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斜肌断腱术治疗A型斜视的疗效分析

2015-12-09栾丽娟唐鹏钧刘其生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内旋斜视眼球

栾丽娟 唐鹏钧 刘其生 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上斜肌断腱术治疗A型斜视的疗效分析

栾丽娟唐鹏钧刘其生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摘要目的:探析上斜肌断键术治疗A型斜视的临床效果及对上斜肌功能和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例(26只眼)A型斜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眼上斜肌断腱术治疗,术后12例(92.3%)A征消失。26只眼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斜肌功能过强,术后上斜肌功能过强消失22只眼(84.6%)。术前26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旋,术后内旋消失24只眼(92.3%)。结论:上斜肌断键术是治疗A型斜视的有效手段,并能有效改善患者上斜肌功能过强及眼球内旋。

关键词上斜肌断键术A型斜视上斜肌功能

A型斜视是一种类型比较特殊的水平斜视,主要表现为水平斜视同时伴有垂直方向的非共同性。临床上将A型斜视分为两种,分别是A型外斜视和A型内斜视[1],其中A型外斜视患者在向下注视时,相比较向上注视而言,斜视度明显增加,而A型内斜视患者在向下注视时,相比较向上注视而言,斜视度明显减少,同时眼位随之发生变化,如同一个“A”字,并且第一眼位可能存在或者没有水平斜视[2]。由于A型斜视的发病率较低,当前国内尚无详细统计资料,无法确定A型斜视的发病人群。临床上在对A型斜视患者进行治疗时,上斜肌断键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上斜肌断键术对A型斜视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例(26只眼),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眼科常规检查和眼球运动检查结果确诊为A型斜视,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5~33岁,平均年龄(15.3±4.7)岁。所有患者双眼视力均>0.5,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周~1年,平均随访(0.5±0.4)年。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对所有A型斜视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眼位、视力、双眼运动情况以及屈光状态等多个方面,运用同视机对眼位的斜视角和双眼视觉进行全面检查,分别对上下转25°斜视角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V、A型斜视,并运用Titmus立体视觉机对患者的近立体视进行查看,同时通过三棱镜遮盖法对看近、看远的斜视角进行检查。并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行眼底照相,观测眼球旋转状态。

1.2.2手术治疗方法:对于13例A型斜视患者,临床上主要运用上斜肌断键术对其进行治疗,即将上直肌鼻侧结膜作为手术切口,把上斜肌反转腱钩出,将腱鞘沿肌腱方向切开约5mm,直接切断肌腱,同时根据水平斜视的情况加行水平肌肉手术。围手术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尤其是伤口有无感染、渗血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上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1.3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将术前术后同视机对上斜肌功能眼位的斜视角检查结果作为基本依据:(1)+1,垂直斜视度≤5°;(2)+2,垂直斜视度≤10°;(3)+3,垂直斜视度≤15°;(4)+4,垂直斜视度>15°。同时A、V征的判断标准为:(1)A征,水平斜视角差在上转25°和下转25°时≥10△;(2)V征,水平斜视角差在上转25°和下转25°时≥15△。

2结果

2.1A征矫正情况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眼上斜肌断术治疗,术后12例(92.3%)A征消失,其中10例(76.9%)上下方水平斜视度差 ≤6△,2例(15.4%)上下方斜视度差分别为-13△和-12△有形成V征的倾向,1例(7.7%)患者术后仍有A征。

2.2上斜肌功能过强矫正情况13例患者26只眼术前上斜肌功能亢进(+~+++),术后上斜肌功能过强消失22只眼(84.6%),3只眼(11.5%)术后仍过强(+),1只眼(3.8%)过强(++)。

2.3眼球旋转状态的改变术前26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旋,术后内旋消失24只眼(92.3%)。

3讨论

运用上斜肌腱减弱术对A征斜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中包括上斜肌腱鞘剥离术、断腱术、硅胶带延长术以及肌腱Z行延长术,其中上斜肌腱鞘剥离术虽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复发率高,硅胶带延长术经常会出现硅胶条外露和不良反应,肌腱Z行延长术术后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旋位情况,而上斜肌断腱术具有治疗效果好、稳定性高、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3],在临床上被得到广泛地推广和运用。但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明确有上斜肌功能过强及眼球内旋的A型斜视患者才可以行上斜肌断腱术。本文结果显示,13例A型斜视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的A征矫正情况和上斜肌功能状况较治疗前变化明显,眼球内旋状态也有明显改善。并且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复视、双眼视以及立体视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由此可见,上斜肌断键术是治疗A型斜视的有效手段,并能有效改善患者上斜肌功能过强及眼球内旋。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卫峰,韩慧芳,吴夕.上斜肌断键术和后部肌腱截除术对A型斜视的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4):73-74.

[2]Roizen A,Velez FG,Rosenbaum AL.Superior oblique anterior tenectomy〔J〕.J AAPOS,2008,12(1):54-57.

[3]韩惠芳,孙卫峰,韩爱军.两种上斜肌减弱术治疗A型斜视的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1):14-16.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11-17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7-2343-02

猜你喜欢

内旋斜视眼球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热爱跑步要当心过度足内旋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足弓的秘密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13例伴有垂直运动异常的知觉性外斜视临床观察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