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的西安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分析

2015-12-16李晓洁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路径选择

李晓洁

摘 要: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省份,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西部大通道和亚欧大通道的重要交会点。在此契机下,陕西要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发挥自身作用,把自己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支重要的力量,需要一个支点,这就是将陕西、西安推向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全力打造的中国内陆港,让内陆经济与世界经济产生互动。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必要性;路径选择

一、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国际间跨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成本和门槛,寻找经济带内国家利益交汇点、推动合作创新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国家级西咸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能级,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撑点;有利于推进扩大向西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开发步伐,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尽快转型升级。

2.西安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加上近几年西安工业不断发展,西安将建成国家级的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工业最强、层次最高的“装备部”城市。而中亚各国当前正面临产业结构及工业结构的升级,大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这涉及进口生产线和零部件以及科技成果和人才,这将给西安发展高端装备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工协作和产业互补。

3.它是国际区域合作发展的重大部署。发挥比较优势将关中地区的具有较强优势的航空、医药、纺织等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全方位的展开国际贸易合作与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与中亚、中欧地区开展贸易,提高西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程度。

4.西安进入有“港口”的时代,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增强先港口的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它将使西安在外向型经济、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等方面具备更优厚的政策优势,其所在的区域也将由此成为国际、国内商贸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经营中心和商品增值服务中心。

二、西安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

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水平的降低削弱了保税区的正常优势,保税区特殊的经济政策逐渐减少。面对一系列政策优势的消失,保税区需要寻求发展出路,因此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个必然趋势。国外的自由贸易区发展也对国内的保税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也推动保税区的升级转型。在西安建立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为龙头,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为辅助的自由贸易区必将促进西安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利于全面提升西安市对外开放的水平。

三、西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西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国际商贸物流和保税加工功能的能否实现。国际商贸物流功能主要包括了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和国际转口贸易等。其中转口贸易的成立是建立在国际中转、国际采购、配送其它三个的基础之上,另外通过分析还可知,在保税加工功能上,主要控制点不在加工本身,而在于对产业准入条件的限制和产业本身的限制。因此,西安自由贸易区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国际中转和国际采购、国际配套的功能是否可以实现,如能实现则转型的路径就可实现。

1.战略优势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省会,GDP占到全省的32%左右,进出口总值占到全省的85%左右,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首要地位,经济中心的地位明显。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的过程中,西安在享受经济区域迅速发展所能带来的经济拉动的同时,更将享受到直接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西安势必将成为并长时间保持“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中心龙头城市的地位,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2.国际中转业务优势

从天然条件来看,西安国际港务区得天独厚,地处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这些都是西安自由贸易区开展国际中转业务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有利条件将来一定能成为自贸区中国际中转业务的决定因素。同时西安市较低的集装箱装卸费用,不断优化。从西安综合保税区目前开展的国际中转业务来看,发展还是挺好的。西安综合保税区从2012年封关运营以来,标准箱已达到30万TEU,其中国际中转箱量比重达6%,据保守预计,到2014年标准箱可达到50万TEU,其中国际中转箱量比重达10%,前景非常可观。

3.国际采购业务优势

陕西省的国际采购业务是否发达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陕西省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方面,陕西地质成矿条件优越,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个优势就是陕西省的工业优势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具备出口的资源和装备制造业,这些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因此,从总体上看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装备制造业为引领的的自由贸易的发展,为吸引跨国采购业务的落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国际配送优势

国际配送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的送达。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国际采购呈现向内陆地区的转移,这也为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样的西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国际配送成为可能,西安综合保税区与咸阳空港直线距离10分钟车程,距离西安新的行政中心5分钟车程,由三环链接西安另外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功能非常容易整合。同时已经建成的西安综合保税区已经实现物理围网,由保税仓库、加工厂房、堆场,进行分拨配送条件都已达到。因此,是继续发挥西安市的区位交通优势,发挥自贸区的国际配送能力,为构建自贸区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6~211.

[2]陈永山.世界各地的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3]高海乡.中国保税区转型的模式[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6:29~62.

[4](日)藤森英男著,袁镇岳等译.亚洲地区的出口加工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119.

[5]Damapour Arie Beehakker Faramarz.1992.“Globalization of Foreign Trade Zones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d”[J].The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Vol5,No.2.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路径选择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非洲26国将建最大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