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
2015-12-07曹康
曹康
摘 要:学习化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而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创新等能力,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生能力;结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作为一个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把化学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好化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学生通过观察化学实验中的各种实验现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初中课本上接触到的化学实验,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大多实验现象比较明显,便于观察。教师可以在每个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不断地考验学生观察的完整性,久而久之,在学生对化学知识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中国有句俗语:“耳闻不如亲见,见到不如做到。”化学实验尤其如此。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做,学生看。但我的切身体会是教师示范十次,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认真观察学生每一步操作,耐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因为每一个实验现象的产生,都可以变成一个问题,问题解决了,实验现象的印象也就深刻了,动手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
三、通过实验准备、操作、观察现象等过程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学习、掌握化学知识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是课堂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化学课堂上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在实验开始前的准备,我们可以通过药品及仪器类型的确定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很多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这样在药品的选择上就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疑问。到底用什么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最好呢?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药品的价格、性质、反应的难易、反应剧烈程度等方面对各个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是根据实验原理与操作原理决定的。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实验操作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铁丝上绕火柴?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铺一层水或细沙?请学生通过具体实验操作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能使学生分析能力得到增强。
四、通过学生实验时团队之间的协作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以后都会走上社会,而要适应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因为学生实验一般是两到三位学生一组,共同完成实验,这样就要求学生之间要团结合作。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方法。合理利用化学实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孙兆刚.化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六性”的培养[J].师范教育,199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