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1.0版)①

2015-12-13PeterNewRuthMarshall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源性外伤性脊髓

Peter New,Ruth Marshall

张缨,周红俊,刘根林,郑樱,郝春霞,卫波,康海琼,王一吉,逯晓蕾,袁媛译

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1.0版)①

Peter New,Ruth Marshall

张缨,周红俊,刘根林,郑樱,郝春霞,卫波,康海琼,王一吉,逯晓蕾,袁媛译

《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The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Injury Data Sets for Non-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NTSCI)由Peter New和Ruth Marshall制定(参见New PW,Marshall R.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Injury Data Sets for Non-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In Press.)。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专业术语由Biering-Sφrensen等校对。详见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Injury Data Set.Spinal Cord,2006,44(9):530-534。

[志谢]在制定该数据集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参与其中。通过参与电子邮件讨论和参加2008年在南非德班举办的国际脊髓损伤会议的研讨会,共有超过120位专家提供建议和反馈意见,在此我们表示感谢。尤其需要感谢参与研讨会的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康复医学部的Claire Weeks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里克汉森研究所脊柱部的Peter Wing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梅奥临床医学院物理医学和康复系的Ronald Reeves博士以及南非梅维尔阿尔伯特·卢图利酋长中心医院纳尔逊· R·曼德拉医学院神经病学系的Ahmad Bhigjee博士。Tim Muecke先生对研讨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提供了帮助。

感谢在数据集的最后定稿中提供建设性建议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威尔士亲王医院脊柱医学科的Bonne Lee博士、荷兰乌特勒支De Hoogstraat康复中心康复医学基地的Marcel Post博士,特别是Ronald Reeves博士。感谢澳大利亚墨尔本阿尔弗雷德医院神经学科主任、蒙纳什大学Van Cleef Roet神经病中心主任、神经科学教授Elsdon Storey教授在分类精简方面提供的宝贵帮助。

认可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组织有(截至2012年1月23日):国际脊髓学会(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Association)。

脊髓损伤;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

[本文著录格式]New PW,Marshall R.张缨,周红俊,刘根林,等,译.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1.0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5):606-614.

1 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的使用

使用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之前,建议先进行病例练习。

首先根据病例,试着填写《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数据收集空白得分表,然后再对照文中已填好的得分表,核查所填写的得分是否正确。

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的填表说明详见“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简介”。

练习病例由Peter New博士、Ruth Marshall博士和Ronald Reeves博士提供。练习病例由William McKinley博士、Claire Weeks博士和Peter Wing博士校对。

有关国际脊髓损伤核心数据集的问题和建议请直接发邮件给Peter New(p.new@cgmc.org.au)或Ruth Marshall(Ruth.Marshall@health.sa.gov.au)。

2 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收集表

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之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1.0版)数据表格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学分类表:坐标轴1

水平2肾上腺-脊髓神经病水平2其他脑白质病变水平2脊髓性肌萎缩水平3显性水平4特定基因类型水平4非特定基因类型水平3隐性水平2其他家族遗传性疾病水平1后天获得性疾病水平2脊柱退行性疾病水平3椎间盘脱出水平3黄韧带肥厚水平3后纵韧带骨化水平3脊椎滑脱症水平3椎弓崩裂水平3椎管狭窄水平4先天性水平4肢端肥大症水平4氟中毒水平4脂肪过多症水平3脊髓受压是由于多样化发育和/或以上列出的后天获得因素水平3其他脊柱退行性改变水平2代谢障碍水平3代谢缺乏症水平4维生素B12缺乏症水平4叶酸缺乏症水平4铜缺乏性脊髓病水平4软骨病水平4其他代谢缺乏症水平3骨质疏松水平3佩吉特氏病水平3软骨病水平3其他代谢病水平2血管疾病水平3出血水平4脊髓硬膜外血肿水平5出血倾向水平5药物性出血水平5其他原因所致的脊髓硬膜外血肿水平4其他原因所致出血水平3血管畸形水平4硬膜动静脉瘘水平4伴出血或不伴出血的动静脉瘘水平3缺血水平4动脉粥样硬化水平4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水平4多发性大动脉炎水平4动脉粥样栓塞水平4血栓性栓塞水平4纤维软骨栓塞水平4减压病水平4静脉梗死水平4低血压-低灌注水平4脂肪栓塞水平4自发性水平4其他缺血类型水平2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水平3脱髓鞘水平4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水平4多发硬化水平4视神经脊髓炎水平3胶原血管病水平4系统性红斑狼疮水平4干燥症水平4类风湿性关节炎水平5寰枢椎不稳水平4强直性脊柱炎水平4脉管炎水平4其他炎症水平3皮肤结节病水平3副肿瘤病水平3蛛网膜炎水平3其他炎症免疫性疾病水平2放射相关性疾病水平3放射性脊髓炎水平2中毒水平3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水平3木薯氰化物中毒水平3山豆中毒水平3化学药物中毒水平4一氧化二氮中毒水平4其他化学药物中毒水平3慢性肝病水平3其他类型水平2肿瘤水平3良性肿瘤水平4原发脊柱病灶水平5骨瘤水平5骨软骨瘤水平5骨样骨瘤水平5血管瘤水平5动脉瘤样骨囊肿水平4硬膜外肿瘤水平5脂肪瘤水平4硬膜内(髓外)肿瘤

水平5神经纤维瘤水平5脊膜瘤水平5神经鞘瘤水平5良性脊索瘤水平4髓内肿瘤水平5良性星形细胞瘤水平5少突胶质细胞瘤水平5室管膜瘤水平5海绵状血管瘤水平4其他类型良性肿瘤水平3恶性肿瘤水平4神经系统水平5恶性脊索瘤水平5恶性星形细胞瘤水平4原发脊柱病灶水平5骨肉瘤水平5其他类型水平4软脊膜疾病(与其他脊髓损伤无关)水平4继发脊柱病灶水平5乳腺水平5支气管水平5肺水平5前列腺水平5肾脏水平5甲状腺水平5尤文氏肉瘤水平5恶性黑色素瘤水平5其他水平4血液病水平4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水平2感染水平3病毒水平4疱疹病毒群水平5单纯性疱疹水平5带状疱疹水平5巨细胞病毒水平5EB病毒水平4逆转录病毒水平5艾滋病病毒水平5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类型1型水平4肠病毒水平5脊髓灰质炎病毒水平5柯萨基病毒水平5其他肠病毒水平4多瘤病毒水平5约翰·坎宁安病毒水平4其他病毒水平3细菌水平4金黄色葡萄球菌水平5硬膜外脓肿水平5感染性椎间盘炎水平4链球菌水平5硬膜外脓肿水平4其他化脓性疾病水平5硬膜外脓肿水平5感染性椎间盘炎水平4结核水平5感染性椎间盘炎水平5硬膜外疾病水平5脊髓蛛网膜炎水平5髓内结核瘤水平4布鲁杆菌病水平5肠细菌性脊椎炎水平4类鼻疽水平4莱姆病水平3螺旋体病水平4梅毒螺旋体水平5脊髓脊膜炎水平5血管炎水平5梅毒瘤水平5脊髓痨水平3真菌水平4隐球菌病水平4放线菌病水平4其他真菌水平3寄生虫水平4猪囊虫病水平4包虫病水平4弓形体病水平4血吸虫病水平4其他寄生虫病水平2混杂水平3运动神经元病水平4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水平4原发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水平4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水平3脊髓空洞症水平4交通型水平5颅底蛛网膜炎水平4非交通型水平5感染后水平5炎症后水平5肿瘤相关性水平5特发性水平3其他非特发性混杂疾病

3 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简介

众所周知,损伤椎管内的神经组织(脊髓和马尾)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残损。该损伤除外伤外,也可源自许多其他原因。对于不是由于外伤原因所造成的脊髓损伤,通常可用“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on-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NTSCI)这一术语来指代,但该术语尚未被临床普遍接受,所以也可用术语脊髓损害(spinal cord damage)或脊髓病变(spinal cord myelopathy)来代替。它是脊髓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预防、治疗和预后,并便于比较不同医疗机构间的研究成果,必需对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分类系统制定国际共识。

脊髓损伤的病因正是国际脊髓损伤核心数据集中所采集的项目之一。在核心数据集中,脊髓损伤的病因被分为7类,其中之一就是非外伤性脊髓损伤。但在核心数据集中,并未对造成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多种可能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类。而国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是包括对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学进行分类的系统。

之所以以上述方式提出分类系统,是为了允许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便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在此同时提供了基础和扩展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相关内容。

变量名:填表日期

描述:此变量描述数据采集的日期。

编码:YYYYMMDD,不详

注释: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的采集日期可在脊髓损伤后任何时间进行。

数据采集的日期必须能够与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所采集的其他数据相识别。该采集日期与从出生日期起计算的年龄和从脊髓损伤日期起计算的损伤病程同样重要。

变量名: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描述:此变量描述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的这一临床特征。变量与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确诊的时间段无关。

编码: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注释:在很多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例中,发病时间通常不像外伤性脊髓损伤一样是即刻发生的。某些导致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疾病会在数分钟内出现症状(如脊髓梗死),也可在数小时出现症状(如横贯性脊髓炎),或在数天内出现症状(如脊髓脓肿)或数周至数月内出现症状(如椎管狭窄)。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决定了其发病的时间段,所以应记录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对于疾病症状的发病时间段,目前尚无特定国际认可的分类标准。之所以要标注具体的时间段,是为了使该项目分类保持一致性。选择不同的时间段来匹配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病的典型时期。该条目只选择描述性的术语,并建议在结果报告中选择上述术语是有用的。

变量名: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因素

描述:此变量描述在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学中是否存在医源性因素。

编码:是,否,不详

注释:制定该数据集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如何处理脊髓损伤医源性病因的问题。在数据集制定过程中,针对脊髓损伤医源性病因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医源性损伤没有直接外力参与,在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分类系统内就应包括医源性病因的情况。

另一种观点强调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损伤外因国际分类”(ICECI)(http://www.rivm.nl/who-fic/ICECI/ICECI_ 1-2_2004July.pdf),主张效仿其制定的标准。如果有外部原因存在,ICECI直接将医源性损伤视作外伤。这些医源性损伤包括医疗保健的并发症、医疗或外科手术意外造成的损伤或其他伤害以及疏忽行为和不作为行为。

就使用ICECI框架而言,将医源性脊髓损伤归为外伤分类,有诸多考虑。以下病例模拟了类似考虑(在病历研究章节中提供了附加例子)。某肿瘤患者由于肿瘤造成脊髓压迫出现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由于放疗、化疗或治疗肿瘤的手术进一步造成脊髓损伤恶化。同样,某椎管狭窄出现脊髓病变的患者,术前可以有脊髓损伤的症状,虽然没有任何直接的手术创伤,但术后仍会出现脊髓损伤症状进一步加重。上述诸种情况均可归属于医源性损伤。但若被归类为外伤则被认为属于错误分类。脊髓损伤的外伤预防对上述特殊类型脊髓损伤的发生没有任何影响。大多数脊髓损伤干预试验也是不包括上述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患者。

最后在细菌性硬膜外脓肿引起脊髓压迫的病例中,患者往往由于某种疾病状况、手术伤口或摔倒(即某次外伤),造成免疫抑制,导致轻微划痕出现感染,并进展为败血症,随后出现硬膜外脓肿。由于很难找到明确病因,患者的预后差异也不大,所以对其是否属于外伤也存在争论。另外,预防措施对细菌性硬膜外脓肿的发生也没有直接影响。

参与数据集开发的成员意见表明,不同的人所认为的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的例子差别很大。其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来自于如何建立某种处理医源性脊髓损伤的方法。但由于临床病例的细微差别,在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例中,临床医生对关键事件和影响因素的主观解释以及法律和文化因素的干扰,开发一个能够对上述诸多情况进行完全标准化的分类框架几乎不可能。因此建议使用ICECI数据集分类标准作为总体指导框架,而临床医生对脊髓损伤属于外伤性脊髓损伤还是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做出最终决定。对那些涉及手术干预中无意剪切、穿刺、穿孔(ICECI 20.4)的医源性损伤是致伤直接原因的病例,建议应考虑为外伤性脊髓损伤。若涉及药物治疗的医源性损伤(即没有直接外力的医源性损伤)或医源性损伤在已存在的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例中仅作为影响因素存在,即使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因该医源性损伤的存在而出现进展加重,那么该类损伤还是应该归为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另外将医源性损伤注明为目前存在

的状况。上述方法是否能得到大家的承认,还需要时间进一步改进。

变量名: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学分类——坐标轴1

描述: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

编码: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因学显示在相应表格中。如果病因学分类归属于某个水平,但在详细分类级别中没有任何所对应项的病因学,那么表中对应的空格不应空缺,而应填写“NA”(不适用)。

注释:目前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详细分类包括两个坐标轴。坐标轴1使用临床分类和病理机制提供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两大分层分类:“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为增加病因学水平的细节记录,在坐标轴内提供5个水平。在基础数据集中,使用坐标轴1水平1和2来编码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学分类。在扩展数据集中,可以进一步通过3个水平即水平3~5来编码病因学分类。认为适合的话,研究人员可以超出上述基本水平,使用尽可能多的水平来编码病因学分类。若某些疾病未被与会者提到,则这些疾病在病因学分类的研究记录中就被遗漏忽略。在先天遗传性病因的分类中,有少量特殊组群,若研究人员认为合适,则可被归类于水平1(即仅简单报告仅仅是“遗传性”或“先天性”)。但后天获得性疾病最低限度应被描述至水平2。若研究人员认为合适,某些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可被归类于“其他”类别。

使用坐标轴1的目的在于对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因学进行最后分类。

分类原则

●任何病例都仅有一个单一的病因学编码。

●若患者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变发生的原因与入院时不同,即某些病理状态导致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生,此时就应将该病理状态进行分类。例如某患者患有脊膜瘤所致的轻度胸髓神经病变;在康复期间,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给予患者皮下注射肝素后,患者发生硬脊膜外出血,加重了脊髓病变。在该情况下,虽然脊膜瘤是患者病因的间接责任,但由于硬脊膜外出血是更严重的诱发因素,应给予编码(如使用扩展数据集,可编码为坐标轴2)。

●若患者存在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单一原因,可被归类于两个(或更多)病因学分类中,那么就应该选择更具体的病因学。例如软骨发育不全使胸髓多区域受压,如果没有“后天获得性病因”造成脊髓受压,患者应被划分为“先天性:骨骼畸形—软骨发育不全”,而不是按常规划分为“后天获得性:脊柱退行性病变—由于多个发育和/或后天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脊髓受压”。

●若患者患有病因学分类中所列的横贯性脊髓炎,则该具体的病因就应该被编码。归类于特发性病因中的横贯性脊髓炎病因。

在开发该分类系统时,针对某些导致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变,特别是某些遗传组和运动神经元疾病,可以有很多方法。我们认识到,目前正在使用许多不同的分类系统,在此采用病因分类的方法被认为是最适合脊髓医学背景的。同时希望所开发的分类系统适用于某些条件有限的国家,特别是基因检测条件有限的国家。此外,我们认可该分类系统的原因还在于,该分类系统可能有助于直接预防策略的制定。此外,某些水平3和4的状况可能会进一步再细分,但在脊髓医学背景下,这时应慎重。

变量名:坐标轴2:ICD版本

描述:ICD版本被用于标识疾病或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归类过程。

编码:09,10,11,00

注释:使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对疾病或过程进行编码(http://www.who.int/classifications/icd/en/)。某些国家仍然在使用ICD 9.0,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是ICD 10.0。而ICD 11.0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在编码唯一使用于坐标轴1分类系统中,该编码在病因学起作用的过程或疾病中是不包括相关细节的。

09用于标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因学代码源于ICD 9.0;10用于标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因学代码源于ICD 10.0;11用于标识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病因学代码源于ICD 11.0(待完成);00用于标识原发病的疾病或流程未采用ICD编码

变量名:坐标轴2:ICD编码

描述:ICD编码被用于标识疾病或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归类过程。

编码:字母代码,数字代码

注释:在某些情况下,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可以由一连串事件引起。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是想收集该级别的细节,就需要使用相关的ICD编码来记录。坐标轴2用于标识疾病或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归类过程。若有关,建议最多可使用3个疾病流程记录来编码导致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原发病。在编码唯一使用于坐标轴1分类系统中,该编码在病因学起作用的过程或疾病中是不包括相关细节的。

ICD编码的疾病包括字母和数字组件。这些应该酌情输入和标明。

4 病例练习

病例1:25岁男性,患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因非酮症昏迷收入院,随后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患者曾出现持续数小时的长时间低血压期,直至使用强心药有效支持血压恢复至适当水平。在入院后12~18 h内,也使用其他复苏措施,有效稳定了患者病情。

入院当天下午,患者开始恢复意识。随后发现双腿活动不能。查体示患者双下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脊髓和脑MRI钆增强扫描显示从T8至圆锥脊髓前半部分区域发生梗死,与查体结果一致。

扩展数据集——病例1

填表时间:20110505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注:肥胖症和糖尿病被认为是相关因素,所以在坐标轴中进行编码

病例2:50岁男性,患肺癌,因出现持续进展的双腿无力、反射痛并伴大小便失禁6天入院。1个月前,因患者T9椎体转移瘤进行胸椎放疗。查体发现下肢肌力明显降低,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肛门括约肌无自主收缩,鞍区感觉消失。全脊柱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骨转移,肿瘤细胞沿蛛网膜下腔弥漫浸润,相应的胸髓远端和马尾神经根广泛异常增强信号。胸髓未见异常信号。

扩展数据集——病例2

填表时间:20110523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注:无

病例3:78岁女性,近4个月向家庭医生多次抱怨出现逐渐加重的步行困难。近1个月患者开始使用邻居的助行器帮助在房子周围步行。查体发现Babinski征阳性,下肢腱反射亢进,下肢所有肌肉肌力均为4/5级,双上肢肱二头肌和腕、指关节周围肌肉肌力均为4/5级,肱二头肌腱反射亢进。脑和脊髓MRI扫描显示由于骨质增生和关节面肥厚,C5-6椎管重度狭窄,造成脊髓受压。随后,神经外科医生建议手术,但患者拒绝手术。

3周后,患者因大小便失禁收入急诊室。查体发现双侧L2-3的肌力为3/5级,远端肌力为4/5级,C6~T1肌力为3/5级。患者否认外伤或摔倒病史。患者同意手术。但术后L1-4的肌力1/5级,远端肌力2/5级。再次行MRI扫描未发现神经功能恶化的明确原因。患者入院康复治疗4个月后出院,大小便可自主控制,能用拐杖步行。

扩展数据集——病例3

填表时间:20110715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注:患者无外伤,由于术前椎管的退行性病变造成脊髓损伤。该患者存在两种可能的医源性因素:家庭医生对患者症状的被动性漏诊、手术的主动医源性影响。手术加重了脊髓损伤,但不是脊髓损伤的原发病因。所以,认为患者应归属于存在医源性因素的非外伤病因

病例4:65岁男性,因发热、感觉不适、左膝疼痛和四肢无力持续加重2周入院。查体示体温38.5℃,C5AIS C,左膝关节红肿热、关节积液。患者近几个月无外伤或手术史。数年来每天饮酒1500 ml,被认为有损患者免疫力。发现患者存在多种感染性病灶,包括左膝化脓性关节炎。存在中度主动脉返流杂音。MRI显示2个硬膜外脓肿:1个脓肿位于腰椎,与L4/5关节盘炎相关,未造成马尾受压;另1个脓肿位于C3-6,压迫脊髓。脊髓信号正常。膝关节内脓液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氯青霉素敏感。血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食道超声心电图未见感染性疣状赘生物。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6周,口服双氯青霉素12个月。择期进行颈椎硬膜外脓肿减压术,脓液培养未见细菌生长。患者除遗留轻度步态异常,社区步行时需要手杖辅助外,几乎完全康复。心脏异常杂音消失。

扩展数据集——病例4

填表时间:20110607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注:患者酗酒被认为是造成脓肿的原因,所以酗酒编码在坐标轴2中

病例5:35岁男性,已知艾滋病并发症,包括先前诊断病变影响脑部,只间断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出现双下肢严重无力和括约肌障碍4~6周。查体示上肢正常。虽然难以获得患者既往并病史,但根据医疗记录文件,以及包括腰椎穿刺和MRI扫描在内的全面检查认为可排除其他病因,而考虑是艾滋病复发。

重新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并进行2个月康复治疗。患者恢复使用双肘拐的独立步行,大小便自行控制。建议患者长距离出行时使用轮椅,但患者表示拒绝。

扩展数据集——病例5

填表时间:20110628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注:无。

病例6:69岁男性,因严重腹痛入院。在急诊室,患者瘫痪,突发昏迷。患者恢复意识后进行CT扫描,显示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涉及肾前区域。恢复意识后,查体发现患者下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尿失禁。患者接受动脉瘤急诊修复术,并进行康复治疗,但患者仍维持AISA级截瘫状况。

扩展数据集——病例6

填表时间:20110206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病例7:24岁女性,主诉逐渐出现双腿无力,左腿无力更重,症状持续2~3周。检查发现在T12~L1位置存在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双下肢无力加重,并出现痉挛和大小便失禁。MRI扫描显示除残留动静脉畸形外,未发现其他异常。

扩展数据集——病例7

填表时间:20110504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坐标轴1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后天获得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水平5不适用

注:该患者在医学治疗前已经出现了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虽然存在明确的医源性作用,但患者已存在病理过程的背景是造成脊髓损伤的原因所在。所以认为患者应归属于存在医源性因素的非外伤病因。

病例8:69岁男性,慢性房颤,口服华法林,患病毒性呼吸道感染5天。患者在坐位打喷嚏后,突发后背疼痛,持续数分钟,随即出现瘫痪。

患者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T9AIS D截瘫。检查发现T10-12位置硬膜外有一个大血肿。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明显升高。纠正凝血酶原时间,并手术清除血肿。

扩展数据集——病例8

填表时间:20110131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发生的时间段:

×急性(≤1天)□亚急性(>1天但≤7天)

□迁延(>7天但≤1个月)□慢性(>1个月)

病因中是否存在医源性作用:×是□否□不详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NTSCI)的病因学分类:

注:该情况显然是医源性所致。华法林是造成血肿和脊髓损伤的直接原因。若严格按照ICECI分类的话,该患者应属于外伤病因。但尽管患者存在外因,由于不存在导致脊髓损伤病因的暴力存在,所以该临床状况应更适合使用非外伤性脊髓损伤分类标准。

本文译自国际脊髓损伤协会网站(http://www.iscos.org. uk),相关链接http://www.iscos.org.uk/international-sci-non-traumatic-sci-data-sets。网站声明:国际脊髓损伤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数据集所推荐的变量名和数据库结构是供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免费使用的,其目的是为了使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容易地共享和整合临床研究数据。

10.3969/j.issn.1006-9771.2015.05.025

R651.2

C

1006-9771(2015)05-0606-09

2015-03-02

2015-03-30)

译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译者简介:张缨(1974-),女,江苏无锡市人,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脊髓损伤康复。通讯作者:周红俊。E-mail:zh87569303@qq.com。

猜你喜欢

医源性外伤性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