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解学生的“学”,以学促“教”

2015-12-05李晨光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监生阅读教学教师

李晨光

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学生整个学习活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空间。在对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却发现只有23%的学生喜欢语文课。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大家会发现教师指名读书时,全班同学几乎都举手参与,个个跃跃欲试。但教师提问时,举手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而且只集中在几个人身上。说明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学生也会越来越厌烦语文学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

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才能有效地开展我们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情况的分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做好学情分析,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经过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学习实践能力水平进行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一、立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年龄特征不同,感受、理解能力就会不同。学生每长大一岁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时,教师如果将他们自始至终地认为都是同一水平的孩子,那么势必会影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或者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确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已知的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阅读教学时利用一些多媒体软件,鲜活的画面,动态地呈现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二年级的《坐井观天》一课,教师播放动画片《井底的小青蛙》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或者通过简单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用摸一摸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沿儿”指的是什么位置。这些简单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往往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逐步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与转变,这时需要设计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如:五年级下册的《窃读记》一文中有一句含义深刻的话“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是作者深厚情感的浓缩,经常是阅读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品味的关键句。结合五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理解“快乐”和“惧怕”的含义,并感受这种心理没有难度。但林海音在窃读时快乐与惧怕并存的这种独特感受是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的,而这种表达形式更是学生以往学习过的课文中没有出现的。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线条从文章中画出描写林海音窃读时感到“惧怕”的语句和描写林海音窃读时感到“快乐”的语句,一起交流作者是如何生动地写出了这种独特的“窃读”滋味的,紧接着抛出至关重要的问题:“林海音‘窃读究竟是惧怕呢?还是‘快乐呢?”引发学生从表达形式上体会“这是一种独特的快乐,来自窃读的快乐”,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突破认知上的难点。

同一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使用时的方式和尺度会有很大的差异。针对二年级的课文《纸船和风筝》和四年级的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两位教师在课堂上都采用了画简笔画的方式教学。同为简笔画,发挥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纸船和风筝》一课利用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黑板上用贴一贴小熊和松鼠居住位置的方式参与绘画,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学生采用标注或者补充等方式参与完成简笔画,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简笔画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是怎样按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学会游记的表达方法。

二、立足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实现知识迁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已有的经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已有的经验恰恰是教学得以展开的基础性资源,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有时能为学习新知提供认识的基础,有时也可能成为影响新知学习的障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充分利用这些学生资源,找到合适的迁移点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备课时教师结合课程标准、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通过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或者访谈等非正式的方式,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修改教学设计,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教师在学情分析时提到:“由于全班二分之一的学生平时积累多集中在课内,文章中那些被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它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凭借经验判断出哪些知识会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困惑,利用这些干扰因素,在“失衡”状态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晰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川流不息、华灯高照、焕然一新的理解就可以采用借助图片、补充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与已有知识的连接点顺利迁移。在第五自然段“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中“古老”与“年轻”本是一对反义词,同时用在描写“故宫”上,学生一般会产生质疑。还有文中的“她”指的是谁?为什么用女字旁的她?学生的已有经验促使他们产生一系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她”会让你想到谁?学生将生活中爱打扮的妈妈与故宫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一种正迁移。正是因为有了彩灯的装扮,才使得故宫如同化了妆的妈妈一样显得年轻、漂亮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唤醒,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有了真切的体验,就能发生真正的迁移。

三、立足学生的学习潜能,设计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潜在能力。如果激发得当,学生的潜能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确定性的内在需求。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可能,有待于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并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潜能,恰当激发,便能使课堂在碰撞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燃起勃勃的生机,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思想的启迪与能力的发展。教学的意义其实就在于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可见仅仅分析学生现在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出现的各种可能状态进行预设,为学生的发展可能性的实现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的可能性,才能促进学生真实地发展与提升。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分析。学生的需求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困惑、好奇、问题、兴趣,存在许多潜在能力。

如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教材中学生认知存在的困惑为学生创设争议的机会,学生就会在争议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教学《我看见了大海》这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河子最终看见大海了吗?学生有的认为河子没有看见大海,这只是善意的谎言;有的认为河子看见了大海,因为对于长大了的河子来说,去看海并不是什么难事,且结尾写明了有无数次,河子对着继父的遗像说“我看见了大海”。双方剑拔弩张,陷入了僵持阶段,产生了学习需求。教师启发提示学生思考继父带河子看海的初衷是什么?同学们最终达成了共识:河子看见了大海,因为继父的初衷就是让河子能在生活的海洋里遨游。无论是教河子文化还是培养河子做难度较大的家务活,继父都是在培养河子生活的能力,都是希望河子能在社会的海洋中生存。用“看海”这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让河子独立,他的“看海”初衷就是看生活的海,所以河子会对继父的遗像说“我看见了大海”。再如:《穷人》一课,教师在让学生汇报西蒙死去的场面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西蒙从稻草铺上垂下的那只手,“这只手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却是这样描写的,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认知交流说“作为母亲,她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无声的表达她生活的艰苦”,教师相机进行指导“作者写出了手的苍白、僵硬,甚至是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也通过这只手表达出来了,这就是细节描写”。这样新知识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又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转化的过程,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状态,分析其发展的可能,通过教学创设条件使学生在“走进”课堂后的状态与其“进入”课堂前的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阅读教学中品读文章,不仅要了解文字的表面含义,还要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意蕴,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提升。五年级《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背后所隐含的人物心理活动,恰恰可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往往能顺利地找到这些动作与神态的语句,但如何细细咀嚼出这些文字背后隐含的复杂心理活动呢?五年级的学生有这样的潜能,关键看教师如何激发。如,“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严监生能说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猜一猜。当两个侄子都没有猜对他的心思时:严监生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严监生心里在想什么?当奶妈仍然没有猜对严监生伸出的两根手指的意思时: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他心里在想什么。同学们通过品味“摇头、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闭着眼直摇头”和“伸着两个指头、那两根手指越发指得紧、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这些描写严监生神态动作的语句进一步揣摩他的心理,使得他“爱财胜过生命”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越发清晰。教师正是通过发现和扶植学生身上的“生长点”,品读人物言行去揣摩人物内心,这无疑是教师帮助学生钻研文本,理解文章内容的一条可行之径。

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学习实践能力水平做好分析,这样才能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态有充分的预设以及即时的敏感捕捉、判断。充分地了解学生,教师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恰当地回应反馈,确保教学的实效与高效。

猜你喜欢

监生阅读教学教师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不识“斋戒”闹笑话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