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53名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现状分析
2015-12-16冯金华田永明聂孟珍
冯金华,田永明,聂孟珍,李 卡
(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a.重症医学科;b.护理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某院253名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现状分析
冯金华1,田永明2a,聂孟珍2a,李 卡2b
(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a.重症医学科;b.护理部,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情况,为开展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培训及提高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5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从其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评估诊断、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法5个方面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护士中ICU获得性衰弱知识得分中位数为22.0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0.04分,11.5%的护士完全不知晓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仅8.7%的护士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60.9%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干预实践认知较差,23.7%的护士最近一次获取相关知识是在1个月内,且ICU护士获取护理新知识主要途径来源于同事间交流(占93.0%)及教科书(占67.6%)。结论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情况不理想,临床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实践较少,需要不断增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更新观念以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提高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水平。
ICU;护士;ICU获得性衰弱;认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ICU患者的存活率呈上升趋势。如今重症医学的诊治目标不仅是恢复患者机体生理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死亡率,还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3]。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又称 ICU获得性肌无力,是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引起的肌无力[3-5],是ICU患者的常见并发症。1993年Ramsay等[6]首次提出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其临床表现为轻度瘫痪或四肢瘫痪、脱机困难、反射减少和肌萎缩[1-5],实质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包括危重症多神经病、危重症肌病及两者共存的危重症多神经肌病[3,6]。多项研究显示机械通气大于4 d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达33%~82%[3,6-7],而伴有脓毒血症的患者其发病率可达50%~100%[3-5]。ICU获得性衰弱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还会致使其生活能力和存活率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增加社会负担。近年来ICU获得性衰弱引起了国内外危重症医学专家的重视,认为它是相对无形但对患者影响深远的后遗性疾病[1,3]。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初步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为开展ICU获得性衰弱相关教学及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10月,采取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有护士执业证书并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者;(2)ICU工作时间>3个月者(包含医院正式护士和规范化培训护士 )。排除标准:(1)进修护士、其他普通科室专科护士;(2)因事、病、产假或出差等不在岗者;(3)ICU工作时间≤3个月者;(4)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1.2 调查工具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此次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本问卷经过3轮临床医疗、护理专家评审和修改制成;经预调查问卷重测信度为0.83,内容效度为0.81。本研究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基本资料;(2)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评估诊断、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法5个方面共12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依据护士对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从完全不知晓到非常了解分别赋1~5分,总分12~60分;(3)获取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途径表:包括最近一次学习ICU获得性衰弱时间及获取知识的途径。
1.3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者向调查对象当场发放和回收问卷,确保调查对象独立填写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65份问卷,回收260份,其中因填写不合格剔除7份,最终有25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5.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认知情况总得分呈偏态分布,统计描述采用构成比、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统计推断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采用秩变换结合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两两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53名ICU护士中,女性220名占87.0%,男性 33 名占 13.0%;年龄(25.67±6.10)岁,其中20~30岁护士占83.5%;正式护士占65.7%,规范化培训护士占34.3%;工作年限为5个月至21年,为(5.17±1.21)年;学历:本科及以上占 39.1%,大专占57.3%,中专占3.6%;职称:护士占64.8%,护师占30.8%,主管护师及以上占4.4%。
2.2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得分情况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总分中位数为22.0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0.04分,详见表1。
表1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得分情况
从表1可见:不同性别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身份类别、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护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5 年龄段的得分最高;大专学历与中专学历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专学历、中专学历与本科及以上学历得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师与主管护师及以上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工作年限 5~9年组与≥10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和实践情况 11.5%(n=29)的护士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总分为12分;42.7%(n=108)的护士认知总分为13~24分;37.2%(n=94)的护士总分为 25~36分;而仅有 8.7%(n=22)的护士得分较高,总分>37分,对ICU获得性衰弱知识掌握较好。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和实践情况较差,其中57.6%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概念基本不了解,仅有25.4%的护士知道ICU获得性衰弱的危害,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认知也较差;仅有17.8%的护士比较了解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11.5%的护士完全不知道长期卧床和制动将导致肌力下降。而临床实践时54.6%的护士基本不知道ICU获得性衰弱干预方法,早期肢体活动的适应证及活动方式,60.9%的ICU护士基本不知道ICU获得性衰弱常见的干预辅助方法和早期干预时机。各条目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和实践情况(n=253)
2.4 ICU护士最近一次学习有关ICU获得性衰弱知识的时间及获得知识途径 13.8%的护士已有超过1年的时间没有学习过有关ICU获得性衰弱的知识,仅9.5%的护士在最近1周内学过ICU获得性衰弱知识。见表3。ICU护士获取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同事间的交流、教科书及专题讲座,而很少利用互联网、查阅文献及参加学术会议来获取相关知识。见表4。
表3 ICU护士最近一次学习有关ICU获得性衰弱知识的时间(n=253)
表4 ICU护士获取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的途径(n=253)
3 讨论
3.1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欠缺 传统危重症医学观念认为,ICU患者需长时间制动和卧床休息,减少氧耗,实现舒适护理[3]。而ICU获得性衰弱是ICU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医护人员开始探讨新的医疗护理理念[1-2,6,8],期望减少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减少重症患者入住ICU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这一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评估诊断、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法的认识均较差。有11.5%的护士甚至不知道ICU获得性衰弱的任何知识,仅有22名(8.5%)护士得分超过37分,对ICU获得性衰弱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分析护士相关知识缺乏的原因,可能有3方面:(1)知识更新不足,本调查发现45.1%的护士学习相关知识是在5个月及以前,甚至有13.8%的护士超过1年没有学习过相关知识;本调查还发现护士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同事间经验交流及教科书,表明其知识主要来源于工作经验性教学及以往的院校教育。而ICU获得性衰弱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观点,也是ICU医疗护理的新进展。教科书更新滞后,这无疑让护士对新知识了解较少,导致ICU护士对重症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观念认识不足。(2)护士主动学习能力较差,选择利用互联网及文献查阅方式来丰富知识的比例较少,仅25.3%和17.4%。说明护士遇到临床问题时最多的是请教同事,而自主学习及评判性思考能力欠缺。研究还发现,年龄大、工作年限长、学历高和职称高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知识掌握较好,可能原因在于该类护士经常参与医生查房、病案讨论、读书报告,且有较多机会参与学术会议、讲座,外出学习,他们的知识更新较好。本研究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与ICU正式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ICU对正式护士要求更为严格,经常进行新知识、新理念的培训及考核;而规范化培训护士主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新知识和新进展方面了解较少。(3)国外关于ICU获得性衰弱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我国开展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研究较少,且大部分为对国外研究的综述。这造成了国内医护人员学习资源的欠缺,也缺乏经验可循,不利于护理人员知识更新和临床实践。
3.2 ICU获得性衰弱知识普及和干预实践急需改善 本调查发现,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这一常见并发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实质病变缺乏基本认识,工作中没有引起关注和重视。而ICU获得性衰弱的临床评估和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肌力测试,电生理学检查及神经肌肉组织的形态学分析[2,6],最常用的、使用也较方便的是医学研究委员会(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评分,共 5 级,总分 60 分,<48 分提示肌肉衰弱[5,8];对此仅有 21.8%的护士比较了解,这就造成ICU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无法对ICU获得性衰弱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断。调查中发现12.1%的护士完全不知晓ICU获得性衰弱的危害,事实上ICU获得性衰弱短期内会引起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国外研究发现并发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身体机能不能完全恢复,不仅影响其远期生活质量,还会增加社会负担[1,5,8]。 本次调查中关于 ICU 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仅有4.3%的护士非常了解,而长期卧床制动作为ICU获得性衰弱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仍有8.5%的护士完全不知晓。近期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卧床将导致尿氮排泄增加,肌肉蛋白合成减少,肌肉含量尤其是下肢肌肉含量明显减少,促使肌肉收缩力降低、耐力下降[2-3,7];此外,长时间制动及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均会促进危重症患者的肌肉损耗。有研究发现健康人卧床1周,下肢肌力降低达到28%左右[9],而ICU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状况及身体机能均较差,其肌力下降更为明显[10-11]。说明制动和卧床是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早期肢体活动是近年提出的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有效措施,因其不仅可以增加肌力、减轻肌肉萎缩,还能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调查中发现13.2%的护士对这一点不知晓,说明ICU护士对患者护理还停留在“多休息”的理念层面[3]。对于特殊治疗(如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膜式氧合、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的患者,以前对患者的照护多采用长期肢体制动,以免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长时间镇静镇痛,以减轻氧耗,保持舒适,结果会导致患者肌力呈现持续下降的状态[9,11],导致ICU获得性衰弱。研究表明对于该类患者可以通过被动运动,如按摩肢体、经皮电肌肉刺激、互动视频游戏、音乐振动疗法等[4,10]促进肌肉的收缩,减缓肌力的下降,使患者出ICU时的MRC评分较高,心理感受也较好[11-12]。ICU患者的早期活动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包括被动运动、由仰卧位至侧卧位、全范围关节运动、坐位、离床活动等,而调查中关于活动原则完全了解的护士仅占7.1%。说明ICU护士对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的方式认识还较为单薄,既往对于外科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强调较多,也逐渐为外科医护人员及患者接受[11],而对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理念,还需不断的深入探讨和普及实践。本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ICU护士不了解ICU获得性衰弱早期干预的适应证及干预的时机。研究表明,ICU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展早期活动,并有研究者提出越早开展肢体活动,对预防ICU获得性衰弱越有效,为了便于操作,国外研究者也为此提出了相关的最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2]。
3.3 促进ICU护士掌握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的措施 针对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欠缺问题,需采用积极措施。(1)积极开展有关ICU获得性衰弱理论知识及干预技能的培训,组织全体ICU护士参与,及时传播最新护理理念及技术。(2)加强培养ICU护士主动学习的能力,包括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文献资料进行主动学习,培养临床评判性思维,促使护理理念与时俱进[13-14]。(3)增加低年资、低学历护士外出学习、参与病案讨论/参与学术会议等机会,使年轻护士也有机会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4)在临床工作中,充分调动高学历、高年资护士对低学历、低年资的护士进行护理知识新进展的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促进全体护士护理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及时更新[13]。(5)加强护理人员的追踪反馈学习。外出会议学习、参与培训的护理人员,回科室后及时向科室人员传达学习的护理新进展和新技能,促进全科护理人员的共同进步。(6)加强与医生团队的交流沟通,参与共同查房、病案讨论、读书报告、科研学习,以此促进护理团队知识的更新和医护一体化发展。(7)加强与康复治疗师的合作和交流,请康复治疗师给予重症患者早期肢体活动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共同关注患者的早期康复。
4 小结
ICU获得性衰弱是ICU患者的常见并发症,ICU获得性衰弱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还会致使其生活能力和存活率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对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水平的现状调查,发现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和干预水平急需提高。同时,ICU护士应该积极了解和掌握临床护理的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进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1]Haehling S.ICU-acquired Weakness and Recovery from Critical Illness[J].N Engl J Med,2014,371(3):287.
[2]Wieske L,Witteveen E,Verhamme C,et al.Early Prediction of 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 Using Easily Available Parameter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PLoS One,2014,9(10):e111259.
[3]俞玲娜,张 娜,尹安春.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82-83.
[4]廖永珍,黄海燕,丛 丽.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24-526.
[5]张 娜,张 兵.早期活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43-45.
[6]Ramsay D A,Zochodne D W,Robertson D M,et al.A Syndrome of Acute Severe Muscle Necrosi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J Neuropathol Exp Neurol,1993,52(4):387-398.
[7]Stevens R D,Marshall S A,Cornblath D R,et al.A Framework for Diagnosing and Classifying 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J].Crit Care Med,2009,37(10 Suppl):299-308.
[8]Thille A W,Boissier F,Ben Ghezala H,et al.Risk Factors for and Prediction by Caregivers of Extubation Failure in ICU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J].Crit Care Med,2015,43(3)613-620.
[9]Kho M E,Truong A D,Brower R G,et al.Neuromuscular ElectricalStimulation forIntensive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 Protocol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Arandomized,Sham-controlled,Phase II trial[J].Phys Ther,2012,92(12):1564-1579.
[10]Walsh C J,Batt J,Herridge M S,et al.Muscle Wasting and Early Mobiliz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Clin Chest Med,2014,35(4):811-826.
[11]Patel B K,Pohlman A S,Hall J B,et al.Impact of Early Mobilization Onglycemic Control and ICU-acquired Weaknes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ho ar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J].Chest,2014,146(3):583-589.
[12]Balas M C,Vasilevskis E E,Burke W J,et al.Critical Care Nurses’ Role in Implementing the “ABCDE bundle” into Practice[J].Crit Care Nurse,2012,32(2):35-38,40-47.
[13]吴 茜,龚美芳,孙 晓,等.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构建与运作[J].护理学报,2015,22(1):16-19.
[14]刘 欢,宁 宁,田永明,等.某院262名ICU护士湿性愈合理论认知现状分析[J].护理学报,2015,21(5):8-11.
Cognition on ICU-Acquired Weakness of ICU nurses
Feng Jinhua1,Tian Yongming2a,Nie Mengzhen2a,Li Ka2b
(1.School of Nursing,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2a.Dept.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2b.Dept.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ICU nurses’ cognition on ICU-acquired weaknes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training and intervention.Methods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the concept,diagnostic assessment,risk factors,early intervention indications and methods for ICU-acquired weakness was used to survey 253 ICU nurses in a general hospital in Sichuan province.ResultsThe score of median knowledge was 22.00, and that of interquartile range 10.04. Totally 11.5%of the nurses was completely unaware of ICU-acquired weakness,and only 8.7%of them presented adequate knowledge about ICU-acquired weakness.Of the total, 60.9%of them had poor nursing practice cognition and 23.7%of them had access to relevant knowledge within one month.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were the exchange between colleagues (93.0%)and textbooks (67.6%).ConclusionSince ICU nurses have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ICU-acquired weakness, the education on ICU-acquired weaknes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its practice.
ICU;nurse;ICU-acquired weakness;cognition
R192.6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7.043
2015-03-01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项目(2013SCU19013)
冯金华(1990-),女,重庆垫江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
李 卡(1977-),女,四川江油人,本科学历,副教授,护理部副主任。
方玉桂 谢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