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全方位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5-12-16宋志慧张宁李璟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人员

宋志慧,张宁,李璟

(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266041)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全方位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宋志慧,张宁,李璟

(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26604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经该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静脉滴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4%(28/3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2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策略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心绞痛,不稳定型;生活质量;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1],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作者在给予UAP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策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建议》中的诊断标准[2]。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46~82岁,平均(65.0±11.2)岁;病程3个月至12年,平均(6.0±2.3)年;心绞痛类型包括初发劳累型6例,恶化劳累型11例,自发型5例,混合型12例;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9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45~82岁,平均(64.0± 9.7)岁;病程5个月至13年,平均(6.0±2.9)年;心绞痛类型包括初发劳累型7例,恶化劳累型12例,自发型5例,混合型10例;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17例,高脂血症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

1.2.1.1 常规治疗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氯吡格雷、心痛定(硝苯地平)、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甘油等降低血压,保护心肌,缓解心绞痛症状。

1.2.1.2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症状,如是否存在突然心慌、咳嗽、憋气、气促及心前区疼痛加重等,尤其是在情绪突然变化、静脉滴注过快等诱因下是否有病情加重,并注意是否有提示心功能受损的指标,如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降低等。对于已经发现的危重患者和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应及时送至监护病房实施心电监测。另外,老年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多累及多支冠状动脉,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尤其要注意处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

1.2.1.3 心理护理由于长期患病,很多患者存在焦虑、失望、恐惧等心理,思想顾虑多,护理人员应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如耐心解释、给予鼓励等,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情绪,保持乐观积极、平和的心态,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心脏负荷,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概率。对于精神过度紧张的患者,可以给予适量的镇静剂,使其恢复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紧张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闭塞。

1.2.1.4 静脉滴注护理心绞痛患者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而较慢的静脉滴注速度往往会延长静脉滴注时间,因此,护理人员在静脉滴注前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耐心地坚持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并记录24 h出入量,及时调整静脉滴注量,避免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心绞痛患者很多血管弯曲、脆性大、弹性差、不宜固定,在静脉滴注中尤其要注意保护血管,使用留置针时,可行颈外静脉切开留置,以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1.2.1.5 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宜食用过咸的食物。现代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引起的糖耐量异常,全身性发炎,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是导致心绞痛发作的关键原因。因此,应当限制甜食摄入,禁烟戒酒。

1.2.1.6 健康指导嘱患者不要过于劳累和激动,学会自我护理,掌握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如何自测脉搏与脉率,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征兆,采取治疗措施。应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禁烟戒酒,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谨遵医嘱。

1.2.2 对照组常规治疗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饮食、休息,预防感染等。了解心绞痛出现部位、发作特点、持续时间,寻找诱发因素。禁止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防止头部体位突然变化,减轻对心脏的负担。静脉滴注中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悸症状,监测氧饱和度、血压指标,严格无菌操作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完全消失,ST-T恢复正常;有效: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ST-T明显改善;无效:胸闷、心前区疼痛症状无改善,ST-T无改善甚至恶化,或发生心脏事件[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4%(28/3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2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论

UAP是介于SAP与AMI之间的综合征,病情危重,发病率高,其机制在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形成血栓,最终发生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其治疗应以缓解并解除心绞痛症状,防治AMI及猝死为目标。有研究发现,高血压、肥胖、胰岛素异常、高脂血症等均有可能引发UAP[4]。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迅速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的重要途径。

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心绞痛发作,硝酸酯可以扩张全身血管,硝酸甘油可以扩张静脉,减轻对心脏的前负荷,尤其适用于无禁忌证者,UAP患者应首选硝酸酯类治疗[5-6]。钙拮抗剂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来改善心室顺应性,改善心室舒张功能[7]。血小板聚集是UAP患者心绞痛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UAP患者应接受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脂。

由于UAP起病急、变化快,因而应当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8-9]。首先是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并加强在静脉滴注时的保护,控制滴注速度,患者一旦出现皮肤过敏、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其次是心理护理。患者的症状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UAP患者都存在烦躁、焦虑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保持耐心,患者病情出现好转时应及时告知,以增强其治疗信心。再次是日常饮食护理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多食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一旦发生便秘应立即告知医生。还应做好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应告知其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增强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自觉性,嘱患者按时用药,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还可进行适当运动,改善心肌功能,并进行电话随访[10]。

本研究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4%(28/34),对照组为67.6%(2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UAP患者,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策略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高干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551-552.

[2]丛福芹,赵桂平,戴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210-211.

[3]尹红英,王红,李丽娜.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53-55.

[4]李春梅,李冬梅,王淑艳,等.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7):2111.

[5]陶金芝.循证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药时间干预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07-108.

[6]杨官征.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接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61-162.

[7]李道鸿.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4):54-55.

[8]邱华珍,叶建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5):92-93.

[9]梅荣,霍晓娜.前列腺素E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局部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6):611-612.

[10]周利,饶翮,刘思,等.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拒绝吸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632-63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3.046

B

1009-5519(2015)03-0429-03

2014-06-16

2014-09-02)

宋志慧(1974-),女,山东青岛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931032288@qq.com。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