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5-12-09周树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养生学治未病素问

杨 梅,周树云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应用探讨

杨 梅,周树云△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治未病”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始终贯穿在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预防与治疗之中,“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笔者采拮“治未病”古籍研究之成果与同道共同分享。

养生“治未病”思想;研究

“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后,“治未病”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思想价值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医学的最高目标,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草药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少生病、不生病,纵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中医治未病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并成为现代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未病”涵盖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面,强调人们应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1]。“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中医重视养生、预防疾病的思维。《黄帝内经》指出“上工治未病”,说明中医高度重视“治未病”,几千年来中医学应用“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养生防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2 养生的涵义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就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各种疾病,从而也就能够延年益寿[2]。

3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学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本神》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所以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发点。只有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养生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有序,实现理想的健康状态,达到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

3.1 调摄精神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所以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真正的健康不仅在于外在形体的健壮和肌肉的健美,而且在于五脏六腑的气血调畅,功能和谐,更在于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身的生命之根本,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养生不仅重视外在环境对人身体的影响,更强调加强通过自身的内在修养来防治,延年益寿。

赵红军认为“病从心中来”,亚健康人群大多都和人的不良心态有关。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各种纷繁事务的困扰、以及信仰的缺失等多种原因,人们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怒、喜、思、忧、悲、恐、惊”是7种正常的情志变化,属于生理性的反应,可是如果七情过激超出了身体的承受的能力,不能够很好地调适它们,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通过“养心”可以调摄人的心理,排除各种对健康不利的情绪干扰。既不要有大忧愁、大悲哀,也不要太过于高兴,以免乐极生悲。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诸葛亮虽然提出了“静以修身”,虽然其知道但是却做不到,最终忧思过度、心力交瘁而病逝于五丈原,遗恨千古。苏东坡的养生心法是“达观”,如果人们能够时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豁达、乐观的心境下,人体的五脏六腑就能够阴阳平衡,和谐运行,人体的自愈力就会增强,疾病也就无法乘虚而入[3]。

3.2 合理膳食 现代营养学认为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吸收利用,维持生命延续。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才能保持机体的健康,否则将引起一些疾病的发生。这个观点与中医饮食养生不谋而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的记载。因为饮食五味各有所通,合理的饮食结构能长养五脏,促进健康。饮食偏嗜则导致脏气偏盛、偏衰,因此节制饮食对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4]。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即: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2]。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五色养五脏”,即:红色食物养心,黄色食物养脾,绿色食物养肝,白色食物养肺,黑色食物养肾。通过食疗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3.3 适当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黄帝内经》虽未明言运动养生,但其中记载的散步、导引、按摩、吐纳、冥想等一类运动方法,应为运动养生的先导,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要求人们适当掌握形体锻炼的方法,同时应以“形劳而不倦”为准则,通过“广步于庭”、“导引按跷”等肢体运动、呼吸吐纳及自我按摩相结合的练形之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身体运动是强身保健的良法,传统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以及保健操等,皆为练形而设,通过这些养生健身法的运用,可达到强筋健骨,防病治病,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5]。研究表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度的运动可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被肌肉等组织的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而改善脂肪代谢和心肺功能,轻型患者可配合食疗,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6]。

3.4 保精节欲 “精”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内可化生气血,充养脏腑而源泉不竭;外可强健形体,驻颜黑发而青春常在。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入房过度则伤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由此可见“竭其精”、“散其真”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因素,故欲得长生需保精,保精则必节欲。

3.5 四时养生 一年之中,气候呈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性变化,在这一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界万物也呈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变化。所以,人类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使之充沛而有力卫于外;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于内。正如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致夏多急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故顺应四时养生者方能减少疾病发生,延年益寿。

4 小结

“治未病”始载于《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崇高境界,是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治未病”养生防病,预防衰老的方法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在机体偏离健康状态时,可调和阴阳,使之趋于协调平衡,对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指导作用,是对抗亚健康状态,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1]吉良晨.治未病—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J].环球中医药,2008,2(2):7-8.

[2]王琦.中医治未病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30.

[3]赵红军.一生淡泊养心机[J].中华养生保健,2011,2(2):25-26.

[4]乔蓉.《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及干预亚健康的养生策略探讨[J].河北中医,2011,33(2):280-281.

[5]李浩,周文泉.养生学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l8(4):254-256.

[6]姜华.浅谈中医养生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16(3):10-11.

杨梅(1968-),女,云南江城人,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通信作者:周树云,Tel:0871-65731161。

R277

B

1007-2349(2015)09-0089-02

2015-07-17)

猜你喜欢

养生学治未病素问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玲珑欢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