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2015-12-02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甘蓝型角果甘南

萧 琴

(甘南藏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合作7470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试验设在夏河县达麦乡马莲滩村,海拔高度2870m,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586mm左右,无霜期45天,土壤为黑褐土,前茬青稞,地力均匀,肥力高于一般地块,旱川地,秋季深翻春耙耱。基施农家肥2000kg/667m2, 磷酸二铵25kg/667m2。

1.2 供试材料

青杂4号、青杂7号、286、靖杂22号、Gy-5(甘蓝型春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甘南4号 (ck):白菜型春性常规种,当地主栽品种。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m2(3m×5m),12行区,行距0.25m,小区下籽量17g,播量750g/667m2。于4月15日人工开沟溜子条播,5月4~7日出苗,在3~5片真叶时间苗定苗,保苗6万株/667m2,小区留苗1350株左右。在油菜收获前3~5d,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

2 结果分析

2.1 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系生育期有一定差异,以靖杂22号和GY-2最长,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晚熟26天,对照品种甘南4号最短,为101天,其余品种生育期112~115天,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晚熟11-14天。

表1 参试品系 (种)物候期观察记载

2.2 主要性状比较

考种结果(表2)表明,株高128~147cm,青杂4号最高,为147cm,较对照甘南4号高19cm,最低的对照品种,为128cm;分枝高度41~71.3cm,青杂7号最高,为71.3cm,GY-2最低为41cm,其余品种在41.7~50cm之间;有效分枝数以靖杂22号最多,为5.9个,286最少,为4.3个,其余品种在5.3~5.7个之间;主花序角果数最多的是青杂4号和靖杂22号,为43.6个,对照最少,为33个,其余品种在37.6~41.3个之间;全株角果数以青杂4号最多,为149.3个,对照最少,为100个,其余品种在116.7~130.3个之间;角果粒数最多的是286,为28.3粒,对照最少,为19.7粒,其余品种在25~27粒之间;千粒重最高的是青杂4号,为3.65g,对照甘南4号最低,为3.01g,其余品种在3.02~3.57g之间;单株粒重最高的是青杂4号和286,为7.0g,最低的是对照品种,为5.5g,其余品种在5.8~6.0g之间。

2.3 产量差异比较

产量结果 (表3)表明:参试品系6个,折合产量103.7~192.5kg/667m2之间,3个参试品系较甘南4号 (以下简称CK)增产,增产幅度为6.5%~40.0%之间,两个参试品系较CK减产,减产幅度为13.6%—24.7%之间。其中青杂4号产量居首位,折合产量192.5kg/667m2,较CK增产40.0%;青杂7号产量居第2位,折合产量176.5kg/667m2,较CK增产28.1%;GY-5产量居第3位,折合产量146.7kg/667m2,较CK增产6.5%。对产量进行行方差分析,品种间F=28.33>F0.01=5.64,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用新复极差测验法 (LSR)分析,在5%水平和1%水平上青杂4号、青杂7号与286和靖杂22号差异显著。

表2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表现

表3 引种对比试验产量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青杂4号与青杂7号生育期短,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耐寒,经济形状优于当地主裁品种和其它参试品种,产量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与其它品种之间差异极显著。因此,青杂4号和青杂7号适宜在甘南州高海拔区推广。

猜你喜欢

甘蓝型角果甘南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