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16张云芳苏艳丹张红芬李菲菲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降钙素感染性特异性

张云芳,苏艳丹,张红芬,李菲菲

(1.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6502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60032)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张云芳1,苏艳丹2,张红芬1,李菲菲1

(1.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6502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60032)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为感染组,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非感染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PCT、CRP、WBC水平。结果感染组PCT、CRP、WBC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及WBC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敏感性可达87.8%,特异性为93.5%。结论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可以早期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传统诊断感染的方法一直以来依赖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和病原学检查,但由于以上检查或特异性不高或获得结果时间较长,因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近年来,在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血清降钙素原(PCT)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光早期能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还能显示感染的严重程度[2],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正确区分感染和非感染的种类和程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呼吸科、预治科收治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41~63岁,平均(53.2±4.8)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作出诊断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另选取本院同期诊治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非感染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无临床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2~62岁,平均(52.2±4.6)岁。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手术,严重创伤,严重肝、肾、脑、肺疾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4~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PCT采用免疫测定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法,用梅里埃试剂盒,采用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CRP应用散射比浊法,用西门子试剂盒,采用西门子BNPII特种蛋白仪进行检测。WBC计数采用计数法,采集静脉血2 mL,用希森美康原装试剂盒,采用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计数。细菌培养用需氧/厌氧培养,用梅里埃培养瓶,采用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培养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分析方差不齐采用改良t检验,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感染组、非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CT、CRP水平及WBC计数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受检者PCT、CRP、WBC计数比较(±s)

表1 三组受检者PCT、CRP、WBC计数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感染组非感染组健康对照组n PCT(ng/mL)CRP(mg/L)WBC(×109L-1)100 80 80 F P --9.82±5.60 1.26±0.27 0.42±1.03 186.96<0.05 36.20±12.8 15.20±4.50 2.12±1.50 336.60<0.01 13.40±3.60 10.60±7.20 5.40±2.50 50.42>0.05

3 讨论

临床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检查中,通常用WBC计数和细菌培养来判断感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但WBC计数对有些细菌性感染并不特异。部分细菌感染患者WBC计数变化不明显。WBC在全身感染时既可升高也可降低,在一些生理因素下也可升高,导致这种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3-5]。WBC计数的优势是取材方便,检测快速5 min就可得到结果,并且价格低,能被患者接受。但WBC计数影响因素较多,如生理因素增高。肿瘤、白血病、呕吐、出血、溶血、肾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损伤等都会影响WBC计数的结果。而细菌培养的优势是能获得一定比例的阳性结果,但细菌培养和鉴定时间较长,从而影响临床医生对病情的早期判断而延误治疗。

PCT是1992年发现的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含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3 000,在全身细菌感染后4 h即可检测到,6 h急剧上升并在6~24 h维持该水平,其不会降解为降钙素,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稳定性好[6],血清PCT的水平对于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细菌感染的呼吸道患者中,细菌脂多糖可诱导PCT的释放,随着感染的加重,PCT水平增高更加明显,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迅速下降,症状明显改善,而非细菌性感染时,PCT一般都不会增高或轻度增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7-8],因此PCT作为一个新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和参数,PCT有助于鉴别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轻症感染和重症感染[9]。和传统的炎性指标相比,P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根据PCT的变化可以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治疗依据。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非特异性反应蛋白,健康人生理状态下含量极低,必须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得到CRP(超敏CRP)。细菌感染的早期就显著升高,是临床常用的快速、可靠的指标,但在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如应急状态和炎症感染时也会升高。导致其特异性较PCT稍低。本研究表明,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血WBC计数、CRP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与文献报道的相似[1],从表1可以看出,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WBC、CRP和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体细菌感染时,WBC计数、PCT、CRP增高,但PCT的增高更明显。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临床意义更大。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细菌感染能够合理应用抗生素,三者联合检测,更能早期提示细菌感染。根据三者的水平来指导医生合理、正确进行抗感染治疗,PCT、CRP和WBC计数三者进行动态检测有助于观察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1]高春明,曹蕴.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410-1412.

[2]刘怀平,张健东,丁贤,等.降钙素原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抗细菌感染价值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10):863-866.

[3]黄晓霞,汤进,柏莹.PCT、CRP、WBC、Neu%在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感染及G+与G-菌感染中的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4):1850-1852.

[4]林志雄,王开梅,王海岛.PCT、CRP和WBC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22(10):31-32.

[5]秦东春,张钦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烧伤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比较[J].山东医药,2012,52(4):90-91.

[6]周发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危重症患者合并感染病情的评估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146-5147.

[7]戴佩佩,裘晓乐,徐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8]宋秀琴,时兢,谢卫星,等.降钙素原与全身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676-677.

[9]贾思远,陈广平,石胜军.中度发热烧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细菌感染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8):2766-276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3.032

B

1009-5519(2015)03-0402-02

2014-09-21)

张云芳(1974-),女,云南牟定人,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工作;E-mail:kmcry@163.com。

猜你喜欢

降钙素感染性特异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