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浙商回归』工作的调研建议
2015-12-10林宏
林宏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浙江杭州 310025)
调研透视
提升『浙商回归』工作的调研建议
林宏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浙江杭州 310025)
2012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实施“浙商回归”工作之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浙商积极响应,阶段性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省外浙商的巨大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五大问题,从抓统筹、抓服务、抓保障、抓考核、抓宣传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浙商回归;调研;建议
最近,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意见,浙江省委政研室、省经合办共同组成3个调研组,分赴杭州、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等7市,开展“浙商回归项目‘落地’建设进展情况”专项调研。调研组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着重了解浙江回归项目“落地”建设进展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回归浙商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在实地走访调研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浙商回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2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实施“浙商回归”工作之后,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广大浙商积极响应,回归氛围日益浓厚,回归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加,阶段性成效明显。
一是“浙商回归”深入人心。在调研过程中,所到企业、县(市、区)对“浙商回归”工作都表示出高度的认同感。有的企业说,在经历省外“国进民退”冲击之后,“浙商回归”给了在外浙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安全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帮助他们实现了叶落归根、回报桑梓的夙愿。有的企业反映,“浙商回归”工作正式上升为省委、省政府“一号工程”后,广大浙商回归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北京、上海、江苏、河北、山东、湖南等地浙江商会均主动抱团回乡,开展考察对接工作。不少县(市、区)负责人说,“浙商回归”工作已成为地方扩投资、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强力外援。许多企业、县(市、区)都认为,应该全面总结经验,不断推动“浙商回归”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浙商回归”亮点纷呈。从调研情况看,“浙商回归”正式启动以来,各级各部门各地区探索出一些好做法,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在工作推进上,省、市、县三级全部建立了相应领导机构,普遍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季度督查制度、排名通报制度;台州等地实施市、县、乡“三级督评”制度,形成全年常抓不懈、真抓实干的氛围;全省开展“互看互促”活动,形成取长补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局面。在政策支持上,省级部门和各地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纷
纷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如杭州市出台了支持总部经济、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湖州市出台了支持“大、好、高”项目发展的意见,金华出台了支持网络经济、高成长企业发展的文件。在招引方式上,杭州等地采取了展会招商、敲门招商、联合招商等多种方式,温州组织派出异地温州商会招商专员开展驻地招商、组织在外浙商抱团回归,嘉兴市发挥接轨上海桥头堡优势主攻在沪浙商回归。在平台搭建上,省级和有关地区成立了浙商服务中心,为浙商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代办、投诉处理等一条龙服务。在项目落地上,杭州西湖区建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拱墅区建立重大项目领导承包制,绍兴市实行项目问题抄告限期办理制,金华义乌市建立挂图作战竞赛制。在基础保障上,省、市、县三级可联动建立了浙商创业创新信息库,累计收录浙商信息20万条。
三是“浙商回归”步伐加快。据浙江省经合办统计,2009—2011年,“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1840亿元;2012年到位资金1297.9亿元;2013年到位资金1752.13亿元;2014年前8个月到位资金1435.53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有望超额完成2000亿的年初确定目标;按此计算,2012—2014年到位资金为前3年的近3倍,翻了2番。同时,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到位资金比重不断攀升,2012年到位资金905.86亿元,占比69.79%,2013年到位资金1258.77亿元,占比71.84%,2014年1-8月到位资金1048.53亿元,占比73.04%。从调研的情况看,杭州市西湖区等地8月份已经超额完成2014年全年“浙商回归”引资任务,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有的已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引领项目。2014年以来,省外浙商还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已落实治水项目投资、捐资额9.16亿元。
二、“浙商回归”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尽管“浙商回归”工作形成了声势、取得了实效,但因为这项工作实施时间短,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大见成效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主要面临“五大问题”。
1.省外浙商的巨大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当前,“浙商回归”的进度、热度和贡献度与天下浙商的巨大能量相比还不够匹配。据浙商创业创新信息库统计数据,目前重点浙商在省外投资已达1.7万亿元。从回归数量看,浙江省自2012年至2014年8月,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约4500亿元,其中2012年、2013年浙商回归到位资金额占当年全省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16.42%和18.91%,占当年全省民间产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1.84%和25.34%,回来投资的浙商还只是一部分,还没有充分挖掘浙商回归的潜力;从回归内容看,当前主要以产业项目回归为主,还没有形成项目、总部、资本、人才、科技、公益事业“六位一体”的大回归格局;从回归形式看,主要以浙商直接投资回归为主,还没有广泛利用浙商的人脉优势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2.浙商回归项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浙商回归实施以来,大项目、好项目的数量和比重不断提高,浙商回归项目质量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已引进项目中单体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经济关联度强的特大项目屈指可数,高端制造业项目比例相对偏低,无法引领带动当地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有的地区精准招商意识不够强,项目前期包装设计不充分,高质量项目容易流失;有的地区服务型的综合体项目较多,工业项目相对较少;一些总部回归项目主要与传统楼宇经济联系在一起,并没有真正引回企业研发、品牌、营销网络等核心环节;个别浙商没有及时转变思路、调整心态,没有按照亩产效益、集约用地的要求实施回归项目。
3.要素保障压力加大。在土地方面,土地指标、规划、征地、供地等矛盾已成为当前推进“浙商回归”项目“落地”过程中最普遍、最头疼、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浙江省各地用地价格不但远高于中西部,更全线高于江苏同类城市。由于去年土地指标预支,我省一些地区如金华用地指标核减50%,更加难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在资金方面,一些回归浙商长期在外打拼,在省内缺乏人脉资源、缺乏抵押物、缺乏担保者、缺乏金融机构对其在外企业的深度了解,不为省内金融机构熟知,融资难、融资贵,后续投资乏力。在人才方面,一些回归浙商反映当地专业人才少、技术工人少,同时房价太高,很难留住人才。
4.政策优势不够明显。许多回归浙商反映,
浙江省打“亲情牌”却无“亲情政策”,实打实的“浙商回归”扶持政策较少。特别是2011年制定的浙商创业创新“1+X”政策体系,经过两年多来的运行,已逐步转化为共享性“普惠”政策。比如,2012年针对“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实行的用地指标奖励政策,曾受到各地和广大浙商的一致好评,成为推动“浙商回归”最为有力的土地保障措施。但在2013年被要求整合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统一管理,虽经省领导多次协调,仍然未能相对独立运行,削弱了“浙商回归”政策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同时,相对于江苏、上海等省市,浙江企业税负较高、享受的税收优惠偏低,是当前回归浙商反映强烈、难以理解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江苏、上海等地往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此外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地区没有及时宣传、认真落实2013年浙商创业创新政策评估调整意见。比如,2014年初浙江省已开始实施重大“浙商回归”项目散装水泥基金、墙改基金即征即退,一般性“浙商回归”项目散装水泥基金、墙改基金退50%的政策,但许多企业不知道,不少地方也没有执行。
5.审批提速仍有空间。浙商回归项目的行政审批中,仍然还存在审批环节多、审批周期长、审批程序设置不够合理、中介环节问题多等情况。如总投资12.8亿元的舟山富通海洋电缆项目,签约已近两年,仍未完成审批手续,无法开工。据省统计局2014年5月份调查,约有45%的企业认为当前的审批效率还可以再提速,57%的政府部门认为当地的行政审批事项还有较大削减空间。我们此次调研还发现,企业对项目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意见极大,认为中介事项多、办理时间长、服务收费乱。据了解,中介服务时间约占项目全部审批服务时间的60%,其中,环评报告、消防审核、施工图设计、项目申请报告、施工图审查、能评报告等事项是最耗时费力的事项。收费条目中,一些大项目的建设保证金动辄上千万元,增加了企业负担。如金华市浙江金徕镀膜有限公司高档电容型触摸屏模组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101亩,金华市已努力开辟“绿色通道”,各种能够减免的收费都尽量减免,即便如此,企业反映仍有12项主要规费,其中建设保证金近1000万,虽然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可退回,但长时间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财务成本,饱受企业诟病。
三、制约“浙商回归”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有外部客观原因,也有内部主观原因,既有统筹资源不足、精准服务不够的原因,也有其他领域改革不到位、部门配合不紧密的原因。
1.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企业反映,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宏观形势愈加复杂、微观主体日益困难的特点,浙商的投资信心减弱,投资意愿下降。比如,金华金东区科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台永磁低速风力发电机项目,于2013年7月签约,当年11月就已开工。但由于市场形势持续不佳,投资方投资速度放缓,项目进展不快。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已有一些浙商回归项目因投资方破产而“流产”。复星集团等一些大企业大集团也因为地产市场波动无法实现预期收益而准备对原有项目进行重新评估、重新规划。
2.浙商争夺战加剧。招商引资是聚集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重要途径,是稳增长、调结构、解瓶颈最快捷、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是各省(区、市)的重点工作。浙商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投资群体,成为各省(区、市)竞相争夺的重点。企业反映,有些欠发达地区认为引进浙商就是引进民营经济的“种子”,给予浙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优厚待遇。据了解,浙商企业500强之中,已有70多家分布在省外。2012年以来,许多省(区、市)认为“浙商回归”工作已直接威胁到其投资增幅和经济增长,纷纷出台新的优惠政策争夺浙商资源。比如,安徽省将临近我省的广德县列为全省2个直管县之一,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单列、规费减免、税收返还等特别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浙商投资。仅2014年以来,广德县就已引进浙商企业31家,其中不少企业单体项目投资规模都在1亿元以上。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甚至明确要求当地浙商不得返乡。部分浙商还反映,其子女生在外地、长在外地,对于浙江并没有归属感,对父辈回归浙江不关心、不理解、不支持。
3.资源力量统筹不够。“浙商回归”是省级“一号工程”,必须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集中各部门力量、各种资源,合力推进。从调研情况看,尽管各地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
位,但是当前奋战在“浙商回归”一线的主要是各级经合(招商)部门,因职责范围、力量配置等原因,难免在工作开展中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县(市、区)具体实施单位,虽然任劳任怨、全力以赴,但是“浙商回归”招引工作难以摆脱县域定位,思考问题难以跳出县域范围,体制创新难以突破县域权限,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要素资源、降低了回归项目的品质、增加了政策处理的难度。比如,东阳檀香工艺品公司从坦桑尼亚回归,却因东阳市土地指标不够用,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而东阳所属的金华市,作为国土资源部定点的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城市,获得大量低丘缓坡改造指标,其中3万多亩指标落在金义都市新区,现在新区土地指标用不完,却无法在市内统筹调剂。
4.精准服务工作不到位。抓服务是抓“浙商回归”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特别是浙江土地、环境容量等硬要素“先天不足”,无法按照回归浙商要求“敞开供应”,更需要在提升服务、增加“软要素供给”方面花力气、下功夫。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地区和部门没有做到超前服务、主动服务、全程服务、精准服务,综合服务效率偏低,延误了项目引进和落地。比如,国芳集团反映,因建设需要,多次向杭州市属单位索取相关地下管线图纸,但建委、规划、国土等部门既拿不出图纸也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导致国芳百货大型商业文化项目无法如期开工建设。浙江富春永安投资有限公司也反映,政府出让的土地不是净地,也没有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致使工期意外拉长、建设成本大幅增加。深圳浙商投资的富阳锦绣富春项目,因基层领导调动频繁、政府承诺配套的基础设施推进缓慢等原因,总体建设进度不理想,企业投资积极性降低。服务欠佳还反应在已有政策细化、落地方面。生产特种车辆的赵龙集团反映,尽管2013年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对采购和应用省产先进装备的支持力度,但却因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无法执行到位。
四、推进“浙商回归”工作的建议
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浙江经济发展最倚重的力量。“浙商回归”作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已经也必将在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浙商回归”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工作一样,是省委、省政府牢牢抓在手上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必须常态化,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统筹。“浙商回归”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广、牵扯环节多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运行有序,达到预期目标,首先要通揽国内外大势、综观我省发展全局、凝聚各方智慧做好“浙商回归”的统筹规划工作。重点是摸清省外浙商投资动向和浙江省各类要素供给的潜力,紧密围绕浙江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现实需要,协调好短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科学地制定出近期和中长期工作计划,明确各个时间段的工作重点和各部门的工作责任,避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避免互相推诿和扯皮,使“浙商回归”成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有效方式。建议在现有“浙商回归”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招商资源统筹协作机制、重大问题会商协调机制、重大事项限时督办机制等。
二是抓服务。市场经济被人形容为“候鸟经济”,哪里的环境好、服务到位,投资商就“飞”到哪里。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要引来“好鸟”、“俊鸟”、“大鸟”,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更要当好“店小二”、打好“精准服务”牌,营造“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的商务环境。服务要赋予感情,真正树立“天下浙商一家亲”、“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对浙商的呼声、心声、叹息声,不厌其烦、声声入耳;对浙商的大事、小事、烦心事,不厌其细、事事关心。服务要与时俱进,努力寻找市场变化、环境变化、政策变化和回归浙商服务需求变化的“最大公约数”,使企业更准确地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更快速地适应政策的调整、更从容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服务要周到细致,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协调机制,对浙商回归项目实行“签约—落地—投产—达效”一条龙服务,扎实开展全天候、保姆式、专家式服务,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的良好局面。同时,服务要依法依规,既要招商引
商,又要留商安商,不能“招来女婿,气走儿子”。建议省委、省政府在适当时期集中开展“走进浙商、精准服务、破解难题、推动回归”专项行动,重点解决“浙商回归”项目要素保障和“落地”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抓保障。浙商们反映,浙商回归项目不同于央企、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要根据浙商项目的特质,针对性破解一些突出问题。在用地保障方面。当前,浙江省已对经认定的3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6亿元以上制造业等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后按比例给予用地指标奖励。但随着浙商回归的热情不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浙商回归项目中不仅“大好高”项目不断增加,同时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也层出不穷,这部分项目的用地要素得不到保证,会打击浙商回归的积极性,也将对“浙商回归”战略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建议省里安排专项土地指标,对投资规模达不到省重大产业项目标准但投资强度、亩均产值等其他指标符合标准的浙商回归项目,以省级配比用地指标的方式,与项目所在市县合力保障项目用地,充分体现对回归浙商的温暖关爱。在金融保障方面,建议根据回归浙商的特点,由省金融办协调有关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省浙商创业创新服务中心量身建立浙商回归项目融资合作平台,重点研究制定信息跨省共享办法,组织各商业银行为浙商回归项目集中授信,畅通民间金融单位与浙商回归项目的对接渠道,为浙商回归项目融资提供便利。在人才保障方面,建议浙江参照周边省份的做法,对高技术人才、高管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帮助回归浙商解决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四是抓考核。考核是风向标,是指挥棒。然而,“风向标”准不准,“指挥棒”灵不灵,全然取决于所设置的考核机制是否科学。当前实施的“浙商回归”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对象主要为各市人民政府、省级部门和省外海外浙江商会;考核奖励方式主要是省政府通报表彰,兑现财政资金奖励等;考核内容主要为“1+4”的目标体系,即1个总量指标和4个结构指标,分别是年度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额和浙商回归引进重大项目比重、二产项目到位资金比重、省级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开工率、全省浙商回归发展环境满意度测评值。总体上看,还是看“引资量”和“投资贡献度”。这种评价方式在“浙商回归”工作前期有其合理性,也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从长远看,还是要参考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的经验,建立起一套针对所有引进项目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真正引进一批“高富帅”型的“亩产英雄”,清退一批占地多、贡献小的“屌丝”。同时,还可以研究对回归浙商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度的评价办法,引导回归浙商义利并举,争做责任浙商、“最美”浙商。
五是抓宣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是开展工作的好方法。从此次调研的情况看,各地在推进“浙商回归”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值得宣传、值得褒奖、值得推广的先进人物、先进单位、先进经验。建议像“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一样,结合服务浙商专项行动和目标责任考核,开展一场以“浙商回归”为主题的集中采访宣传活动,唱响“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主旋律,推动“浙商回归”持续形成破竹之势。可以考虑重点宣传优秀回归浙商、党委政府部门优秀单位、省外优秀浙江商会这三方面的典型。同时,还可以借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学习典型之机,把省委、省政府对“浙商回归”工作的新要求、新思路、新部署广而告之,确保“浙商回归”工作沿着“招大商”、“留好商”的方向发展。建议省委主要领导选择若干“浙商回归”工作先进地区或重大回归项目所在地,召开现场会或项目督办会,树立典型、表彰典型、推广典型。
(责任编辑:牛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