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中熟豇豆新品种绵豇8号的选育

2015-12-12黄海涛徐冬梅李家慧张杰牛义松杨伯祥

长江蔬菜 2015年2期
关键词:遂宁内江主蔓

黄海涛,徐冬梅,李家慧,张杰,牛义松,杨伯祥

(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621023)

1 选育过程

绵豇8号是从红嘴燕×翠皮肉豇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

母本是成都地方品种红嘴燕,嫩荚浅绿色,荚长45~50 cm,末端有紫红点,分枝力弱,以主蔓结荚为主。父本是从江苏省引进的早熟种翠皮肉豇,嫩荚深绿色,荚长约80 cm,嫩荚肉厚,纤维少,无鼠尾和鼓籽,种子黑色。生长势旺,后期不易早衰。主蔓结荚为主,主蔓第2~4节着生第一花穗,花呈紫色。

2008年春季以红嘴燕为母本、翠皮肉豇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秋季种植F1;2009年春季将F2代分单株种植,同年秋季种植株行;2010年春、秋季种植株系,其中10701株系综合性状优良,一致性好,性状稳定;2011年春进行田间鉴定试验,编号MJ-8材料表现丰产、抗病性好,秋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年在绵阳、中江、内江、遂宁4个不同的生态点进行区域试验;2013年在绵阳、泸州、内江、遂宁4个不同的生态点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2014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绵豇8号。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①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秋在绵阳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 22.02 m2,行距 70 cm,穴距 35 cm,每穴3株,以之豇28-2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绵豇8号表现植株整齐一致,结荚率高,667 m2总产量1 713.0 kg,比对照之豇28-2增产23.1%。

②多点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在绵阳、内江、遂宁、中江、泸州进行多点区域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65~20.00 m2,以之豇28-2为对照,地膜覆盖栽培。结果表明(表1),绵豇8号平均前期产量677.6 kg/667 m2,比对照之豇28-2增产48.2%;平均总产量2 210.3 kg/667 m2,比对照之豇28-2增产13.9%,增产显著。

③生产试验与示范 2013年在绵阳、泸州、内江、遂宁进行生产试验与示范。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试验面积为 260.00~292.60 m2,以之豇 28-2为对照。结果表明(表1),绵豇8号平均前期产量616.8 kg/667 m2,比对照之豇28-2增产24.6%;平均总产量2 200.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6.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2 商品性

绵豇8号平均豆荚长55.6 cm,比对照之豇28-2长2.1 cm;单荚质量17.0 g,比之豇28-2增加 2.8 g,豆荚肉厚,粗细均匀,纤维含量少,采收后期,很少出现鼠尾荚。

2.3 抗病性

2012-2013年在整个生育期只防虫不防病的情况下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绵豇8号锈病和枯萎病的田间发病程度较轻,锈病病情指数为2.4,枯萎病发病率为1.5%。

表1 绵豇8号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植株蔓生,早中熟,生长势强,分枝少,主蔓结荚为主;春季播种至始收68 d左右;叶片绿色、中等大小;始花节位3~5节,花浅紫色,每花穗成荚数2~3对;商品荚长约56 cm,单荚质量17 g左右,长圆条形,浅绿色,肉厚,粗细均匀,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小,品质优,商品性好;种子肾形,黑色,千粒质量约145 g。持续结荚能力强,春季667 m2嫩荚产量2 200 kg左右,高产时达3 400 kg。适应性广,耐病性强,适宜四川地区种植,可作春露地及秋季栽培。

4 栽培要点

4.1 地块选择

豇豆生长期喜湿润环境,但特别怕涝,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透气良好的砂壤土和壤土种植,不能与豆科作物连作。

4.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绵豇8号可作春、秋两季栽培,四川地区3~7月均可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早春大棚、小拱棚保护地设施栽培可提早至2月下旬直播或育苗移栽。高畦栽培,畦宽 1.3~1.5 m,每畦 2行,穴距 35~40 cm,每穴 2~3 株,667 m2种植8 000~9 000 株,不宜过密。

4.3 肥水管理

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1 500 kg、过磷酸钙 50~70 kg、尿素10 kg、硫酸钾20 kg,混合沟施。开花前控制水肥,开花结荚后加强肥水管理,保持田间湿润,结荚初期,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 kg,以后每采收1~2次及时追肥1次,以利高产和防止早衰。整个生长期间注意清沟排滞,防止田间积水,以免烂根、掉叶、落花落荚。

4.4 搭架引蔓

豇豆蔓长20~35 cm时,及时搭“人”字形架,架高2.5 m以上,引蔓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及时抹除主蔓第一花穗以下侧芽。

4.5 病虫害防治

整个生育期重点防治蚜虫、斑潜蝇、豆荚螟等虫害以及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

4.6 适时采收

嫩荚种子刚刚显露时,及时采收商品荚。初产期4~5 d采收一次,盛产期1~2 d采收一次。

[1]杨连勇,管锋,周清华,等.长豇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8(2):34-39.

[2]高金龙,李春燕,李育军,等.我国长豇豆育种现状及育种策略[J].长江蔬菜,2009(22):1-4.

[3]陈玲,张淑清,张淑芬,等.极早熟长豇豆新品种成豇3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1(4):24-25.

猜你喜欢

遂宁内江主蔓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葡萄H形树形构建及管理要点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庭院葡萄树形的培养及主蔓衰弱更新复壮技术
遂宁高新区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