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2015-12-0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CT室江苏省徐州市22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7期
关键词:造影剂过敏医护人员

余 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CT室,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如何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余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CT室,江苏省徐州市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护理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分析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其中1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总人数的15.00%,轻度不良反应为10例,中度不良反应为4例,重度不良反应为1例。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观察和护理手段,能有效地降低碘造影剂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救护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也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技术也在逐渐进步,临床上应用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的人群也越来越多。CT增强扫描主要是在患者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碘造影剂,然后采用CT扫描进行区别未发生病变的部位[1]。由于采用静脉注射碘造影剂令许多患者不适应,因此令其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3.51±3.97)岁,CT增强扫描部位分别为:全腹部、胸部、颈部以及头部。

1.2方法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时,采取仰卧位,然后根据不同部分设定的注射模式和流速对其进行注射,根据患者体重决定造影剂的剂量,本院均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不需做过敏试验。

1.3不良反应的分类参照Ansell分类法,根据患者反应的轻重和需治疗的程度分为3大类。轻度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以及轻度荨麻疹为轻度不良反应;反复呕吐、全身荨麻疹样皮疹、面颊水肿、轻度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以及轻度血压下降为中度不良反应;血压骤降、重度喉头水肿、神智恍惚、休克、惊厥以及昏迷等为重度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1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总人数的15.00%,其中轻度不良反应为10例,中度不良反应为4例,重度不良反应为1例。

3讨论

本文通过对在我院进行CT扫描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为15例,占总人数的15.00%。目前医学上尚无理想的处理方案针对造影剂的过敏和副反应,造影剂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若抢救不及时会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手段是解决碘过敏反应的必须。笔者认为以下4点可以有效的预防造影剂带来的不良反应:(1)在对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告知造影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提前知会患者,以解除其紧张心理,最后和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关于碘造影剂知情同意告知书”,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2)对患者的病史和现病史要详细了解,患者群中如有过敏体质、药物过敏史、哮喘、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肺气肿以及肺结核等疾病,医护人员要谨慎地使用碘造影剂[3]。(3)如患者属于特异体质,在对患者进行注射碘造影剂时,要先做碘过敏试验,不过不能盲目遵从碘过敏试验的结果,因为有报道称1ml左右的试验量也会导致严重、致命的不良反应发生,也有过敏试验为阴性者在使用碘造影剂时出现严重反应以及死亡的案例。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4]。(4)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渗、低毒,同时具有良好的神经血管耐受性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如:碘普罗胺、碘克沙醇等。(5)为了防止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医护人员要嘱咐其在扫描当天保持空腹。并将造影剂保存在35~37℃的恒温箱中,以达到降低造影剂黏稠度和防止变态反应的发生[5]。(6)由于将大量造影剂注入到患者静脉当中,刺激了血管,因此容易造成碘造影剂渗漏。碘造影渗漏会刺激患者的皮下组织,对其软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会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或造成某些功能发生障碍。为了避免出现外渗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穿刺前要对其进行宣教工作以及对血管有无正确评价,积极消除患者对注射造影剂的顾虑,提前告知其注射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令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其在进行注射时因紧张而引起肢体移动,导致血管被刺破而发生外渗。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造影剂的注射速度、注射时间的把握、静脉管径和舒缩状态是否相符、穿刺点的压迫时间、针头固定等。注射时尽量选择较粗、弹性好的大血管,如: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等。对于老年患者应尽量选取前臂正中静脉。

在注射碘造影剂时发生外渗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做出解决措施,如: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现象,立即给予其50%的硫酸镁进行冷敷,为了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要叮嘱其将患肢抬高,并加强功能锻炼。患者如果出现水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要采用无菌的注射器将水疱内的液体抽取干净,再用酒精进行消毒,最后使用无菌纱布为其包扎,以防止感染现象发生。患者如果出现溃疡现象,护理人员要给予其生理盐水进行清洗,除去坏死的组织,再用棉签挤尽伤口的液体和空气,最后使用康复新进行湿敷。

除了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碘造影剂带来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选择正确的护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6]。笔者认为护理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在扫描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各种应急物品的准备,并拟定多个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许多患者因为担心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特别是儿童和高龄患者,要完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工作。(2)在注射碘造影剂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时将注射速度和剂量进行调整,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医护人员还应将扫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以达到提高患者的耐受性。(3)扫描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嘱咐患者留下观察30min左右,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注意迟发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好应付突发情况的准备。同时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帮助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观察和护理手段,能有效地降低碘造影剂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救护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也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伟华.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4):345.

[2]耿旭,刘海霞,孙静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90-1391.

[4]曹孝兰.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2):44-45.

[5]王珂.CT增强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16.

[6]Kaye DM,Stub D,Mak V,etal.Reducing iodinated contrast volume by manipulating injection pressure during coronary angiography〔J〕.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2014,83(5):741-745.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12-08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7-2386-02

猜你喜欢

造影剂过敏医护人员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过敏8问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人为什么会过敏?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