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刍议
2015-12-11彭清明
彭清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主要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小组合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有效开展
由于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方式一直遵循“灌输式”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性的地位,由于初中数学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其有效性势在必行,而合作就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为了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科学分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有综合的考量,可以将不同学习基础、认知基础、学习能力以及不同性格的学生互相搭配,形成一个可以互相学习的小组,接下来对于组内每个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可以由学生自主讨论决定。
二、探究问题,明确方向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之后,为了达到真正的合作目的,教师应该根据每个课时的不同学习任务,制定针对性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布置给每个小组,或者是同时制定不同问题,分別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小组自主讨论,最后将讨论结果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同时又可以分享别人的思维方式,对于学习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独立思考,提高能力
独立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要学会学习首先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要求学生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后再进行交流,这样也可以提高后面学生交流时候的效率。
四、引入竞争,体验合作学习乐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还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利用这个特点提高学习效率,每次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采用各组竞赛的方式,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适当表扬或者奖励,给这些学生鼓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综上所述,由于初中数学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习好它至关重要,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明确方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能力以及适当引入竞争,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这些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罗英.刍议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学习的策略[J].未来英才,2015(0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