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与混沌理论的关系研究

2015-12-15靳雯雯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范畴原型

认知语言学与混沌理论的关系研究

靳雯雯

(武汉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认知主体在体验外界以及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了范畴、意象图式,并通过隐喻等手段获取意义。整个认知过程强调了体验性、主动性和开放性。用混沌学理论解读认知语言学的这些概念,可以发现原型是范畴中的奇异吸引子;意象图式具有动态开放性;隐喻始源域和目的域间具自相似性;意义和语言形式间呈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混沌理论;认知语言学;原型; 范畴; 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5)03-0066-03

Abstract:Cognitive subjects generate category and image schema of the external when experienc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gain meaning of objects by means of metaphor.The entire cognitive process presents experience,initiative, and openness.Therefore,key concep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deliver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chaos theory.It can be found that a prototype is a strange attractor of certain category;image schema is dynamic and open;self-similarity is between the source conceptual domain and the target conceptual domain in cognitive metaphor an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eaning and language form.

收稿日期:2014-12-03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混沌美学与美国当代文学批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Ib-107)

作者简介:靳雯雯(1982-),女,江苏徐州人,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haos Theory

JIN Wen-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HUT,Wuhan 430070,Hubei,China)

Key words:chaos theory;cognitive linguistics;prototype;category;image schema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以1987年的两部著作为标志,即Lakoff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范畴对于心智揭示了什么》以及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1989年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在德国的杜伊斯堡召开,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之后“认知语言学”研究之风从北美和欧洲大陆吹向世界各地,并得到了中国外语界和汉语界学者的广泛响应。[1]xi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约之间的密切关系,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1]88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次‘认知’。”[2]更细致地分析“认知”,可包括互动性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1]172这些正是认知语言学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混沌指在确定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不需要附加任何随机因素亦可出现的类似于随机行为的震荡现象。混沌学理论具有非线性、自相似性、动态的开放性和奇异吸引子四个特征。近年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语言不是封闭稳定的系统,而是多维开放的体系,存在许多动态的、不稳定的、随机性的因素。因此,混沌学理论逐渐被应用到语言学研究领域。

一、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基础

针对客观主义学派对语言做出的一刀切的解释,Lakoff & Johnson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由此构成了体验哲学的理论基础。[3]而体验哲学正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王寅将Lakoff &Johnson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总结如下:世界范畴的主客观性与依存性;人类思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心智结构的隐喻性和完形性;概念结构的非符号性和建构性;意义系统的模糊性和整合性。[1]56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身体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心智和思维的创造性,获得的意义具有动态性、相对性等特征。这些与混沌学理论的动态开放性、不稳定性和随机性等特征不谋而合。而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更是深刻体现出混沌学的思想。

二、混沌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一)原型是范畴中的奇异吸引子

吸引子是指非线性系统最终形成的运动形态在相空间中的不变流形或点集。混沌吸引子不同于稳定的不动点、极限环和环面这种平庸吸引子,是一种奇异吸引子。当系统演化到足够复杂时,就能进入一种特殊的稳定态,即奇异吸引子。一切奇异吸引子之外的运动都向它靠拢并呈现稳定的整体序。

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范畴的研究。认知语言学家也纷纷就范畴化做出自己的阐释。Ungerer & Schmid认为,范畴化是人们将所认识的事物在头脑里进行分类的过程。[4]张敏认为,范畴化指的是人类在歧义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5]王寅认为,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是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1]96从不同的定义可见,范畴化过程本身强烈地体现了范畴内事件、现象、事物本身的自相似性和纷繁复杂的无序归拢为有序的混沌序特征。而将事物现象等归为同一范畴则需要原型这样的吸引子。

范畴化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他指出范畴化是根据认知对象的特征及其与某一范畴原型的相似性多少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该范畴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型是范畴中的最佳样本,可以作为范畴中其他成员在认知上的参考点,最具典型性。因此当某一范畴被提及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原型样本。例如提到水果,人们首先想到苹果、梨等典型性成员,因为它们与范畴内诸成员的相似性达到最大。这些典型成员正如混沌系统中的奇异吸引子,使得其他成员向范畴靠拢而达到范畴的稳定整体序。但是当提到西红柿,人们就会犹豫它到底是属于水果还是蔬菜范畴,这体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开放性。当某个成员的特征更多地相似于另外一个范畴基本成员时,就有可能出现临界点而被归属于另外一个范畴或使得范畴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例如:鲸鱼严格来讲是哺乳动物范畴,只能在扩大范畴模糊词被应用的情况下才能非严格地被称为鱼。

(二)意象图式具有开放动态性

混沌学理论本身就表现为一个开放的动态性系统。这个动态系统中既有确定和有序的系统,又有不确定和无序的系统。这两种系统是相对的,在演化过程中相互转化和作用,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秩序,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

Lakoff于1979年首次提出“意象图式”术语,包含“意象”和“图式”两层含义。意象是指通过诸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肌肉运动等行为感知的内在化和抽象化,是具体经验的心智表征。[6]“图式”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较长时间地储存于大脑中,强调了意象的概括性和规则性。[1]Johnson认为,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包括的基本成分反映了事物共有的、抽象的概括性特征,其组织结构也相对稳定。[7]

王寅将意象图式总结为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个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介于感觉和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了完形、动觉、意象三种互动方式认识外界事体间关系而获得的一种认知模型。这说明意象图式具有开放动态性,随时可以被修正和完善。Turner认为,意象图式来自感知和互动,是一个在人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8]Ungerer & Schmid指出,意象图式是人们日常与世界交互过程中所形成的简单而基本的认知模式(CM)。[4]Gärdenfors提出,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模型。[9]所以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是形成范畴和概念的基础。例如儿童对树形成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关联性、普遍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过程。很多儿童可能在反复看到树后会选择性地感知树的一些确定性要素,如有树冠、树叶、树干等组成部分;绝大部分拥有绿色的树叶;绝大部分生长在土壤里等。但是有些儿童会认为红色的枫叶对于树的意象图式而言是一种不确定性因素,会出现无序的认知。但根据之前对树的意象图式和CM的演化,他们会联想到枫树也属于树这个范畴,因为枫树虽然叶子的颜色不同,但同样具有和其它树木相似的树冠,有树叶和树干等。人们会运用图式的这种开放性和可完善性不断将外界事体间的同一关系进行反复比较、分析再抽象,从而修正意象图式和CM,使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概念隐喻的自相似性

自相似性是混沌系统有序性的集中体现。这是因为奇异吸引子的空间结构十分复杂,具有无穷层次互相套叠的自相似结构。[10]正如雪花每一片都是六角形一样,如果放大来看,放大的每一部分都与大片的雪花一样是六角形,有着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局部结构形态和全局结构形态的相似性。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工具。CollinsCobuildEnglishDictionary将隐喻定义为:用另一事物的某些相似特性来描绘某事物的想象性方法。[11]人类的认知体系首先是一个充满隐喻性思维的体系,而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隐喻是参照一个知识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知识领域,前者常常是具体的、较熟悉的实体领域,被称作始源域,后者通常是无形的、不熟悉的抽象领域,即目的域。也就是说,隐喻就是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始源域映射到目的域从而使语句具有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要实现这种映射,认知主体必须找到两个或多个事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即始源域和目的域事体之间的相似性。

Davidson于1978年指出一个隐喻使我们注意到在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1]414强调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其后Searle提出,尽管相似性常常对隐喻的理解起作用,但隐喻并不一定是基于相似性的。[12]Lakoff & Johnson也强调相似性是隐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不是早已存在的。[3]因此不论是基于相似性还是创造相似性都体现了相似性是实现隐喻的根本。例如:汉语成语“连年有余”源于过年年画,一个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立于莲池之上。正是基于汉字同音异字异义的特点,人们取“莲”的谐音为“连”,“鱼”的谐音为“余”,得出每年过上富余生活的寓意。这就是一个基于始源域和目的域发音相同的语音隐喻。又如:很多人看过电视剧《蜗居》,蜗居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就体现了基于相似性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在古代,“蜗居”一词主要用来喻指房屋形状而非大小。圆形的蜗牛壳被映射到房屋形状这个领域,基于二者形状和功能的自相似性,产生了圆舍这一说法。然而后来人们更多地用它来指房屋的大小,因为蜗牛壳的大小刚刚够容下这只蜗牛,蜗牛不管到哪都把房屋带上,正如徐时栋所说:盖凡壳虫不一,大小亦不等。然虫身长大,则壳与之俱长。惟蜗牛,始生时在壳中。及稍长,即脱壳而去,壳不与其身俱长也。因此蜗居被用来形容屋子小,不能容下多人。如诗词所言“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而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当认知主体理解蜗居这个概念时又会多一层理解,会建立更多人们在大城市生活的种种艰辛与蜗居一隅之间的相似性关系。

(四)意义和语言形式的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像正比那样的直线关系。[13]混沌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世界的本质面目就是非线性的而非加和性。即部分一旦组成整体后便有了部分所没有的新特质。非线性是世界丰富性、多样性、曲折性、奇异性的根源,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不确定的、无序的、不规律的事物,看到并理解复杂性。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人们在对客观现实进行体验和认知的过程中获得了意义。由于体验和感知,认知主体形成了范畴,范畴对应了不同的概念,而概念等同于意义,因此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和组成部分,而意义的获得也是人们交际活动的终极目标。除去手势、表情、符号等手段,语言能表达大部分意义。

但是,正如吕叔湘所言:“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之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14]可见,很多时候语言形式与意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意义的实现还与话语功能、说话人的意向、话语的交际效果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在获取意义时还必须结合语境考虑。

语境即语言文字存在的背景环境,可以分为物理语境和心理语境。[15]物理语境既可指语篇的内部环境,即我们常说的上下文;也可以指情景语境,即话语发生时的实际场合、交际内容、交际方式、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心理语境则包括文化语境,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分别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还包括语言交际者的逻辑知识和语义推断能力。语境的差异制约着语言交际。即使很简单的一句话,单个字的字面意义组合起来通过语境推断之后就会产生原句所没有的新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就造成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例如:小明在楼上大声地唱歌,吵醒了楼下王阿姨家的小宝宝。王阿姨上楼来对小明说:“小明,你真是有一副好嗓子,我们家宝宝听到你唱歌都从睡梦中醒来了”。如果是线性关系,本句话的字面意义为王阿姨夸小明嗓子好,唱歌好听。然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宝宝被吵醒的语境告诉我们,这句话的语言形式和意义是非线性的关系,需要我们根据语境推断出王阿姨在抱怨小明唱歌太大声。除了上下文这种物理语境外,心理语境作用下的语言形式与意义同样是非线性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外国人夸赞一中国人的孩子有出息,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这孩子差得很,不成器。由于文化差异,这人的这种谦虚会让外国人觉得自己的判断不被认可或者这人不实事求是。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体现出混沌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即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体验互动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演化,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然而随着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加深,认知主体最终会发展形成完善科学的认知,并最终用语言形式将意义固定下来。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蓝纯.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1(3):14-20.

[3]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ix-x.

[4]Ungerer,F.& Schmid, H.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96:2,160.

[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0.

[6]Fillmore,C.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M]//C. Cogen et al (eds).ProceedingsoftheBerkeleyLinguisticSociety.Berkeley: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123.

[7]Johnson,M.TheBodyintheMind:TheBodilyBasisofMeaning,Imagination,andReas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102-136.

[8]Turner,M.TheLiteraryMind[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6.

[9]Gärdenfors,Peter.Some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M]//Jens Allwood and Peter Gärdenfors (eds).CognitiveSemanticsMeaningandCognition.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10]柳文文.跨越界限: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混沌图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3-45.

[11]CollinsCobuildEnglishDictionary[M].San Francisco: Collins Reference,1996.

[12]Searle,J.R.Metaphor[M]//A.Ortony, (ed.).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CUP,1979.

[13]程静.从哲学的角度认识混沌理论[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4):22-24.

[14]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66.

[15]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18.

(责任编辑文双全)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范畴原型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包裹的一切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