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周易》与企业财务文化构建

2015-12-16韦峥斌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6期
关键词:周易构建

韦峥斌

摘 要:文化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文化层次体系建设的开展,如何构建企业财务文化已经提上日程。构建文化离不开历史传承,《周易》是我国文化的总源头,其“数、理、象、通、变”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文化数千年。本文依据对《周易》的粗浅理解,浅谈《周易》对构建企业财务文化体系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周易;企业财务文化;构建

《周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广大悉备、洁静精微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有三义:变易、简易、不易。《周易》提倡人应该通过观察自然、效法天地来规范人的行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以做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这对于构建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财务文化有积极指导意义。

一、从《周易》的观点看文化

“文化”是“文”“化”的组合体,字面意即“以文化之”。《说文解字》载“文,错画也,象交文”,“化,教行也”。

《周易》曰“物相杂,故曰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神农氏作…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上文意思是“物相杂居,所以称之为‘文”,“举止得当才是文明…观察人文,为了教化天下万民”,“神农氏以农耕教化万民”。

可见,以《周易》的观点来看,文化并不深奥,“文”来源于物相交相杂,来源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人和人之间举止有度则是文明;文明不是自然而然形成,而是教化的结果。

《周易》进一步表明了由于文化不当所造成的恶果,“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因为交互不当或不交(分),所以产生了凶吉得失。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企业财务造假、环境污染、虐工等恶性事件仍时有发生,给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乃至社会和谐发展均造成重大损失,企业因此被责罚甚至关停,企业高管也因此失去自由,“文不当”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如此明显,值得深思。

二、财务文化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文化内生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行为,烙印于各种器物。因为有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所以各种器物,哪怕是一图一字,一砖一瓦都与自然的状态有所不同,都加入了人类文化的元素。那么,什么是财务文化呢?

1.财务文化的内涵

《说文解字》载“财,人所宝也,从贝”;《周易》曰:“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利者,义之和也”。《史记货殖列传》说得更明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由此可见,聚人的方法是理财,俗话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则表明了“财”与“人”聚散的辩证关系。为了防止“聚人”之后“文不当”的不良后果,则又以“禁民为非”的“义”作为理财的构成要件,形成我国传统的义利观。

按照《周易》的观点,万物均为太极,“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理财这一“太极”围绕“利与义”构成的“两仪”展开,因此,财务文化即是与此相关的思想理念、价值观、思维模式、理财行为、制度规范和各种工具物质的总和。

2.财务文化的结构

按照文化的衍生顺序,财务文化结构可以用三个同心圆来描述,最里层代表精神文化,中间层代表制度文化,最外层代表工具物质文化,它们之间具有层次性,呈放射性向外扩展,各层次以一定的规律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构成完整的动态结构。

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分,财务管理包括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此三者以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圆心,相互衔接,互相推动,构成了企业周转,财务战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公司战略需要进行财务扩张或财务收缩。与此相对应,企业财务文化又可以分为筹资文化、投资文化和收益分配文化。

3.财务文化的功能

无论是放射性的同心圆结构还是不断调整的周转结构,财务文化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圆形结构的文化具有动态的向心力,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一定程度的稳定;文化最先产生于人的思想再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文化具有行为的引导力;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文化还能起来柔性的协调作用,减少冲突的烈度“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在面对困难和价值判断时,文化能产生激励和约束的作用,“观念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三、构建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文化

构建企业财务文化,可以根据《周易》的“变易、简易、不易”思想,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构建财务文化的出发点是“利生”

按照《周易》的观点,万物均生化于天地之中,人们要做到天人合一,就要效法天地,“天地之大德曰生”,“夫乾…是以大生焉,夫坤,…是以广生焉”,“生生之谓易”,所以企业应该利生。如果做到了利于天下万民,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如果不能利于民众,或者以非诚信的手段愚弄民众,则该文化是短视的文化,不但不能持续发展,而且还将给企业带来灾难。

2.构建财务文化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

构建企业财务文化,应以人为本。人是可以和天地相并列的一极,“…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再深刻的理念,再完美的制度,再先进的物质技术工具,如果没有人力资源去推动,仍然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以人为本”要求企业构建财务文化时必须关心人、爱护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对具有资本特征的人力资源还可以考虑给予股权激励等资本回报。

3.革故鼎新,要有主动变革精神和厚德载物的承载精神

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经营,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的情况无一不在变化中,“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是从”,“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不断的环境中构建企业文化,要有主动迎接变革的拼搏精神,“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时也要有变革不利、承担后果的担当精神,“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构建财务文化,应注意财务精神文化和物质技术文化的均衡

“阴阳”并不神秘,仅仅是一个符号,《周易》使用“阴阳”来描述事物的两个相反的属性,“一阴一阳之谓道”。“阴”表示内藏、包容,“阳”表示生发、外露。相比较外在的具体物质工具而言,内在的精神文化更难察觉,因此,精神属阴,物质技术工具属阳,二者相推相摩,财务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如阴太盛于阳,则容易陷入“坐而论道”的空想,于解决实际问题无益;如阳太过于阴,则容易陷入“唯工具论”、“唯模型论”,缺少人文关怀,造成财务伦理失落。

四、结论

财务文化作为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灵魂,对其认识和运用决定着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深度和广度。《周易》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其包含的“象思”思维与人文精神更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直接相关。主动挖掘《周易》文化宝藏,运用其中的哲理,结合企业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构建企业财务文化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以宽.易经哲理与现代财务[J].会计之友,2005(2).

[2]郭彧.周易[M].中华书局,2006(9).

[3]付浩奎.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4]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旭.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周易构建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清代风水师沈竹礽视域下的《周易》古经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易学新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