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广西面向东盟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015-12-12丘兆逸程静璇陈姝淇
丘兆逸 程静璇 陈姝淇
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对外贸易要积极适应依靠劳动力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发生转化的新常态。因为,我国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不复存在。而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正从黄金十年向钻石十年迈进,争取到2020年双边的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东盟是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2年广西对东盟的出口占全区出口贸易总额的60.36%。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桥头堡,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何增加对东盟的出口,是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个不争的事实。魏浩和郭也(2013)利用2001-2010年的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研究表明其呈日益增加的态势。[1]周宇(2014)也认为自2009年以后我国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2]造成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逐渐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蔡昉,2007)。[3]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林玲和王成(2014)采用GTAP 模型,发现劳动力减少将会降低中国的总出口额。[4]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劳动力成本(Judith Banister,2007)。[5]相反,耿德伟(2013)认为,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不显著。[6]刘厚俊和王丹利(2011)采用1999—2008年中国3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也发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出口无显著的负面影响。[7]针对广西出口的研究,戴俊等(2014)在分析1999-2012年广西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时发现,农产品优势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关税;[8]李好和李立民(2013)认为,广西拓展工业品市场面临工业化水平较低、产品结构层次不够高、出口支持力度不够大、非关税壁垒严重等的制约。[9]可见,现有文献中,专门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不多见,其中的可能原因是从国家层面而言,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为发达国家。为了降低中国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发达国家的风险,亟须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Cadot 等,2011)。[10]而对于广西而言,东盟是其最大贸易伙伴。为此,本文以广西面向东盟的出口贸易为例,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即:分析广西相对于东盟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变化状况、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广西面向东盟出口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扩大广西对东盟出口的策略。
二、广西相对于东盟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变化状况
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应该是从贸易伙伴比较角度,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单纯考察一国的劳动力成本变化,而贸易伙伴的劳动力成本也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则该国的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其出口贸易没有影响。因此,本文就广西相对于东盟的劳动力成本变化情况采用两者的人均GDP 之比来说明,该比值大于1 意味着广西的劳动力成本比东盟高,并且该值上升表示广西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于东盟上升。本文选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为贸易对象,因为广西对上述六个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以2012年为例,广西对上述六国的出口总额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98.99%。样本期间为2003—2012年。计算结果见图1。从该图中可以看出,一是广西的劳动力成本与东盟各成员的相比有所不同,对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而言一直具有优势,并且对于新加坡的优势最为显著;而对于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而言,处于劣势,其中对于越南尤为突出。二是广西的劳动力成本整体呈上升态势。广西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可供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据统计,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2002年800 万下降到2008年的508 万,[11]平均每年减少48.67 万,按此速度,2012年广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13 万左右。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广西面向东盟出口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来检验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广西面向东盟出口贸易的影响。引力模型是分析双边贸易量的经典模型,1962年Tinbergen 首次借鉴物理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来研究贸易流量。本文在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力成本因素,构建如下的回归模型:
其中,除常数项C,均取自然对数,ε 为随机误差项。具体说明如下:
(1)EX 代表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额。
(2)COL 代表广西相对于东盟贸易伙伴的劳动力成本之比。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出口密集使用该国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可见劳动力成本是贸易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预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的影响为负。
(3)GGDP 和PGDP 分别代表广西及其东盟贸易伙伴的GDP。一国的GDP 和贸易伙伴的GDP对该国的出口具有正向作用,因为本国GDP 的上涨意味着出口供给能力增加,而贸易伙伴GDP 的增加意味着出口的需求上升。
(4)DIS 为广西与东盟贸易伙伴的距离。空间距离增加意味着贸易的运输成本上升和贸易双方的相互信任度下降,因此空间距离对出口具有反向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
广西在东盟的贸易伙伴选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原因如前所述,样本期间为2003—2012年。广西相对于东盟的贸易伙伴的劳动力成本的选取如前面介绍。贸易、广西GDP 及其人均GDP 数据来源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采用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把涉及价格的因素统一调整为按2000年价格计算。东盟六国的GDP 及其人均GDP、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均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广西与东盟六国的距离,来源于世界城市经纬度查询系统。分析工具采用Eviews 6.0。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混合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见表1。可见各变量均在5%以内的水平内显著,F统计量在1%以内的水平内显著,表明模型整体显著。可决系数为76.95%,说明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各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相一致。
表1 回归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广西相对于东盟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利于出口贸易,劳动力成本每上升1%,广西对东盟的出口将下降0.25%。广西相对于东盟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出口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广西出口东盟的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较大。以2013年第一季度为例,广西对东盟出口的服装及衣着附件、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共19.3 亿美元,占同期全区对东盟出口商品总值的81.6%。而劳动密集型的电产品、纺织品和农产品,它们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优势。卢鑫(2013)采用我国2001—2011年的数据,证实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中国纺织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例下降,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品的出口难度增加。[12]二是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过度集中在越南。以2012年为例,广西对越南的出口占对东盟全部出口总额的90.87%,而对其他九个东盟成员的出口比重不及10% (见图2)。广西相对于越南的劳动力成本指数从2003年的1.43 上升到2012年的2.46,上升了72.65%。在这种情况下,广西相对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必将导致出口减少。三是广西的创新能力不足,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能力低。张少华和蒋伟杰(2014)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方法测度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广西动态生产率及静态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广西不仅相对位势较低,且增长乏力。[13]造成广西全要素生产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创新能力不足。2011年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金额4763.56 亿元,而广西仅为5.64 亿元,居全国的第27位。这是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缺乏保护。
图2 2012年广西与东盟贸易的空间结构
在控制性变量方面,广西与东盟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广西对东盟的出口,其中广西和东盟贸易伙伴的GDP 每增长1%,广西对东盟的出口将分别上升0.69%、1.18%。这表明广西与东盟的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南海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关系。空间距离不利于广西东盟的出口,空间距离每增加1%,出口将下降2.42%,因此增强广西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势在必行。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扩大广西对东盟出口的对策
(一)出口结构升级
根据产品空间理论,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像猴子摘苹果一样,从果实最集中的地方开始,然后再向附近跳跃,而跳跃的距离取决于猴子的能力。[14]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积极增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出口结构升级。出口结构的升级应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度的升级距离,循序渐进。二是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帮助出口结构升级。为帮助出口企业完成出口结构升级的跳跃,建议广西专门建立面向东盟的贸易数据库,收集、分析东盟的产品需求,为区内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指导。三是借助兄弟省区的力量,完善出口结构升级的跳跃。依托广西对东盟的桥头堡地位,充分吸引我国东部地区的企业入桂发展面向东盟市场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发挥它们的扩散效应,带动广西对东盟出口结构的升级。
(二)出口市场多元化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是广西面向东盟出口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巩固越南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东盟其他国家市场,重点开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原因是广西具有相对劳动成本优势或劣势不明显,并且广西对上述三国的出口有一定的基础。要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一是发挥广西与东盟之间的人文交往密切的优势,拓展越南之外的东盟市场。广西大约有500 多万华人华侨分布在东盟国家、是五分之一东盟在华留学生的就读省区、是东盟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2012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东盟游客48.76 万人次),可见广西与东盟的人文交往十分密切。充分利用华人华侨人脉,在东盟建立出口营销网络。积极发挥东盟留学生和游客的作用,大力推介广西产品,提高它们在东盟的知名度。二是鼓励企业抱团拓展东盟市场。拓展出口市场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为,特别是对于东盟这样市场制度不是很完善的国家而言。根据透明国际2013 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新加坡的清廉指数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而柬埔寨位居全球的第160 位(见图3)。面对东盟大部分国家的市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要求广西企业采取抱团方式拓展东盟市场。广西陶瓷企业抱团应诉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日用陶瓷餐具反倾销案,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2012年,欧盟正式立案对中国陶瓷餐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广西的三环、老田瓷业、晨立陶瓷三家被抽样企业单独应对与涉案的广西其他24 家企业抱团应对相结合。最终把缴纳的倾销税率从初审时的69.7%下调到17.9%,其中广西三环则获准缴纳13.1%的反倾销税率。三是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借助跨国公司的完善营销网络,带动广西产品拓展东盟市场。
(三)创新驱动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而创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为此,一是扩大创新投入。加快建设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进银企有效对接,以专利质押融资方式,缓解科技企业融资的困难。积极建立风险投资市场,合理规避创新风险。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机械等主要出口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二是完善创新体系。鼓励重点出口企业和科研院所结成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重点突破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瓶颈。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出口企业开展技术咨询、诊断、信息和中介服务,搭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三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执法能力和条件建设。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律特派员活动,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维权援助工作,提升出口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图3 2013年东盟各成员的清廉指数
(四)投资带动出口
根据Rugman (1990)的研究,对外投资通过提供重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接近消费者市场、建立快捷的交货和分销渠道,带动出口增长。张纪凤和黄萍(2013)采用2004-2010年35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证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贸易。[15]一是鼓励企业到东盟投资和承包工程,带动工程机械、建材产品的出口。根据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148 个国家基础设施效率的比较结果,新加坡的基础设施最好,全球排名第二,其次为马来西亚和泰国,而越南、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缅甸均在80 名以外,基础设施亟须改善(见表2)。为此应发挥广西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鼓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和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相互配合,到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投资和承包基础设施工程,带动钢铁、工程机械、水泥等的出口。二是鼓励有实力企业到东盟投资,带动零部件的出口。零部件贸易是国际垂直专业化生产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态,是推动近年来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应充分发挥广西柴油发动机、工程机械、微型车、农用拖拉机的优势,支持玉柴、柳工、五菱、南拖等优势企业到东盟投资设厂,从而带动相关零部件的出口。
表2 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指数
(五)发展促进出口
东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广西的进口。为此,一是利用好中方向东盟提供的相关贷款和援助,促进东盟发展。在2014年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庄严承诺,中方愿向东盟国家提供100 亿美元优惠贷款和5000 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提高贷款和援助的使用效率,将有力促进东盟的发展。二是加强广西和东盟之间的发展经验交流,加速东盟的发展。广西从一个老少边穷省区一跃成为人均GDP 超万美元的省区,其经验可为东盟的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三是扩大广西与东盟之间的教育卫生交流,为东盟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六)出口便利化
出口便利化对促进出口具有显著的作用。方晓丽和朱明侠(2013)同时选取了2004、2009、2011 三年中国与东盟6 国之间出口流量面板数据,结果显示一国贸易便利化程度每提高1%,其出口量将增加0.82%。[16]本文所指的出口便利化,不仅包括出口通关,还包括互联互通。一是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口岸作业区建设,吸引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进驻广西各口岸建设物流配送基地。二是提升通关效率。积极通过通关作业无纸化、“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等途径,提高通关效率。三是加快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建设。加快建设泛北部湾海上运输网络、南宁—新加坡陆路通道和面向东盟的航空枢纽,实现广西与东盟之间海陆空的无缝连接。
[1]魏浩,郭也.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3(8).
[2]周宇.中国是否仍然拥有低劳动力成本优势?[J]世界经济研究,2014(10).
[3]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2007 (2).
[4]林玲,王成.劳动力减少对我国附加值贸易的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5).
[5]Judith Banister.Manufacture China today:Employment and labor compensation[J].Economics Program Working Paper Series,2007(10).
[6]耿德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3(3).
[7]刘厚俊,王丹利.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3).
[8]戴俊,韦复生,屈迟文.广西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J].贵州农业科学,2014(9).
[9]李好,李立民.广西开拓东盟工业品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3(2).
[10]Cadot,O.,Carrfere,C.and Strauss-Kahn,V.Export Diversification:What's behind the Hump?[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1,93 (2).
[11]胡桂华,涂火年,韦静.广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10(1).
[12]卢鑫.劳动力成本提高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论坛,2013(11).
[13]张少华,蒋伟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J].统计研究,2014(3).
[14]Hidalgo,R.C.A.,B.Klinger,A.L.Barabási,and R.Hausmann.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J].Science,2007(317).
[15]张纪凤,黄萍.替代出口还是促进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3).
[16]方晓丽,朱明侠.中国及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程度测算及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