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现状调查*

2015-12-12

广西民族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来人员内蒙古地区汉族

赵 茜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按照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里成为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以及由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回、满等55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地区。[1]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接触过程错综复杂。相对而言,蒙古族是此地最早的居住者,也是目前国内蒙古族主要聚居区。在这样广阔多元复杂的地理、人文空间中,蒙古族星罗棋布,与区内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从历史演化、民族人口结构、地域分布等因素观察,内蒙古民族关系主体是蒙古族与汉族的关系。另外,在一些地区和领域,有其他民族掺杂其中,共同构成社会生活系统中比较具有影响的民族关系内容。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是基于对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两个点的居民的问卷调查,样本回收数为808 份。内蒙古自治区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受访者基本情况

从表1 可见,被访对象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和女性占总人数比重分别为47.6%、52.4%;在年龄分布上,31-45 岁年龄段的人占总人数的42.2%,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占总人数的12.9%,该地区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在民族成分上,汉族和蒙古族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8.0%和34.2%,其次为达斡尔族19.4%,鄂温克族占比7.2%。其他民族如满族、藏族、佤族、回族、鄂伦春族,所占比重太小,不具有数据代表性,因此,在后续的数据分析中,对这几个民族不做具体分析。在户籍类型上农业户口人数比重达到66.0%。在受教育程度上,初中及以下的人数比重为69.8%,接受过高中和大学教育的人数比重分别为16.0%和14.2%,居民教育水平较低。在宗教信仰上,有83.7%的人无宗教信仰,而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中,主要以信仰佛教为主,占13.4%。从被访对象的社会地位特征来看,个人年总收入处于5000 元及更低水平的人数占比为16.9%,而按累计百分比计算,年总收入在10000 元及更低水平的人数占比为28.7%,10001-50000 元的人数占比38.9%,50000-100000 元的占比11.0%,100000 元以上的占比21.4%。收入分布上,贫富差距明显,呈现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个层次,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在被访对象职业类型上,主要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和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的人数较多,人数分别占比高达35.3%和28.0%,这符合农业户籍占多数的职业特征,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灵活就业为辅。

二、良性互动的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相关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联系、作用和影响的关系。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构成方式。民族交往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也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2]鉴于此,对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调查,主要以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当地民族与外来人员之间交往的包容性、民族身份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利性、各民族对于当地及国家民族关系的主观评价以及民族冲突状况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全面真实地反映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关系现状。

(一)本地民族关系的高认可度

各民族对于国家和本地民族关系在不同时期的主观感受,体现了国家与地区民族关系的状况。通过调查,内蒙古地区居民对于全国和本地的民族关系非常满意,并且认为当地的民族关系要好于全国的民族关系。具体来看,各民族对于本地民族关系各个时期的评价(表2)都非常高,均在4.0 分以上。从各民族之间对本地民族关系评价的差异上,鄂温克族对于本地民族关系评价相对较低,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民族关系的好评度仅为3.6 分。其他民族对本地的民族关系都给予了较高评价,并且各民族都认为最近五年(“3·14”事件和“7·5”事件以后)的民族关系要好于其他时期。从各民族对于全国民族关系的评价来看,同样是鄂温克族的好评度最低,汉族和蒙古族居中,达斡尔族对于全国民族关系的好评度最高。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从主观感知上较为认可本地的民族关系,并且对于本地民族关系发展的信心度明显高于全国,这为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表2 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的评价

本报告对“不同时期全国和本地民族关系”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的方法是:很好5 分、较好4分、一般3 分,不太好2 分,很不好1 分。得分分值越高表明受访者对民族关系的评价相对越好。

(二)互动式的社会交往

互动式民族交往即在实际生活的民族交往中,交往是由交往双方(或多方)共同发起的,在交往中没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别。[2]通过调查,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在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社会交往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都表现出较强的交往意愿(表3)。可见,内蒙古地区民族之间的交往并不存在主动交往或者被动交往现象,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式交往,各民族之间相互比较与学习,共同发展。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汉族与其他民族相比,他们的民族社会交往意愿更加强烈,这是由于汉族在内蒙古地区属于外来民族所致,所以,他们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更强。作为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与汉族交往方面,同样表现出较强的交往意愿,特别是在聊天、成为邻居和一起工作方面的交往意愿比例较高。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看,达斡尔族与汉族的交往意愿最高,而鄂温克族与汉族的主动交往意愿相对较低,均超过90%。蒙古族与汉族的交往意愿居中,但是,在结为亲家方面的意愿比例非常低,仅为54.7%。此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意愿最高,均超过了90%,说明少数民族之间更易建立较为良好的深层次的互动关系。但是,通过数据比对,发现蒙古族在结为亲家方面,无论是与汉族,还是与其他少数民族,都表现出较低的意愿。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蒙古族在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建立更亲密的深层次交往方面,表现得更为保守。

表3 各民族之间愿意交往的比例

通过各民族对于族际通婚的态度(表4),可以进一步看出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之间深层交往的程度。总体上看,各民族对于儿子娶妻为其他民族和女儿外嫁其他民族,大部分都表示不介意,比例分别为77.0%、74.5%,但仍有23.0%和25.5%的人表示介意族际通婚。说明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对于深层次的亲密性的社会交往还是趋于保守,并且他们在深层次的交往中,更倾向于被动式地接纳其他民族,而不是选择主动式地融入其他民族。从各民族之间族际通婚态度的差异看,达斡尔族在民族交往方面最为开放,他们中有96.5%的人不介意族际通婚;蒙古族在族际通婚方面最为保守,仅有62.7%的人不介意儿子娶妻为其他民族,而在女儿外嫁其他民族上,仅有57.5%的人选择不介意。汉族和达斡尔族对于族际通婚较为开放,但仍有一定比例保守者。可见,达斡尔族在民族交往上更为包容和开放,汉族和达斡尔族居中,而蒙古族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最低。

表4 各民族对于族际通婚的态度

以上对于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主要从各民族社会交往的主观意愿度进行分析,属于主观评价指标,是对各民族心理层面的社会交往程度的反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民族之间的交友情况来更加客观地反映民族交往的真实存在。从各民族拥有其他民族朋友的数量上(表5),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拥有其他民族朋友在三个以上的比例最高,达到60.9%,超过一半以上。其次是一个都没有的比例为22.4%,两个朋友的为11.5%,一个朋友的为5.2%。说明各民族之间形成了较为亲密的交友关系,有77.6%的人都拥有其他民族朋友。从各民族之间交友数量的差异看,汉族与其他民族交友的数量最少,其次是蒙古族,而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与其他民族交友的数量最多。这一实际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各民族的社会交往意愿相符。当然也有例外,如汉族与其他民族在成为亲密朋友方面的社会交往意愿较强,而实际上与其他民族成为朋友的数量最少,意愿与实际的反差,说明了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程度虽然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成因等也影响着民族间的社会关系。

表5 各民族之间拥有的其他民族朋友的数量

综上所述,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式交往,各民族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助互利的关系,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是,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必须对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社会交往等民族关系加以重视。从上述调查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与汉族的交往意愿相对较低,特别是在深层次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而汉族与蒙古族的交往意愿明显高于蒙古族,但是在深层次的交往意愿上也表现得较为谨慎和保守。可见,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并不是一种完全互动式的交往,其发展趋势将会成为汉族的主动式交往和蒙古族的被动式交往,这种不对等的社会交往势必会影响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主体是蒙古族和汉族的关系,因此,当地政府必须对这种不对等民族关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维护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民族身份的平等性

良好的民族关系必须有一个开放与包容的社会环境,各民族都属于社会的公民,享受同等的权利。从民族身份在本地日常交往、工作和生活中的不便性看(表6),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几乎不存在民族歧视,仅有2.0%的人在日常交往、工作中因民族身份受到阻碍,说明内蒙古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民族之间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交往和寻找社会机会等进行经济社会活动,这进一步促进了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全国范围看,社会的包容度更高,各民族很少因为民族身份的原因导致他们无法外出旅游或者出国。

表6 民族身份在本地日常交往与外出时的不便利情况

(四)当地民族与外来人员的关系

随着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劳动力流动的数量和范围都不断增加。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使许多内地居民都到西部地区寻找就业和创业机会,并且他们大部分都是汉族。大量外来人员在内蒙古地区工作生活,使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更加复杂,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新的民族关系,并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新的民族关系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影响当地乃至全国民族关系的关键。

从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态度来看(表7),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到来,仍然具有排斥心理,他们选择欢迎的比例仅为48.7%,不欢迎的比例为24.0%,还有25.3%的居民选择视情况而定和无所谓,这反映了部分人对外来人员到来的被动认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从城乡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接纳度来看,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接纳和包容度更高,表示欢迎的比例达到58.1%,而农村居民仅有43.8%的人欢迎外来人员。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看,汉族欢迎外来人员的比例最高,达到64.7%,其他民族对外来人员表示不欢迎的比例较高,特别是蒙古族和鄂温克族,不欢迎的比例分别为34.1%和34.5%。可见,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态度主要是以排斥和被动接受为主。一般来说,经济程度越发达的地区,社会开放度越高。内蒙古地区与西部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处于较为发达的省份,那么,为何当地居民对于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却较低呢?

表7 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态度

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探究当地居民排斥外来人员现象背后的原因(表8)。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居民不欢迎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员破坏当地的生活、资源等环境,抢占当地就业机会,以及只知道赚当地人的钱,而不对当地做贡献。城乡居民不欢迎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和总体情况大致相同,二者没有太大差异。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看,只有汉族将就业机会的减少和赚当地人的钱而不做贡献作为主要原因,其他民族都将破坏当地生活环境和破坏当地资源等自然环境作为主要原因。汉族与其他民族对于外来人员排斥的主要原因的差异,反映了二者对于本土自然权力情结的差异化。世居少数民族由于世代在此扎根,并且他们大部分是游牧民族,自然环境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自然权力情结。但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变了他们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他们面临生计困难、适应现代文化等社会问题。外来人员的流入,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他们通常是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随着外来人员与本地少数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利益之间的不对等造成了二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使当地民族将外来的汉族视为当地环境的破坏者和资源掠夺者,而将自身置于环境危机的受害者和被剥夺者。

其次,通过外来人员对当地社会状况的评价(表9),可以看出外来人员对当地社会状况的评价度非常高。除了宗教文化的评价度略低以外,对于投资环境、社会包容性、社会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都非常高,达到90%以上。可见,当地的社会发展环境符合外来人员的需求和期望。对于外来人员来说,他们是国家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在当地工作生活,虽然给当地带来了大量资金、人力资本等财富,但是,他们更直接的目的是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而当地城市化的发展也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他们成为现代化的最先受益者。

表9 外来人员对当地社会状况的评价

以上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排斥,实质上是利益分配不均导致民族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排斥外来人员,因此,它是结构性差别导致的社会矛盾。但是,结构性差别更容易影响民族之间的关系,引发民族矛盾。那么,在民族地区如何在保证各方利益最大满足的基础上,保证社会凝聚力,这是政府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认同

民族认同,简言之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它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民族认同是对文化的认同,而国家认同则属于政治认同。[3]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调查,发现该地区各民族对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双重认同的比例较高。

(一)民族认同

总体而言,有52.7%的人既认同本民族也认同中华民族,40.4%的人更加认同中华民族,7.0%的人则认为各民族更加认同本民族意识(表10)。从各民族的具体看法来看,汉族对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认同,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和既认同本民族也认同中华民族的比例为59.6%和36.1%。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双重认同意识较强,认为既认同本民族也认同中华民族的比例分别为63.2%和62.0%,认为更加认同中华民族的比例分别为26.5%、33.3%。此外,蒙古族中有10.3%人认为各民族更加认同本民族意识。鄂温克族有50.0% 的人认为既认同本民族也认同中华民族,39.6%的人认为更加认同中华民族,还有10.4%的人认为各民族更加认同本民族意识。

表10 当前民族意识的发展趋势

(二)国家认同

认同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与“他者”或“他性”的区别来确认自我,因此,国家认同,顾名思义,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情况下,人们确立对某一“国家”的认同。简单地说,也就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某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4]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调查,当面对其他国家的人询问少数民族身份时(表11),有73.4%的受访者将中国人身份位居第一,本民族身份位居其次;10.1%的人将本民族身份排在第一位,中国人位居第二;16.5%的人认为中国人和本民族身份是同等重要的。从各少数民族之间身份认同的差异来看,蒙古族的国家认同程度相对较低,选择“本民族、中国人”的比例最高,为12.3%。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中回答“中国人、本民族”的比例分别高达79.9%、77.6%。

表11 外国人询问少数民族身份时受访者的身份排序

综上所述,内蒙古地区各少数民族形成了文化上的民族认同和政治上的国家认同两个层面的认同,并且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不仅对本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同时,对国家也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各民族在国家统一范围内形成了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局面。

四、思考与建议

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互动式的民族交往关系,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而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内蒙古地区各项政策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使各民族对国家形成了高度认同,并且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各民族形成了对本民族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团结,使内蒙古地区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可见,内蒙古地区形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从经济方面切实促进了这一地区民族的发展,缩小其与内地民族的经济差距,构筑了其国家认同的根基;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方面,挖掘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加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等,真正把各民族统一在中华民族这个不断延续的共同体之中。

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内蒙古当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还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虽然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国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采取“一刀切”,忽视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愿望和实际需求,从而使各民族居民之间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出现不公平,导致各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应当根据各民族的发展实际和现实需求,采取不同的惠民政策,以实现各民族平等地拥有发展机会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所以,内蒙古地区未来的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内蒙古农牧区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给农牧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体系的不健全,使农牧民看病难、养老无保障,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公共社会事业,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加大饮水安全、电网升级、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力度,抓好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等工程;做好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修复,加强垃圾、污水、污染等治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牧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改造,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继续提高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健全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管理,深入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基层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嘎查(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积极探索村级组织“四权四制”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公共设施建筑质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体系,做好基层信访及矛盾化解工作,着力强化农村牧区社会公共安全保障。

(二)加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职业培训,实现少数民族与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农牧区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城镇化水平滞后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结构性问题。而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和城镇,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内蒙古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充足,在数量上完全可以满足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所需,但是,由于农牧民长期以来从事传统型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现代技能素质,因此,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大量企业雇佣汉族和外来人员,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无业可就,无法分享工业化发展的成果,从而容易引发他们与当地汉族特别是外来汉族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内蒙古地区必须加强农牧民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为新牧区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储备人力资本。同时,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以增强外出务工的适应性为特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职业农牧民”。农牧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需要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他们,提供大量就业信息,通过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农牧民的就业空间。此外,应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档案,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牧民转移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就业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美丽与发展的双赢局面

对内蒙古地区而言,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温饱尚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实行生态工程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合理使用生态工程资金,以确保牧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最终实现牧民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这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拓展生态建设保护补偿领域,创新生态综合治理建设受益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生态项目补偿具有时限性,项目之间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尽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进行统一协调,科学确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东部沿海城市及中部城市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地区城市与汉族聚居地区的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按既定的模式走下去,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问题非但得不到解决,反而还会加重。这势必影响到整个内蒙古与中央和汉族聚居地区的关系,并反过来影响其内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与汉族的关系。西部大开发和支持区域发展的扶贫政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针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需要内地城市支援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民族是人类经济活动和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与经济统一于某一民族的人或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共同体,从而形成特定的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共生互动关系。[5]因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应注重少数民族自身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的主体性,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对文化原生地进行保护,强调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和自我主导,强调文化不能脱离其“母体”,不能抛弃其根本。同时,还必须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保护经验和现代的优秀文化成果,继承自我是根本,借鉴他者是发展,只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更具有生命力。可见,只有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最终实现“融而不合,和而不同”的和谐民族关系。

[1]何群.内蒙古民族关系问题主要线索及反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金炳镐,严庆,杨成.民族关系构成方式——民族关系理论研究之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

[3]李智环.边疆贫困山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以傈僳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4]罗志祥.浅析民族分离中的认同因素[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6(12).

[5]佟拉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特质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J].前沿,2008(2).

猜你喜欢

外来人员内蒙古地区汉族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古筝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奖名单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文化进企业对实现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作用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档案平台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