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

2015-12-04梁伟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5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民公众监督

梁伟(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5)



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

梁伟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5)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增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基于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条例,在这些政策条例的推动下,全民健身活动得到了发展。但是政策和条例的出台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不同的背景下和条件下,应该对全民健身的相关制度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更加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全民健身的特点,在了解社会的需求的前提下,对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旨在完善我国的全民健身的相关制度,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全民健身制度创新约束和优化执行情况

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即全民健身同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并列,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实在各类政策和制度的推动引导下,全民健身才能得到发展,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发相关文件,如《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等。但是仅仅是制定政策和条例是不够的,还应该将这些落在实处,真正执行。只有将全民健身的相关政策贯彻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才能达到要求。本文就主要对全民健身制度的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1 全民健身政策的执行情况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国家或地方政府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规则及契约等法律法规,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社会等级结构,就叫做制度;非正式规则是在人们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而来的,生命力持久,是世代相传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伦理规范、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为保证上述规则顺利执行的相关制度安排,是制度安排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全民政策的执行需要法律、条例以及规定进行约束,而我国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就奠定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合法性的基础。从非正式制度来看,传统文化以及习俗约定都会影响全民健身政策的执行。体育行政以往可有可无的观念,导致全民健身政策在地方无法真正的落地,所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耦合关系,一起约束了全民健身政策的执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机制主要是保证全民健身政策的有效执行,尤其是全民健身政策的外部或内部规约由监督和评估机制共同构成,也是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对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的必要补充。

2 全民健身制度的优化和创新

2.1建立全民健身制度创新的平台

全民健身是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活动,因此,公众的参与能使体育行政部门执行的全民啊健身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国家制定以一些政策和制度,但是这些政策和制度都是根据全国的水平制定的,所以在地方执行时,可能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对公众体育的需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的了解社会对于体育的需求,并让公众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来,这样也能使制度的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除此之外,政策的执行也是面向大众的,也只有群众对制度的执行才最有发言权,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情况怎么样?通过广大群众才能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信息。因此,体育行政部门等要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就要通过公众参与,这样也为全民健身政策内容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制定全民健身相关制度时,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及时的发布相关信息,保留公众对相关政策制度制定的知情权,并与此同时做好宣传和动员的工作,现今媒体发达,信息渠道较多,相关部门可以选择报纸、电台、网站等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和宣传,这样就能及时的讲信息传递至公众。除此之外,还应该降低公众参与制度制定的成本。广大公众是很理性的,他们会在参与之前权衡付出与收获,时间、精力等这些支出成本会成为其是否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关于这点,相关部门在引导制度制定时也应该考虑周全,尊重公众的行为习惯和心理诉求,尽力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和成本,简化程序。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开展不同的方式,让广大社会公众参与进来,如:网络问卷、听证会、座谈会等,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应该有不同的方式进行,如提交书面材料、口头陈述意见等。

2.2执行组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在政策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这之间互动模式的建立,政策制度的执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这些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的参与使得政策的执行结构形成一种互惠合作的全新机制。首先制度的执行是应该以互惠为基础的,这样执行组织结构才会呈现出多元化。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全民健身制度的执行对政府的权威性太过注重,把政府当作全民健身执行的主体机构,担负起执行所有制度的责任。其实,这种模式应该做出改变和创新,应该重视其他的主体利益,真正实现互惠。第一,应该形成“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让政策执行组织制度的构建以及运行由管辖、管制向“服务”转化;第二,遵循“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采取运用制度化的方式,将体育行政部门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相应的权限以及职能则应体现在“管理、指导与服务”上,并由社会体育团体、第三部门甚至是市场来负责部分政策执行的权利。

然后,还应该将整合作为目标,这样才能形成制度工具的上下互动。全民健身制度的执行应该重视解决当前国家重大群众体育的综合性制度,执行方式要“自上而下”,制定总体战略目标,再将目标分解并一一执行。这样制度执行的公平性及统一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同时也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对于那些特殊性和专项性较强的制度,应该考量不同地方存在的差异性,服从公众的实际需求,是基层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发挥,以有效执行全民健身制度。

3 完善全民健身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3.1发挥执行监督的主体多元性

首先,应该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在我国,各级人大是公民权利的代表主体,来自公众力量,相较于官方力量,这个主体与相关行政部门的联系不是很大,且该主体的利益相关性较弱,因此充分发挥人大的执行监督作用是合理的。其次,应该成立专业的机构进行执行的监督。一般来说,公共制度具有复杂性,没有准也认识的帮助是难以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制度的,因此,在全民健身执行的情况的监督上,也应该成立专业的监督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专业人士监督往往能真正把握全民健身制度的执行情况。在综合性高校体育学院、体育院校等机构中应设置专业的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监督与评估机构,一来使高校体育专家学者的专业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二来还能打破地方政府的约束,从而更加合理、科学、公平、公正地监督和评估政策执行力度。

除了人大和专业的监督机构之外,还应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平台如电视、网络、报纸等都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在全民健身执行情况的监督中,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呼吁并鼓励社会舆论共同监督和评估全民健身计划等政策执行工作,因为这些评估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能够起到很好的督促体育行政部门的作用。比如说,2012年9月发生的“巢湖体育中心变菜地”的社会事件,对于这一新闻,全国的各大媒体如新浪网、新华网、凤凰网以及《中国青年报》等均纷纷给予了报道,披露并曝光了在执行健身制度中政府的不作为,一时之间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地关注。对于对制度执行有着最深切感受的公众,对这些新闻共鸣很大。所以,有发挥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

3.2构建制度执行评价体系

满足公众对体育的需求是制定全民健身制度的主要目的,例如强身健体、充实生活等,可以很好地解决人们体育活动不能够得到满足等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公众体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对全民健身政策是不是得到了落实,以及是否真正实现了目标的一个很好的反映。由此看来,应该从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满意程度着手,建立起全民健身政策执行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紧紧围绕“全民健身相关制度的执行是否正在满足广大民众对于体育的需求、广大民众是否满意全民健身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要怎么样做才能使社会民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满足”等等方面展开,一切以真正为广大民众做出贡献为原则。

4 结语

总而言之,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前进,人们对于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全民健身制度的建立是正确而重要的。但是,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全民健身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却由于各种因素而得不到很好地执行。该文从实际出发,对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旨在提高我国全民健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林鹏.关于全民健身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C]//第三届全民建设科学大会论文集,2014.

[2]朱云松.政府主导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综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88-90.

[3]梁胜男.论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创新——以乐山市全民建设活动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5)(5):10-11,114.

[4]续川.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6(5):5-8.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a)-0255-02

猜你喜欢

全民公众监督
全民·爱·阅读
公众号3月热榜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公众号5月热榜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