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田径队短跑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①

2015-12-04尹育民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田径队肌群踝关节

尹育民(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田径队短跑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①

尹育民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 要:该文通过对天津部分高校田径队短跑专项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着重对短跑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的情况以及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短跑专项的学生以及从事短跑训练的人员在训练过程中防止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对短跑训练过程中损伤的认识,达到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田径队短跑运动损伤高校学生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天津市部分高校田径队短跑专项学生98人,其中男生85人,女生13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与运动损伤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其分析整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与运动损伤相关的文献并制定出“短跑专项学生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田径队短跑专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98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97.9%。

1.2.3访谈法

通过走访短跑专项教练和短跑专项的同学去详细了解有关运动损伤的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用EXE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短跑中各项目运动损伤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短跑专项学生目前100 m专项的学生为49,男生为45,女生为4人;200 m专项的学生为28人,男生为23人,女生为5人;400 m专项的学生为21人,男生为17人,女生为4人。通过统计看出进入高校以前100 m专项学生发生损伤的人数为29人,损伤率为59.1%,200 m专项学生发生损伤的人数为15人,损伤率为53.5%,400 m专项学生的损伤人数为9人,损伤率为42.8%,很明显100 m项目的损伤率要略高于其他两个项目的损伤率,在同一个短跑项目中男生的损伤率要略高于女生的损伤率,在整个短跑项目中男生的损伤率同样高于女生。整体来看,在进入高校以前短跑专项学生的损伤率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由于短跑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短跑项目要求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有较强的爆发力和适应大强度刺激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进入高校以前面临升学压力,训练强度比较大、学生思想上也不重视运动损伤加上基层教练员对于运动训练缺乏科学性,比赛和训练时期安排不当,致使损伤发生率较高。

2.2短跑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

被调查的短跑专项学生在专项训练课中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一般准备期、专项准备期、专项训练期。专项训练又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不同的训练时期。通过统计看出,短跑专项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一般准备期发生损伤的虽然只有3.1%的学生,但也还是存在损伤的情况,在这个时期发生损伤主要是做活动时动作过猛、粗心大意思想上太不重视而导致损伤;专项准备期主要是进行针对本专项所进行的练习以避免在专项训练过程中受伤,这一时期发生损伤主要是在还没有完全活动开的情况下神经系统过于兴奋用力过猛导致,因此在专项准备期要注意适度活动不宜用力过猛。通过对比分析在总体损伤情况中都是负荷量递增期发生损伤所占比例较高,这一时期中发生损伤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我们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对负荷强度的增加予以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最大限度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3短跑训练中损伤发生的部位

通过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短跑训练过程中损伤发生部位占首位的都为踝关节,其次是股后肌群和膝关节,股前肌群、足部、腰部和小腿后部肌群也占一定的比例。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发生损伤的部位仍然集中于膝踝部以及股后肌群,但是发生损伤的人数较少,如果学生不认真上课,没有按照专项教练的指导进行训练,在这几个部位发生损伤是很正常的。踝关节损伤之所以最多,主要是因为在跑和跳的过程中,踝关节会承受大于自身体重数倍的负荷,人体中心不断交替移动,容易失去平衡,引起踝关节损伤;另一方面踝关节损伤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且难治愈的外伤疾病,因此一旦损伤恢复起来比费劲。对于短跑专项学生来说踝关节的损伤比较常见,在起跑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都比较容易使踝关节损伤,因为这两个阶段对于踝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力量要求很高,如果踝关节的这些素质较差就容易受伤。短跑中又一最为常见的损伤就是股后肌群拉伤了,短跑项目是以快速而获胜,要求运动员最大限度的利用身体的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距离,这就对其身体素质尤其下肢力量要求极高,要求下肢肌群有较强的爆发力,肌肉的爆发式发力是短跑项目的特点,因此一旦大腿后部肌群活动不充分就很容易拉伤,而且一旦拉伤情况就比较严重,甚至可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崖,大腿前群肌和小腿后群肌损伤的相对较少但是也不容忽视。膝关节和腰部以及足部的损伤在短跑项目中也时有发生,比赛和训练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节的灵活性、韧带的坚固性和肌肉的发力效果,特别是下肢的膝、踝多数情况下要负担相当于体重的好几倍的重量和冲力,尤其在短跑项目中更是如此,地面的反作用力也主要靠踝关节进行缓冲,如果这类关节力量差又过度疲劳,随时都会发生损伤。

2.4运动损伤的性质和恢复情况分析

通过统计对比可以发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和进入高校之后损伤的性质都是急性损伤占的比例较大,进入高校之后在学生发生损伤很少的情况下,仍然是急性损伤占的比例稍大一些,这是由于短跑训练的项目特点所决定的,短跑项目要求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有较强的爆发力,如果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上麻痹大意以及动作过猛的话,在短跑训练中是很容易发生损伤的,而且一旦损伤其性质多为急性。另外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恢复情况还是较好的,在进入高校之前恢复较慢和很慢的有25人,而在进入高校之后恢复较慢和很慢的只有5人,总体恢复情况比进入高校以前有较大提高,说明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恢复情况良好,这与学生受伤后专项老师的及时诊断治疗以及制定有效的恢复措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5短跑训练中损伤发生的原因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损伤的原因已经不存在除学生自身因素以外的损伤原因,如:场地器材因素、训练不系统缺乏科学性等。这也正是学生为什么进入高校之后发生损伤较少的原因,在学习了专项理论课以后对运动损伤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思想上也开始重视运动损伤,加之训练课上教练的有效指导和对学生训练情况的及时了解使得学生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变的很小,但是还是有少数同学对于运动损伤不以为然,运动训练课上依然我行我素,最后导致损伤的发生,也有部分同学是由于做动作时过度兴奋、动作粗野而造成,还有极少数的同学是因为带伤训练而造成的再次损伤,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有5例,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的有4例,过度兴奋、动作粗野的为2例,带伤训练的有2例,损伤的原因集中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通过对比可看出高校对于运动损伤的重视要高于基层学校,损伤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主要是高校的教练在于运动训练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要远高于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很多教练都是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所以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运动损伤的发生较少。另外,准备活动不充分和思想上麻痹而导致的损伤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较高,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所发生的损伤主要是由于部分同学对于准备活动的不重视以及思想上的麻痹而造成的损伤,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让每个同学在训练中都能认真对待,不再麻痹大意,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的发生,做到接近零损伤。

3 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1)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总体损伤率较高,而在进入高校之后学生的总体损伤率很低,学生发生损伤的主要部位是踝、膝、股后肌群、腰部及足部,发生损伤的时期多为专项训练课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递增期。

(2)学生进入高校之前损伤的性质多为急性损伤,损伤恢复情况一般,而在进入高校之后发生急性损伤的较少,损伤恢复情况良好。

(3)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上麻痹大意以及身体疲劳等因素造成。

3.2建议

(1)提高基层教练员执教能力。调查中发现在进入高校之前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损伤是由于训练不系统,缺乏科学性而造成的,因此应该加强基层教练员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调查中发现高校短跑学生的损伤主要是思想上麻痹大意造成,因此应该进一步端正学生专项训练课的态度,提高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的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准备活动充分、及时消除疲劳,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雪凡.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体育科技,2007(3):39-42,53.

[2]解勇.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73-75.

[3]章济时.短跑、跨栏运动员肌肉伸展性练习与肌肉损伤[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2):63-64.

作者简介:①尹育民(1979-),男,讲师,体育硕士,主要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方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a)-0018-02

猜你喜欢

田径队肌群踝关节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2021年最后悔的事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2021年最后悔的事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