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2015-12-05张全明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北京102612
张全明(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北京 102612)
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张全明
(北京市芦城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北京102612)
摘 要:曲棍球运动在我国发展已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了,但历来在世界各大赛中成绩不尽人意,故有关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就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正是基于此,以下从专项速度、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方面,对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专项速度训练方法、力量素质训练方法、耐力素质训练方法、柔韧素质训练方法、灵敏素质训练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强化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这个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曲棍球运动已开展四十年了。在韩国教练员金昶伯到我国执教之前,我国曲棍球这项运动在国际各种大赛中所获得的成绩均不理想;而在这位韩国著名曲棍球教练员执教我国女子曲棍球队后四个月,我国女曲就获得了第一张奥运会入场券;并在其后的这位教练的严格管理和强化训练下,我国女曲在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国女曲之所以能获得如此的成功,与这位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高度重视是具有极大的关系。一直以来,那些国外顶尖曲棍球队伍,诸如韩国、荷兰、美国等,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都极为重视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训练,这使得他们在比赛中能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体能,便于他们整体配合战术的运用,为他们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众所周知,曲棍球这项竞技项目,不仅需要运动员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还需要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能,是一项体能和技能相结合的体育运动。实践表明,在那些极为竞争极为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具有充沛的体能,不仅可使他们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且还可充分发挥全队技战术水平。所以,加强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是保证球队创造优异成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正是基于此,以下在对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强化曲棍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这个课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关于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点的分析
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主要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要素构成,各自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1专项速度
速度在曲棍球运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曲棍球运动的核心,不管是创造战机、还是要发动进攻,都离不开它。有关突然性、应变性及节奏性是这项运动速度所具有的专项特点:比赛过程中所需要的速度主要有这些:(1)位移速度;在比赛过程中,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不管是否有持球,在不同距离、多个方向冲刺和位移过程中,都离不开位移速度。在球场上运动员要把最为有利的位置占领住,以便在局部场合出现以多防少或以多攻少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要通过快速的积极移动来达到这种功放效果。不同于田径短跑,就曲棍球比赛而言,曲棍球比赛不仅具有长短不定位移距离的跑动特点,而且还具有较多次数、较大变化方向和速度的跑动特点。所有这些,都要求运动员具备快速的位移速度以及快速的移动能力。(2)动作速度;为达到让防守队员防不胜防的效果,作为进攻队员,其射门动作速度就一定要快、而且要较为隐蔽。有专家分析,在射门时,球一开始速度可达33米/秒,速度最快可达50米/秒;这对于曲棍球运动员来讲,不管是其腰腹、还是其上肢,其动作速度一定要足够快;此外,这种快速移动能力也需要曲棍球运动员的两只脚,其动作频率,也一定要足够快。(3)反应和启动速度;面对赛场的瞬息万变,运动员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改变而进行快速反应及快速启动。在曲棍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做出快速反应及快速启动,主要是建立在自身的视觉判断之上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启动、急停的次数极多而且相互转换极快。其启动速度平均为5米/秒。因此,对于曲棍球运动员来讲,一定要具备极为良好的启动速度和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1.2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直接影响到曲棍球运动员的体能建设,是曲棍球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专项对抗能力、快速的专项速度及掌握和完善娴熟的专项技战术的必备条件。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曲棍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有以下这些:(1)射门力量;进行曲棍球射门,这是完成于对手的防守之下的;对于射门动作来讲,其动作幅度时大时小,变化大,发力快,而且其力量十足。因此,在进行射门时,发力要突然,速度要足够快,而且其发射角度要刁钻,让人意料不到,这就需要曲棍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极为良好的上肢挥臂和腰腹爆发力,而且还必须同时具备手腕、前臂及下肢的控制力和爆发力。(2)对抗力量:在曲棍球这项竞技运动中,对抗力量是其一大构成要素,哪个球队具备强悍的对抗力量,这个球队就有机会占据主动,有机会先占据有利位置,有机会优先拿到球权,有机会最先完成射门而得分,从而有机会把这场比赛胜利优先拿下来。(3)传球力量;曲棍球这项竞技运动,很多技术动作是在运动员弯腰保持较低的重心,这种情况下完成的,因而在腰腹肌力量这个方面,对运动员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不管是要完成传接球动作还是要把对手的球封堵掉,运动员可以多种形式来加以完成:既可在跑动中来传接球,也可在原地来传接球;根据对手球的实际情况,有时需向上、向前来封堵,有时需向侧来封堵。因此,在实际比赛进程中,要求运动员能够结合比赛的具体情况,以良好、快速的传球力量来掌控比赛节奏。
1.3耐力素质
曲棍球这项竞技体育项目,其运动强度极大,且具有较长的运动持续时间,其常规比赛时间达70 min,若需加时赛,比赛时间还要继续进行延长。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每个运动员所活动的距离,平均可达7000 m左右,最多的活动距离可达10000 m,对于10~25 m、55~65 m这样的距离,全场快速冲刺大概需55次左右。作为一名曲棍球运动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耐力和速度,才能具有强悍的抗疲劳能力,才有可能在快速的比赛节奏中完成多次的防守技术和进攻技术,才能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中进行激烈对抗。因此,具有良好的有氧耐力水平,对于一名曲棍球运动员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可让运动员体内的能源物质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促使机体的各种能力,诸如输氧、摄氧及用氧等,都可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可让运动员把自身体内如酸性氧债较快清除掉,这对于延缓运动员疲劳的到来及加速机体恢复,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柔韧素质
在曲棍球比赛中,运动员各关节的活动幅度都相当大,尤其是上肢肩关节、腰和下肢。为避免受伤、且能顺利完成这些大幅度动作,这就需要曲棍球运动员在其身体的某些韧带和关节上,能够具备良好的专项柔韧性。
1.5灵敏素质
曲棍球比赛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要基于比赛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快速反应,例如,什么时候需要转身、什么时候需要躲闪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曲棍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灵敏素质。
2 关于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分析
2.1专项速度训练方法
这项训练需与其他手段结合训练,如速度力量需与完善技术动作训练相结合、专项速度需与专项技能训练相结合。进行速度训练,曲棍球运动员应立足于无氧功能能力的提高、及位移速度、启动速度的强化等方面来训练。(1)通过掌声、抛球等视听信号来促使启动速度和反应速度的提高;以多种姿势来练习起跑,如可通过背向站立、蹲踞式、侧身站立、坐地转身等姿势来进行起跑训练;在持续运动状态下,进行突然快速启动训练;以高抬腿、小步跑及侧身跑等状态下进行快速启动训练。(2)结合上下坡、顺逆风及小步跑和高抬腿跑来实施30 m、60 m、100 m的加速跑、全速跑及变速跑训练,以此帮助运动员把“速度障碍”进行成功突破,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位移速度。(3)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运动员保质保量完成所规定的技术动作,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动作速度。
2.2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1)绝对力量;要以较大的强度来实施绝对力量训练。其训练强度通常可保持在70%左右,最高可在95%。若训练强度大,则必然会减少训练次数;按常规,其重复次数在8次~10次为宜;但训练手段不同,通常其负荷次数也不同。在具体训练时,有关次数的重复及强度练习,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以强度为75%、重复次数为7次的反复练习;这种训练可对肌肉内协调起到有效改善。第二,在不断加大负荷强度时、相应减少重复次数的练习;这种训练在改善肌肉内协调时,还可有效增大肌肉面积。(2)相对力量;进行相对力量训练时,其动作一定要快,故多以有效促使肌肉内协调能力这种训练方法为主。这不仅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还可对运动员的体重起到有效的限制,从而有效达到提高运动员相对力量的良好效果。(3)速度力量;有关力量和速度,这是对运动员速度力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促使力量或速度的提高,均可有效促使速度力量的提高。实践表明,因发展速度要比发展力量来得慢,故基于力量的提高来促使速度力量的有效提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如“超等长练习”,就可先让肌肉离心收缩,接着立即实施向心收缩。有关蛙跳、跳深等,就是这里较为典型的练习方法;通过这类方法的训练,不仅可有效拉长肌肉的长度,而且提高肌肉拉长后的收缩速度。
2.3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1)有氧耐力;进行有氧耐力训练通常有:①3000 m、5000 m、8000 m以及10000 m等距离不同的越野跑或定时跑;②10 min定时跑;③100~200 m的间歇跑、三百米至四百米的间歇跑;④4000~6000 m的变速跑等。(2)无氧耐力;进行无氧耐力训练的方法通常有:①50 m~60 m的多次重复冲刺跑;②高强度的100~400 m反复跑;③原地快速跳绳;④快速折返跑训练。
2.4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进行柔韧素质的训练,其方法主要有主动性练习和被动性练习;在这两种柔韧性训练方法之中,同时又包括静力性训练和动力性训练。在提高关节灵活性上,主动性练习是基于与某关节有联系的肌肉的收缩来达到的,而被动性练习则是基于能力的作用来达到的。不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练习,它们都是通过增大动作幅度,也就是采用促使肌肉和韧带拉长这个原理来实施训练的。
2.5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多以视觉信号来促使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可让运动员进行类型多样的技术训练,让他们形成娴熟的技术动作,在训练时,不仅要有力量和速度,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素质。
3 结语
总之,要有效提高曲棍球运动水平,一定要让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专项体能;只有让运动员具备高度发展的专项体能水平,才能确保他们在激烈的比赛中充分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并有效执行整体战术配合,从而使球队获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鲍春雨,李宗浩,王卫星.我国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诊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1):18-21.
[2]陈志坚.我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体能特点及训练方法现状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5):241-242.
[3]龙凤雨.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6(4):27-28.
中图分类号:G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