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
2015-12-10吴泉
吴 泉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奔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
吴 泉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介绍运用奔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2则,结合病案分析,加深对奔豚汤的理解,以期对经方活用有所启迪。
奔豚汤;顽固性呃逆;验案
奔豚汤源于张仲景《金医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原方由甘李根白皮、川芎、当归、半夏、黄芩、葛根、芍药、生姜、甘草组成。主治“奔豚气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等症。顽固性呃逆是指临床呃逆超过 48h 或对某些治疗无效者,西药治疗常以镇静、胃肠动力药联合使用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时间后效果亦不明显。笔者用此方经治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收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一
李某,男,74岁,于2014年5月23日初诊。患者于4月前因家事心情不畅,之后出现呃逆阵作,恶心欲呕,甚则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渣样物,彻夜无法入睡,呃逆每次发作10余天,好转1~2d,又再次反复,突发突止,情绪波动时易诱发加重。曾到省级医院就诊,诊断为顽固性呃逆。平素长期服用促进胃肠动力药,感呃逆无明显好转。来诊时症见:呃逆连声,自觉气上冲胸,情绪焦虑抑郁,面色发红,恶心欲呕,脘腹闷胀,两胁隐痛,口苦,溲黄,大便稀溏,纳眠差,苔薄黄微腻,脉细弦。四诊合参,本病证属情志郁结,肝郁化热,肝气循冲气上逆,属奔豚气,呃逆乃肝郁化火,气上冲逆之奔豚病所致,治宜清热降逆、养血疏肝,投以奔豚汤。处方:李根白皮30 g,半夏10 g,葛根15 g,川芎10 g,当归10 g,黄芩10 g,白芍15 g,旋复花10 g(包煎),代赭石15 g(先煎),生姜10 g,炙甘草10 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药后效果甚佳,呃逆程度减轻,发作时间缩短,发作间隔时间延长。上方继服2周后呃逆已停止,精神情绪明显好转,后随访病情未再发作。
按:本例患者病程较长,平素体质较虚弱,情绪波动时呃逆加重。《金匮要略·奔肠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本证为肝郁化热之奔豚证。冲脉隶属于肝,起于下焦,上循咽喉,若惊恐恼怒,肝气郁而化热,挟冲气上逆,则发为奔豚。“肝欲散”,方中以生姜、半夏、生葛辛以散之;“肝苦急”,故以甘草甘以缓之;肝“体阴用阳”,故以当归、白芍、川芎入血以养之柔之;胆宜降宜利,故以黄芩苦寒以清泄之。本方不惟治奔豚气,凡肝郁化热,其气上逆之证,皆可运用。本例长期呃逆,系血虚肝旺之体,故投奔豚汤养血、平肝、泻火。原方基础上加用旋复花苦、辛、咸、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本草纲目》曰:“旋复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代赭石苦、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之功,能镇摄肺胃之逆气。诸药合用,血虚得养,邪热得泻,呃逆自安。
2 典型病例二
冯某,男,62岁,于2015年1月19日初诊。患者有长期饮酒史,自诉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10余年,平素偶有呃逆,返酸,胃脘部隐痛,服用“奥美拉唑”后上症可减轻。4d前于饮白酒后出现呃逆频作,约3~5 s 1次,偶有缓解,间隔约1h复作,睡眠中仍可发作,时恶心欲吐,时感胸腹部疼痛,曾于当地诊所就诊,经针灸治疗后无效,遂求助于中药治疗。诊查见患者呃逆频作,呃声洪亮,自觉气上冲胸,表情淡漠,面色潮红,时恶心欲吐、反酸,口干苦,小便调,大便干,眠欠佳。舌红苔微黄腻,脉弦滑。四诊合参,考虑患者呃逆乃肝郁化火,气上冲逆之奔豚病所致,投奔豚汤以清肝滋血,下降冲逆。处方:川楝子20 g(代李根白皮),葛根15 g,半夏15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10 g,黄芩10 g,白术10 g,生姜10 g,炙甘草3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诉服药后呃逆发作程度明显减轻,间隔时间延长,情绪好转。继续予原方3剂服用后未再发作呃逆。
按:本例患者有多年胃病史,平素嗜酒,易激动,本次起病前曾饮酒,属血虚肝旺,肝热气逆,故投奔豚汤养血、平肝、泻火。奔豚汤方中李根白皮为主药,临床如无此药,可以用川楝子代替。本案中用川楝子代替李根白皮亦收到很好的效果。方中加白术,意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补脾运,以防肝木克脾变生它证。
吴泉(1968-),男,昆明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的诊治。
R256.31
B
1007-2349(2015)10-0109-01
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