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阶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12-04王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阶梯式职业能力

王艳

摘要:从校企深度合作的角度提出“阶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基于校企合作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成从在校学生向高技能职业人才的转变,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阶梯式”人才模式;高技能职业人才;职业能力;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09-02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之一表现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而且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与企业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一方面许多现实因素影响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方面也面临许多困境。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种“阶梯式”的循序渐进模式。本文探究利用校企合作“阶梯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培育高技能职业人才,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校企合作“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形成方面,都需要遵循渐进式、阶梯式的过程。因此,在职业教育实践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认知规律,构建“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认知规律,实现循序渐进、阶梯式的前行过程,形成符合职业专业方向教育特点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要,通过实施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打破专业方向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将实践教学与相关内容的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采用阶梯式的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培养目标,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顺序,设置三个层次的训练项目,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训练考核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其中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的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综合技能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完成。

4.全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在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包括敬业合作意识、创业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专业课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融入学校精神和企业文化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核,培养学生对今后从事岗位工作的认同感等。

5.阶梯式技能培养要素。第一阶梯:开设《面包制作》、《混酥糕点制作》和《甜品制作》等课程,促进学生掌握面包、混酥类糕点、甜品制作技能,达到“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初级工水平。第二阶梯:开设《清酥类糕点制作》和《蛋糕制作与装饰》课程,并开发相应教学资源,加快学生掌握清酥类糕点、蛋糕等产品的制作技能。同时通过课程考核办法,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中级工水平。第三阶梯:开设《高级西点制作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能够进行高级西点制作的技能,具备“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高级工或技师甚至高级技师的专项技能水平。第四阶梯:开设City & Guilds国际咖啡师品牌课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发咖啡师品牌课程的教学资源与实训条件,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实现学生职业能力接轨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第五阶梯: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

二、校企合作“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创新“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不同阶梯的培养,使学生由职业资格初级工水平进展到职业资格中级工水平,进而具备职业资格高级工或技师甚至高级技师的专项技能水平。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强化“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之间的通力合作,从而获得来自政府及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在学校设立专业方向产品研发基地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也可以通过职教集团作为桥梁的方式让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期的技术培训合作关系等。

2.优化课程体系。按照“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结合专业方向职业资格证书的各项考证要求,通过“课证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将职业资格标准(初、中级)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证一体化”试点专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涵盖职业资格标准(初、中级)的所有内容,把考证的一次性考核转化为阶段性考核,实现专业教学的三个“有机融合”,即專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实现专业建设的“课证一体化”。建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外信息交流平台及仿真模拟教学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高技能实训课程,在学生掌握中级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高技能实践,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阶梯式上升课程体系。

3.创新教学模式。重点实施“职前实训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即在第三阶梯高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职前学生实训与职后社会培训合班进行,既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与在职人员营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氛围,改善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风,切身感知企业对从业人员在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用在职培训人员具备的劳动观念、责任感、创新精神、安全意识影响在校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规范。

4.改革评价模式。适应“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以课业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创新考核机构运作、考核标准与办法制订、考核结果执行与反馈等措施,推行以学生作品呈现为主,结合学生实训态度和操作规范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三、紧扣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适应企业和行业岗位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将课堂实践教学与企业加工生产实际进行对接,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增设与食品专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促进学生可持续及个性化发展。改革实践教学的考试、考核方法,以生产岗位的需要作为考试、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进行岗前训练,以适应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做好课程体系延续与衔接。通过创新“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提高学生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锋,吴明晖.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8):63-65.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2):77-80.

[3]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4]姬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9):105.

[5]王启龙,徐涵.職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4-38.

[6]胡昌建.基于职业能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87-189.

[7]贺丰年.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24-26.

[8]张汉波,夏妍.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化博弈分析.科技和产业,2014,(4):91-96.

[9]杨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0]龙德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3-22.

[11]张振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5-11.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阶梯式职业能力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