中真正放手,让孩子自主体验,在游戏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中,以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习惯与兴趣为抓手,教师的定位站后一点,幼儿的需要靠前一点,让每天一小时的自主游戏,真正达到个别化学习、游戏的质量。
二、课程化思维
通过《幼儿园课程》的培训,明确了综合主体课程实施方式,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涵盖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游戏学习内容,那长期以来,我们都适应了一日生活中以集体教学为主,如何在课程中实施个别化学习,这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推进的任务。首先需要理清思维路径,围绕综合主体课程梳理核心经验,把每一个主题中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梳理出来,根据目标下面的内容选择适切幼儿的个别化学习的载体,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孩子真正喜欢的操作材料,配以观察重点、注意问题等形成系列的教材,从而支撑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三、解读式观察
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要追随孩子的步伐,始终坚持:孩子在前,教师在后。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教师通过对幼儿自主性游戏行为的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发展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
1.明确观察与介入的适度性
在观察中,我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过多的干预为放羊式的活动,似乎这样就能体现出尊重孩子,殊不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介入的不恰当,也会抑制孩子的发展,过早地介入孩子的活动,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介入的晚了,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应该细心地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应该适时、适度地介入孩子的活动之中,而且还应该注意介入幼儿游戏活动的方法。
2.在观察与解读中推进幼儿的发展
例如,在美术自主化学习游戏中,放弃原本追求幼儿的作品千篇一律的错误方式,而是以孩子的视角,关注孩子真实的作品,在看似“胡乱”的作品后附加孩子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诠释,进入孩子的空间,以孩子的语言解读他的绘画意图,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四、分享化交流
幼儿在自主性区域游戏结束之后,老师根据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和解读,适切地组织交流与分享,是对游戏活动的总结评价与提升。以往,我们经常在游戏结束之后忙着指导幼儿收拾区域材料,忽略了与幼儿进行游戏的评价和交流的契机,通过学习培训,我们认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与幼儿交流呢?首先,选择值得交流的内容,游戏中的规则、幼儿的态度、合作意识、想象力等是必须要交流的,而有些内容是要谨慎交流的,如操作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索的方法,以及操作的结果等,总之,要重在过程,淡化结果,过多操作结果的交流,容易固定幼儿的思维,不利于幼儿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例如,在小班科学区域“旋转乒乓花”游戏中,孩子在区域游戏后,我们应该交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旋转乒乓花”态度,参与游戏的规则意识等,不要过多地关注幼儿探索呈现的探究结果,才能进一步激发每一位孩子继续探究的兴趣,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一大挑战,我们在实践中任重而道远。
新的课程理念,我们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追随孩子,践行新课程时刻在路上,作为钟楼幼教的一线教师,我们时刻准备着,紧跟步伐,在“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的方向中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小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2]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02.
[3][美]盖伊·格朗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