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5-12-12廖华丽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南宁532799
廖华丽(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南宁 532799)
人文关怀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
廖华丽
(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南宁 532799)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因宫颈癌住院且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用人文关怀干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仅给予常规护理。经过分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VAS)、抑郁(SDS)、焦虑(SAS)以及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AS、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有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
人文关怀;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安全,该病还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1]。对于该病的治疗根治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该手术作为一种较为强烈的应激源,可能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的负面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人文关怀在围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为体现“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科对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明确诊断,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等;排除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病历资料完善,且知情同意。观察组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47.1±11.7)岁;对照组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6.2±1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干预。
①术前人文关怀:在手术前,手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手术风险和术后疗效产生担忧。针对患者此时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通过实证列举的方式向患者讲解在临床上该手术方式治疗的成功率,并介绍治疗过程,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耐心的进行解答,认真履行相关告知制度,旨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倾听患者反馈,鼓励患者积极的行康复训练,尽早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②术后人文关怀:患者由于手术之后需要卧床,术后应该关注患者的活动情况,体位的舒适度也是优质护理的重要部分,减轻患者的伤口疼痛、腹痛等症状,夏天出汗较多的情况,应该加强身体的擦拭,勤换被子衣物。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工作,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满足患者的舒适的需求。术后由于伤口的疼痛或心理压力往往使患者难以入睡,在医生开具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减轻胃部不适的药物之后,还应该尽量减少在感官上对患者进食的刺激,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有条件的给予睡前的泡脚帮助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帮助睡眠。在出院前由医护人员替患者整理相关物品,为其提供出院指导,针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展开调查,给予患者讲解相关并发症防治方法、发病因素及如何合理饮食等,帮助患者提升自身康复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实施前后的VAS、SAS、SDS、PSQI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术前VAS、SAS、SD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VAS、SAS、SDS、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VAS、PSQ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VAS、PSQ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SAS SDS VAS PSQI观察组 50 26.8±5.1* 28.6±3.4* 1.1±0.3* 2.7±1.3*对照组 50 41.2±5.3 43.4±4.1 2.1±0.5 4.9±2.0 t 9.591 13.61 8.402 4.518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宫颈癌对于患者的精神打击很大,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肿瘤患者都存在着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恐慌、狂躁、情绪低落、悲观、抑郁等精神心理改变,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宫颈癌根治术作为一种较为强烈的应激源,可能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的负面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3-4]。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人文关怀干预是一种调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种科学性指导,其主要的模式就是将应激处理以及健康教育与对应的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方法[5-6]。一方面可顾及患者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可缓解心理等负面影响导致的焦虑情绪。通过近年来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干预之后,我科室护理人员对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掌握的更加全面,总结了一系列针对个体化的情绪管理护理方案,使护理工作更加的系统化和具体化,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更好的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人文关怀化的护理,保证了患者得到细致且全面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来自医院和科室的重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通过研究发现,在接受人文关怀干预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改善了疼痛症状及睡眠障碍,大大提高了术后的恢复效率。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术后更好的康复。
[1] 范晓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4(05):119-120.
[2] 严莉丽,高 峡,陈军红.持续性人文关怀在汗管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0):29-30.
[3] 索瑞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346-347.
[4] 宋海英.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分析与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55-356.
[5] 王淑云.“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73-174.
[6] 郭瑜洁,姜安丽,叶旭春,等.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109-112.
本文编辑:杨 志
R713.6
A
ISSN.2095-8803.2015.1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