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02蒲星宇
■ 蒲星宇
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加强了对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教师也很重视要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结合心理学理论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一、明确学习的意义,强化“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
近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在心理学领域,动机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其中“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指的是“与学习活动本身没有直接联系而与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个人未来的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它是一种深刻的、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不容易为情境中的偶然因素所动摇。”“间接远景性学习动机”的强化相对比较容易带来实际的效果,而部分教师却不够重视。
比如,当学生刚开始某个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前,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时带领学生展望,给学生阐述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举例说明它与学生的下一个阶段或者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什么直接关联,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学习,各个章节、板块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及学完本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后能做出什么具体成果(或者达到什么水平)。我们的教师不能只是自己清楚这些抽象的意义、流程,更要让学生也明白,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存疑惑。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心理的变化,鼓舞他们学习的信心,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念。
二、把握最近发展区,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维果斯基根据自己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正式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它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等外部因素能达到的水平与他现有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在对学科和学生有着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要尽量准确把握这两个水平,为学生提供与他们当前水平相应难度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以期达到学生可以达到的理想水平。
信息设备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促使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增长,但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仅以手机的使用为例,可以间接看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据调查,英国现有40~50万名10岁以下的儿童持有手机,日本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分别为19%、30%和81%,芬兰小学3至4年级、5至6年级和初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分别为60%、75%和90%。而在中国,使用手机的中小学生数量也不少。上海有30%的中小学生拥有手机,香港的初中生高达80%拥有手机,武汉市初中生和高中生手机拥有率分别约30%至40%和45%至55%,南宁市中小学生手机拥有率约为1/4左右。总之,从国外和国内来看,学生的手机拥有率很高,高年级学生手机拥有率明显要高于低年级,近年来还有迅速增长的趋势。
综上所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提升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难度把握上,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上调,至少要做到不重复使用几年前备课的教案,以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利用成就目标理论,激发学习兴趣
虽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实比预想的效果要低,因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源于人的本性,不易改变。以高中信息技术的程序设计单元为例,教师习惯在课堂上借游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但事实上,学生的兴趣是在游戏上,很难从游戏转化到程序设计的学习上。兴趣虽然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它仅仅是一个切入点,切入之后靠的就是责任感了。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妨将学生的责任感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并加以利用。心理学的成就目标理论指出,在目标定向的情况下,个体通常表现出积极的、适应的动机模式,他们寻求挑战,即便面对失败仍然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努力不懈。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是在学生分组之后使用任务驱动法。把任务分到组,组再把任务分到每个学生身上,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这个过程,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责任感,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积极意义。
四、根据学生的注意力规律,探索高效的课堂时间模型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强度与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注意力规律适当的优化课堂中的时间分配。心理学实验证实,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如图表1所示。
图表1 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表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每节课教师讲授部分的时间不宜太长,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重要教学环节时间应小于参考时间。同时,注意力从产生、分散到消退整个过程是变化的。在一节课45分钟里注意力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加强,直至顶峰,然后会有个疲劳的小幅下降过程,之后会再次兴奋小幅度加强,最后注意力持续分散,如图表2所示。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环节时应该要结合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合理分配宝贵的课堂45分钟时间。为此,笔者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设计了如下的课程时间模型(如图表3所示)。
图表3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时间分配模型图
教育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教学方法乃至教学风格都需要心理学理论支持和接受实践检验。同时,信息技术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探索和开发,身在一线的教师们要结合心理学理论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摸索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规律和适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