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传统武术的修心方式①

2015-12-04赵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身心载体

赵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试论传统武术的修心方式①

赵严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传统武术作为武术整体文化氛围的中坚力量,其文化特性中饱含对人之身心的修养作用。该文以修心视角的传统武术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统武术的内涵界定后,展开对传统武术修心方式方法与致用于实际之道理的思考,认为传统武术存在精修和勤行两种修心方式,并对这两种修心方式背后的原理进行解读。

关键词:传统武术修心视角修心方式

修心视角的传统武术,是以理性思维主导下,循规蹈矩的行为准则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行为态度,作为身心入静的整体方式。所以,传统武术的整体修心理念,即是对人之身心修养而为之的合道理念。

该文所提炼出的精修和勤行,是两种不同层面的修心过程之总称。精修,即精细的修为。精修是武术于传统悟道思维的引导下,运作文化载体的行为过程。勤行,则是在精修的修心方式下,以武术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韧性格驱使下,衍生出的武术人之内在的精神特质。

在道之分化下的传统文化载体中,蕴含着因道之动用而映照出的文化载体之义理。通过对武术修心之道的分析和探讨,这里,将传统武术修心的行为方式定性为“强制引导”与“自然引导”。

当然,两种修心的行为方式并不能与身体之外向训练一样,进行阶梯式的划分和阶段性的训练。两种修心的行为方式在修心的运作过程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融合在一起的。

1 修心的实质

1.1精修之修

传统武术的训练过程,包括对桩法、拳法、步法、身法,等等方面的细致训练。人们于传统文化修身养性而悟道的致用,大多又是以“养德”之目的而运作的。当然,无论是外在的技击训练,或是内在的德性训练,传统武术精修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使人之身心由躁动而获得安静的体验和感悟,即入静。

可以说,精修的过程对人之身心体验、价值、意识等具有深远影响,乃至影响人之传统思维中固有的观念。那么,精修的过程必然含有强制的成分,当然,强制的成分并非是加以性定的应然过程,而是对事物本质的实然引导。

从修心的视角看,武术精修的方式和方法,是对人之思维意识下的固有、固执、妄念的消除,即入静而使人之意念专一的过程。

当然,以“精修”为主体的武术之法,并非完全是对精细的行为做出刻意的引导和追求。此处之“精”的含义,是至纯或至善的观念引导,即“致良知”的静心之法。正如佛家打坐、入定的方法,以令心神专一,不散不乱的精神作用,或心神凝然不动的状态,即入定。而佛家的禅定方法,从来都不是井井有序的展开的,无论是顿悟、渐修,都是以坐禅之静虑、冥思以排除杂念过程,排除心中杂念。佛家所说的善念,也可以理解是以行为而致良知的过程,而后的排除杂念的过程,则是对身心之认知的杂念排除,即精修之修。

1.2勤行之修

勤行,也是为了追求入静的体验。故,勤行的实质,是为平稳、安静之心而存在的长久修为过程。与精修不同,勤行表现出的行为,是对自我身心的意向性作为。而勤行过程的作为结果,是在无意识的逐渐淡化自我身心中的躁动之性。所以,武术中的勤行之修,是一种坚持不懈的修为,此种修为方式,偏向于对人们内心中精细之修的续航与坚持。

传统的武术拳师,大多以“言传身受”的方式进行教导,故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武术谚语,传统武师对于传授勤行之道的过程中,旨在督促,而不解或少教其要。这一教授武术的方式,本意就是对勤行以养德的尊重,是对个体而言的践行之修。也就是说,无论外向或内向训练,武者只有通过自我身心践行其中的方式,才能真正感悟拳理对自我身心的修养与影响。

可以肯定,勤行的意向性行为,与虔心的修为态度、坚韧的修为品质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勤行的修行过程中,多数武者并没有因不厌其烦的肢体训练和套路重复而丧失对武术之修的追求,反而从勤行的过程中,真实的体验到了对自我内心的静谧之体验。这也正是武术长存于世、文化之载的真正魅力。

2 修心的共法

2.1强制的引导

这里所说的“强制引导”,也是一种引导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强制性的方法,强制引导,只是一种以引导为目的的带有强制性质的方法,引导才是重点。作者如此理解,源于对传统文化修心的方式方法。传统文化的修心方式方法,都是以自然而然的引导作为主要方法的,人之心理、生理,都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变化,故对其思想的转变时间、意识的清晰程度,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状态。

假设传统文化背后的修心作用为一道虚掩着的“门”,当人观之而不作为时,是看不到“门”背后的所有内容的,“强制引导”的作用,仅仅是使其推开而迈入那一道“门”,进而改变了其自我意识中的文化形态,也许就能够产生了对这一载体的兴趣爱好。故,称之为“强制”引导。强制引导的过程,一定是至精而为之的主体引导思

维,即使称其方法以“强制”二字,但其强制的硬性手段,几乎也是不存在的。

武术所适用的精修方法,并非只是对武德素养的提升。既然是一种强制引导,在武德能够适用于人之身心的训练之前,要以带有强制的推动其“被迫”进入身心训练、修养、乃至技击术的关注。武术在精修的过程,其实然的理性作用,与其他文化载体入静的方式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在做任何训练时,不能忽视其所需要引导的强制理念,即排除个体构成复杂认知的外界干扰而入静的过程。

2.2自然的引导

精修是带有强制性质的对自我的引导,是对身心训练过程以至精纯的良知态度而运作的过程。勤行与精修,是两种不同方法和态度的训练,但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并行于修心以入静的过程中。有精修之行为态度,则必然是以勤行的作为方式展开训练的;而勤行的训练过程,也必然要以精修的行为态度作为前提。

其实,武术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拳术之勤行训练,自然含有意向性的自我体悟。在外人看来,武术训练的过程重在苦和久,对于习练者而言,精修而勤行的过程,是不可能给身心带来“心苦”的感受。

所以,对于前文所说的强制引导的精修,其实就是对人之身心入静的定性过程。既然入静能够使人之身心产生安静、平稳的体验与感悟。那么,在武术修行的过程中,也就根本感受不到武术训练之持久而带来的“心乏”感觉。

《菩萨戒经》云:“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佛家所言“于念念中”,自是入静以至明心见性的勤行过程。所以,武术勤行的道理,是从武术中,静思反省其意的过程。

3 结语

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武术的发展及未来道路,经历了无数前人的探索与整理。文化,本身就是对人类内心净化与升华的一种文明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修行修心的方法各有千秋,却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传统武术修心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武术内向的修心之作用,与作为修心之主体的人是分不开的。继续延续对传统武术修心的研究,是对文化真实作用的延续和见证,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下的人之身心修养的挖掘与阐释。

参考文献

[1] (晋)鸠摩罗什.大藏经·六祖坛经[M].夏华,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224.

[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2.

[3]王斯斯.“俭以养德”的精神实质[J].学理论,2013(7):77-78.

[4]曹希亮.中国养生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11.

[5]刘东.中华文明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52.

Study on the Manner of Cultivating one’s Mind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Zhao Yan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475001,China)

Abstract:As the backbone of the whole Wushu culture,Traditional Wushu contains full effect on human body and mind in which cultural identit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Wushu by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one’s mind,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and then,reflects on the manner of cultivating one’s mind and the practical truth of traditional Wushu.This paper deemes that the traditional Wushu holds two manner of cultivating one’s mind,which is refinement and diligency,and give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principles of the two manner.

Key Words:Traditional Wushu;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one’s Mind;The Manner of Cultivating one’s Mind.

作者简介:①赵严(1989—),男,汉,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a)-0209-02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身心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