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效果研究

2015-12-02倪运东马学文陈思宏于永鑫杜国防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麦蚜虫吡蚜吡虫啉

倪运东,马学文,陈思宏,于永鑫,杜国防

(江苏省洪泽县植物保护站,洪泽 223100)

麦蚜是洪泽县小麦上常发的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蚜和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和麦穗的汁液,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苗期受害,叶片发黄,严重时生长停滞,分蘖减少,逐渐枯萎;孕穗期剑叶受害,影响正常抽穗;穗期危害后,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对产量影响较大[1]。因其繁殖快,危害重,给洪泽县小麦生产造成不小影响。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很多,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有吡虫啉、烯啶虫胺、吡蚜酮等等,为明确这些药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于2014年小麦生长期间,在洪泽县进行了吡蚜速灭威、吡虫啉、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六种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来年利用其大面积防治小麦蚜虫提供推广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0%吡虫啉WP(盐城某农化有限公司);25%吡蚜酮WP(江苏某电化有限公司);30%吡蚜速灭威WP(盐城某农化有限公司);70%烯啶噻嗪酮WG(江苏省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20%烯啶虫胺AS(连云港某化工有限公司)25%辛·氰EC(江苏盐城某农药有限公司)。

1.2 试验田概括

试验设在洪泽县植物保护站测报场试验田内,试验田为一年两熟制,前茬为水稻。试验田面积3 000m2。小麦于2013年 10月24日播种,品种为郑麦9023,每667m2播种28kg。基肥每667m2施45%复合肥50kg+尿素20kg;拔节孕穗肥每 667m2施 45%复合肥 20kg+尿素10kg。试验期间田间小麦长势较好。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 7个处理:(1)10%吡虫啉WP30g/667m2;(2)25%吡蚜酮WP20g/667m2;(3)30%吡蚜速灭威WP30g/667m2;(4)70%烯啶噻嗪酮WG20g/667m2;(5)20%烯啶虫胺AS24ml/667m2;(6)25%辛·氰EC50ml/667m2;(7)清水(CK)。每个处理重复 3次,共计2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00m2,小区顺序随机排列。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于2014年4月8日进行用药,此时小麦处于孕穗末期,试验用泰州某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按试验设计的药剂用量每667m2对水30kg手动均匀喷雾。

1.5 天气情况

试验进行当日天气晴朗,最高气温23.8℃,最低气温13.3℃,平均气温18.0℃。药后第3、4、9、10天分别降雨 8.6mm、13.8mm、2.6mm、1.1mm, 4个雨日共降雨26.1mm。试验期间最高日气温19.6℃,最低日气温13.3℃,日平均气温16.3℃。

1.6 调查方法

分别于药前、药后1天、3天、和10天各调查1次虫情。采取对角线取点的方法,每小区取5点,每点调查20株,共计100株。记载蚜虫数量,并计算相应的防治效果。

1.7 防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 (%)=(1-对照区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数/对照区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数)×100

各处理的防治效果经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ucans氏新复极差统计法比较试验药剂的防治效果[2]。

2 结果与分析

施药后1天调查,各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分别为:84.92%、86.36%、89.41%、78.46%、87.81%、81.10%,以30%吡蚜速灭威WP30g/667m2处理的效果最好。

施药后3天调查,各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分别为:84.61%、85.09%、93.60%、76.64%、91.09%、80.04%,除30%吡蚜速灭威WP 30g/667m2和20%烯啶虫胺AS 24ml/667m2两个处理的防效有上升外其余几个处理防效均有所下降。

施药后10天调查,各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效较药后3天均有下降,分别为77.89%、78.08%、88.17%、65.34%、84.06%、70.65%,各次调查虫量以及防效详见表1。

表1 防效调查表 (头/100株)

3 小结与讨论

小麦蚜虫的发生跟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天敌等均有密切相关,一般冬暖春早的年份麦蚜就有可能猖獗,品种抗性差,播种晚,施肥重的田块麦蚜发生就重,但麦蚜的天敌种类也很多,有瓢虫、草蛉、蚜茧蜂、蜘蛛等[3],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应在选种抗性较好品种、保护好天敌等农业与生物防治方法的基础上,在不同年份以及小麦不同生长时期根据蚜虫的发生情况,来选择化学药剂和剂量[4]。小麦穗期蚜虫的防治要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速效、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作物的污染和天敌的杀伤,从而有利于食品粮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3]。从此次试验药后1天、3天和7天调查的防效结果来看,30%吡蚜速灭威WP 30g/667m2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20%烯啶虫胺AS 24ml/667m2的处理,两者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能达到80%以上。10%吡虫啉WP 30g/667m2;25%吡蚜酮 WP 20g/667m2; 25%辛·氰 EC 50ml/667m23个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效也能达到70%以上,因此,在小麦蚜虫大发生年份可考虑选择上述药剂交替大面积推广使用[5]。

[1]丁锦华,等.农业昆虫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7

[2]盖钧镒,等.试验统计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05~106

[3]刁春友,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25

[4]邵振润,梁帝允.植物保护应用技术进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2005

[5]赵善欢,等.植物化学保护.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414~415

猜你喜欢

麦蚜虫吡蚜吡虫啉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查治小麦蚜虫防治要点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2009年平舆县麦蚜虫发生的原因分析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
深圳朗钛研发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和助剂晁
新型复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