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度颅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患者早期认知训练的疗效
2015-12-02杜战锋
杜战锋
轻中度颅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患者早期认知训练的疗效
杜战锋
颅脑损伤;认知障碍;认知训练
颅脑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甚至引发神经功能障碍。早期的认知训练是改善患者认知障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研究主要从颅脑损伤患者知觉、视觉和意志、思维等方面加强训练,观察功能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轻中度颅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①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6~59岁,平均(58.0±5.5)岁;小学以下水平9例,中小学13例,高中及以上18例;25~40岁10例,41~50岁18例,≥51岁12例;损伤Ⅰ级9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②康复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5.5±5.0)岁;小学以下水平10例,中小学12例,高中及以上18例;25~40岁12例,41~50岁20例,≥51岁8例;损伤Ⅰ级8例,Ⅱ级20例,Ⅲ级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评定为空间感知障碍,排除精神病患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神经营养、改善血液循环、脱水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执行康复:①空间感知训练,让患者思考几何立体图形的边、角的数量,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②视觉训练,让患者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然后反复训练,并组织远眺、集中等不同视角的训练;③知觉训练,主要是锻炼患者思维和心灵感觉,对事物的情感表达等。1次/d,连续治疗3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每一题记一分,总50分,以25分为界点。训练前后的评分进行对比,评分上升至≥25分表示康复训练显效。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治疗后的认知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康复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见表1。康复组显效36例(90.0%),对照组显效28例(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训练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2组训练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知觉 思维 视觉 总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1.0±5.5 33.1±4.2 22.0±2.5 36.8±4.0 26.4±4.3 34.5±3.0 28.5±3.5 37.8±4.0康复组 22.3±4.0 42.5±2.0 20.3±5.6 44.2±4.6 27.5±5.6 45.0±5.0 30.1±3.0 47.5±3.0 t值 0.11 5.63 0.21 6.01 2.00 5.87 1.10 6.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目前,关于认知功能康复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主要由于:对于认知功能康复的研究比较少,在临床上多采用肢体康复训练方法或类似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不明显[1];人们对高级功能的研究多存在心理学方面,对于现象的推测方面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直观的感觉判断等方面比较少,缺乏让人信服的证据[2,3];康复作为一门新起的学科,目前还缺乏专业的人才,在培养和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然而近年来,随着颅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人数的上升,专家们开始关注认知康复训练的研究。fMRI和PET的应用,使人类的思维活动时脑内的变化可清楚被观察,能提供可靠的依据。经过实践研究发现,思维活动中脑区的活动是成团的、大范围的,人的大脑兴奋区在不停转换。临床实践总结发现影响认知康复的主要因素有[4-6]:①受伤程度,患者颅脑损伤一般位于顶额叶,损伤面积越小,患者损伤程度越轻,认知功能障碍越低;②治疗时间,及时、早期的治疗,能明显控制认知障碍情况;③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效果越好;④年龄,年龄越小,身体免疫力越好,有助于康复;⑤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康复越快。对于脑高级功能而言,任何部位受损都有可能引起认知功能下降,临床上多发于右侧损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在损伤后,为了控制患者认知障碍的延伸,应该给予早期的康复训练,让患者多用脑、用心和用眼,只有不断的锻炼和训练,才能保证功能的正常水平,保持大脑正常功能[7,8]。
本研究中,给予患者常规的治疗,主要是从言语、记忆等认知障碍方面进行标准化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康复组患者的康复和训练情况,进一步进行大脑高级功能的刺激训练,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本研究进行的认知功能训练,主要是结合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认知障碍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认知神经心理学认为,针对障碍环节采取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从而达到修复、调正认知成分,纠正患者紊乱和破坏的认知成分。康复组给予思维、认知视觉、知觉等方面的训练,在整个执行训练的过程中,使记忆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实践结果表明,康复组在训练后,其认知障碍量表评分明显改善。针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通过实际操作能力的虚拟实现,是提升认知功能的关键部分和环节。针对不同的认知障碍程度,应该采取相对应的训练方法,例如,可以使用电脑游戏、数独游戏以及虚拟技术等,模拟实践环境,让患者在环境中锻炼,实际操作中增强患者大脑的思维能力和知觉等各方面的功能。所以,在康复训练中,临床还应该积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对患者的注意、记忆、学习以及操作等进行全面的认知障碍成本锻炼,从而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总之,大脑高级功能康复是未来一个重点的研究方向,因为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和科研技术的支持,并且,结合学者们的研究经验,人们发现大脑皮层功能分区、影响结构功能区以及影像结构功能区以及认知联想词汇等都已经建立丰富的数据库,为推动大脑高级功能康复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上述康复训练,康复组患者大脑高级功能,如思维、视觉、知觉等总体认知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提升,表明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针对性的认知功能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赵雅宁,景丽伟,张盼,等.以“感觉统合”为理念的认知训练联合身心调节对颅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
[2]王晓红,黄礼群,王琴,等.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ADL的影响 [J].重庆医学, 2010,39:933-934.
[3]蔡正华,黄志东,马宝君,等.额颞部颅脑损伤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执行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497-1499.
[4]张文超,孙昭胜,刘洪博,等.3种认知功能障碍评定量表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120例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988-989.
[5]王晓红,黄礼群,王琴.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ADL的影响 [J].重庆医学, 2010,39:933-934.
[6]张一,姚秋近,陈超,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筛查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 729-732.
[7]郑平,童武松.颅脑损伤后神经递质系统变化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99-202.
[8]冼庆林,成慧慧,肖永涛,等.盐酸多奈哌齐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外伤后记忆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 1152-1155.
[9]张善纲,范建中,王晓红,等.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康复需兼顾高技术理念与人性化理念 [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 109-112.
(本文编辑:王晶)
更正启事
鉴于作者要求,本刊2015年第10卷第5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致命性脑出血1例报告》一文中,作者更换为如下:洪春永,卢武生,韩玉惠,蔡秋菊(通讯作者:卢武生),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神经内科(福建漳州363000)。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编辑部
2015年11月10日
R741;R741.05
A DOI 10.3870/sjsscj.2015.06.038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铜川727000
2015-04-10
杜战锋 mudan6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