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学实习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5-12-09高依莎,郑建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习教学病理学探讨

——————————————

病理学实习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依莎,郑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 长海医院病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摘要: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在完成好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病理实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现从课前准备、课中实践以及课后巩固三个方面探讨实习教学的方法和改进对策,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实习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理学;实习教学;探讨

收稿日期:2014-11-02

通讯作者:郑建明

DOI:10.13555/j.cnki.c.m.e.2015.01.070

中图分类号:G642.44

在医学教学中,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重要桥梁课程,是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1]。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初次接触与临床紧密联系的病理学非常感兴趣,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复杂的病理学形态学改变,抽象的发病机制等这些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逐渐让学生感到难以分辨、记忆,甚至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学习兴趣和学好病理学的信心,且学习效率逐步下降。目前,病理学教学主要采取大课理论讲授和小班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在注重理论教课的同时,更应该把实习课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习课上,学生能够通过标本和切片这些直观性的教具,感性地去认识理论课所讲授的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更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实习课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总结等综合能力,为后期进行的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病理实习教学中,笔者结合所在科室高年资教师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作一总结。

1课前准备

1.1实习课教师必须坚持跟班听课、课前进行试讲和参加集体备课三个重要环节

要上好实习课,带教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更要能够结合标本、切片等进行充分表述,把课本上抽象的描述与直观的标本联系起来,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为了能做到这一点,带教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课内容,巩固病理学基础知识,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重对正常组织结构的复习,做到在实习课观察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之前,能够带领学生简要地复习解剖学和组织学相关内容。其次,在每次实习课之前,要由一名高年资教师带领实习教师,把教学所需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逐个进行观察、分析,找出病变部位,描述病变特征,并联系临床表现。尤其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同一疾病的不同器官的病理变化更要仔细区分,并能联系其转归特点,以便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最后,教研组要组织实习课教师进行课前试讲,并邀请资深教授参加,通过当场提问、点评指导等方式,帮助实习课教师对教案书写、授课方式方法等进行指正,使之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1.2学生课前要复习解剖及组胚等相关基础知识

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微生物以及免疫学等为基础,重点研究人体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以及疾病转归的综合性学科[2],尤其侧重于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在授课中发现,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相关组织形态学,因此,在观察标本和切片时更无法辨别其病理状态下的形态学改变。因此,要求学生在每次实习课前,对实习内容的相关器官解剖及组织学正常结构进行复习。

2课程要求

2.1压缩理论讲解,加强实习授课

实习课的目的是通过对病变器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课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理论课上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在实习课堂上,实习教师一定要明确实习重、难点,提纲挈领的进行复习,突出将病理学病变特点与实习所观察到的现实现象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各论与总论的关系,知识点纵向及横向的联系。比如,在讲授呼吸系统疾病小叶性肺炎时,不仅要讲述小叶性肺炎的具体病理变化,更要通过其化脓性炎的特点,启发学生回忆其他类型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及各自病变特点,同时,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三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进行横向对比。

2.2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是病理实习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大量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建立相应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3]。充分利用多媒体形态学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解决传统病理学显微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尤其对实习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寻找不同批次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对比示教。然后,由学生自行观察大体和组织标本。强调观察大体标本的方法是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不仅要观察病变,而且要观察病变周围的情况,切片也是如此,按顺序全面观察,然后重点观察病变部位,显微镜的使用是从低倍到高倍,低倍看组织结构,高倍看细胞形态。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利用端口向教师提问,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互动,这也解决了一部分胆子小、不敢当众提问的学生的困难。当然,学生如发现典型病变,亦可通过投影仪展示镜下视野,为其他学生进行示教,此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引入病例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病理学是本科生接触到的第一个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发现,一味的教授理论知识只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一旦在授课内容中加入相关病例,让学生以一名医生的角度去探索时,他们会比较感兴趣,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习课相较于理论课,气氛应更活跃,师生间的互动应更多,因此,更适合进行病例讨论。根据实习课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病例,给出与之相对应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标本的观察、描述,又要结合病例实际进行病因分析、探索发病过程,最后每组进行发言,给出结论并提出诊断依据,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病例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该疾病的形态学特点,更能根据其病理变化特点分析其病变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过程,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临床思维,为后续临床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4鼓励学生观摩尸检,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

尸体剖检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和后续的病理学观察,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1]。将尸检用于病理学教学能使学生从全身整体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自然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安排学生通过现场观摩整个尸体剖检过程,学习对尸体全身脏器的检查方法,熟悉各脏器解剖结构及形态特点。其次,观看标本取材和制作过程,了解病理学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及病理科日常工作流程。最后,再以临床病例讨论的形式,分析尸体巨检和各脏器镜检形态学变化,找出患者所患疾病和死亡原因。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能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增强了他们思考、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习报告与实习课考核

3.1实习报告

实习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病理变化的形态学特点。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学生的疑点和难点来布置绘图作业及文字描述,帮助学生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教师对实习报告进行认真批改,针对实习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在下次实习课前进行讲评,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找出范例作业予以展示,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3.2实习课考核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习内容,作者所在科室采取对实习课内容单独考评的办法,其考评标准为,实习课成绩占病理课总成绩的20%,考评内容是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诊断。这样,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实习课,对待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探索,病理学实习课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作为年轻的带教教师,深刻体会到病理实习课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课前准备、课中实践以及课后巩固三个环节严格把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学会从学生层面去思考问题,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好地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临床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

[2]叶新青.浅谈临床病理研究生实习教学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0):72-73.

[3]何妙侠,郑建明,吴晓辉,等.上好病理实习课是病理教学的关键[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2):283-284.

[4]何妙侠,郑建明,刘伟强,等.病理尸检教学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4):107-109.

(编辑:赵伊昕)

猜你喜欢

实习教学病理学探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浅谈钳工实习的发展与提高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数控铣床实习教学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