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视阈下学龄期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2015-12-04刘文璐李璠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脑瘫康复训练

刘文璐 李璠(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融合教育视阈下学龄期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刘文璐李璠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其自身多方面的特点,特别适宜成为实践融合教育和医教结合理念的重要途径,为探索在普通学校中实施更为全面的医教结合探索道路。随着融合教育观念的推进,学龄期脑瘫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数量不断递增,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将其与运动康复训练相整合,将保障脑瘫儿童教育权和康复权的双重实现。该文从融合教育背景下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入手,旨在为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学龄期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教育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提出“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为普通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亦应接收所在地区各类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并为其提供适应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1]此后,融合教育开始成为残疾人教育的主流趋向,越来越多的轻中度障碍的特殊儿童从家庭或特殊教育学校走出,进入普通学校学习。面对教育对象的变化,普通学校教育体系必须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新教育群体的需求。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坚毅的品格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残疾人学校体育教育的研究从场所上看主要集中于特殊教育学校,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就读于普通学校的特殊儿童的体育教育研究甚少。本文以融合教育为出发点,对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出适合脑瘫以及其他肢体运动障碍儿童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

1 脑瘫儿童学校体育的特点

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特征为肢体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癫痫、语言障碍等并发症。[2]基于脑瘫儿童的特殊性,在对就读于普通学校的脑瘫儿童实施体育教育时应具备如下特征,才能满足其教育和康复的双重需求。

1.1兼顾娱乐性与康复性

在日常生活中,体育运动是一种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相较于普通儿童来说,脑瘫儿童的休闲娱乐方式种类贫乏,休闲活动层级较低,多以看电视、看书等静态观赏类休闲娱乐方式为主。学校体育教育可以培养脑瘫儿童对于运动的热爱以及某些运动技能的传递,这对丰富脑瘫儿童的课余生活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脑瘫儿童肢体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康复过程是极其漫长的,需要长时间大剂量的训练。将运动康复训练整合到日常的学校体育教育中,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体育教育兼顾娱乐性和康复性,不仅能够增加脑瘫儿童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更能提升运动康复效果。

1.2兼顾团体性与个体性

对比普通儿童,脑瘫儿童由于其肢体运动障碍,日常活动范围具有局限性,在社交能力发展方面常存在多种问题。学校体育教育主要以团体活动为主,脑瘫儿童参与其中能够与正常儿童在同一时段、同一空间中接受教育,不仅契合了“参与性”这一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更能够增进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互动,提升其社交能力,促进融合。

在体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若仅依循普通儿童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脑瘫儿童来说并不适用。为了保障脑瘫儿童在学校中可以接受到使其真正受益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是形式上的入学,从体育教育的角度来说,需要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整。更加之,脑瘫儿童群体内部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不同脑瘫儿童的个体之间,同一位脑瘫儿童在不同的能力发展方面也存着差异。因此,脑瘫儿童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应遵循团体性的特点,也应实施个别化的教育方针,针对其障碍特征制定能够满足其个体康复需求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2 融合教育的应用

面对脑瘫儿童同时存在的教育需求和运动康复需求,加之“医教结合”思想的不断发展及实践的不断推进,我国对脑瘫儿童的理论研究逐渐远离原有的“医教脱节”的状况。同时,在实践模式上也进行了诸多探索,不再仅以单一的医疗康复模式为主,更提出“学科教学与康复训练整合”、“康复训练与学科课程交替”、“学校和康复中心阶段性交替”、“目标导向性”[3]等多种实践模式。在上述模式的指导下,融合背景下脑瘫儿童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1运动康复训练与普通体育课程相结合

从教材上看,我国目前尚未统一颁布专门适用于脑瘫儿童的体育教材,教师在上课时无依据可循,而且由于脑瘫儿童与普通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完全照搬普通学生的体育教材也不适用。如何解决教学内容问题成为脑瘫儿童在校体育教育的首要议题。

目前,脑瘫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主要集中于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脑瘫儿童主要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在智力方面多为正常或接近正常。因此,他们在理解老师指令等方面不存在特别大的问题。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将脑瘫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与普通体育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在进行整合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脑瘫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脑瘫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康复需求。否则,教学计划和康复计划的制定就会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无法达到教育性和康复性的双重实现。此外,要将“医教结合”的理念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摒弃脑瘫儿童只能在专门的康复机构中接受康复的思想。

2. 2加强与医疗康复系统的合作,促进相关教师运动康复技能的提升

对特殊儿童来说,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最大程度的帮助个体发掘潜能、补偿缺陷,使个体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功能重组,是摆在众多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普通学校的管理者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并未向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康复服务,或将服务流于形式。这其中,教师相关康复专业技能的匮乏是最大的困扰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康复资源极其匮乏,面临着康复需求多,专业从业人员少的现状。从实施角度讲,让康复师进入校园专职为脑瘫学生提供相关的康复服务是极其困难的。学校管理者应有意识的加强与医疗康复系统的合作,有计划的对相关教师进行康复技能的培训,让康复师利用其专业特长承担制定康复计划的任务,让相关教师承担实施康复计划的任务,并发挥其教学设计的专业特长,将康复计划与普通教学计划相整合,在满足班级大多数同学体育学习的基础上兼顾脑瘫儿童的学习和康复需求。上述内容的实现需要教师具有基本的运动康复技能,否则,教师无法深入理解康复师的训练计划,与医疗康复系统的互动只能停留在表面阶段,整合更无从谈起。

2.3构建脑瘫儿童学校体育教育的支持系统

传统以医学模式为主的残疾人观念将残疾人的障碍视为其自身生理缺陷的产物。随着生态化及功能本位思潮的发展,学者不再将残疾仅仅归因于个体的内部原因,开始关注环境对残疾人日常功能实现的影响,提出障碍的产生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若能够对环境施以调整,残疾人功能受限的程度将大大降低。支持系统正是在此种观念转变中应运而生。2002年,美国智力障碍协会根据支持服务提供者的不同,将支持系统分为自然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两大类。[4]自然支持系统主要由特殊儿童的家人、朋友等非专业人士组成,提供免费持续的支持,但专业性不强。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教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组成,提供非免费的专业支持。

将脑瘫儿童的运动康复训练整合到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中去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专业人员的配备、专业器材的购买、专业场地的建设,特别是专业的诊断评估、专业计划的制定等方面。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学校各部门甚至社会相关力量的相互配合,仅凭单一体育学科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包括多方面力量的系统化的支持系统。在该支持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协调医院、家庭、社区的参与和支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家长的深入沟通不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脑瘫儿童的发展状况,为准确的制定教学计划打下基础,更能将课堂中的训练计划延伸至家庭环境,增强训练效果。此外,在支持系统中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也十分重要,这不仅包括物理环境的无障碍还包括心理环境的无障碍。学校除因应学生的需求配备必要的康复器材和进行必要的场地改造外,教师还应在课前做好班级其他同学的心理调适,营造一个接纳的课堂氛围。

3 结语

在融合教育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脑瘫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环境学习,他们全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若普通学校没有能力为其提供相关的康复训练,只依靠课后的时间,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当普通学校愿意将康复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与脑瘫儿童接触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与医疗康复体系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将医疗康复体系制定的康复计划与普通教学计划相整合,通过使用已具备的基本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将整合后的教学计划有效执行的话,脑瘫儿童才能真正享有融合教育的全部益处。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其自身多方面的特点,特别适宜成为实践融合教育和医教结合理念的重要途径,为探索在普通学校中实施更为全面的医教结合探索道路。

参考文献

[1]朴永鑫.特殊教育词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胡莹媛.脑性瘫痪定义的历史沿革[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5):5-6.

[3]王辉.国内脑瘫学生教育康复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10(4):18-22.

[4]李晓娟,王辉.脑瘫学生教育康复支持系统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4):31-35.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a)-0006-01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脑瘫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