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率波动视角下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2015-12-02杨秋菊

金融与经济 2015年8期
关键词:波动竞争力汇率

■杨秋菊,常 伟

中国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每年仍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农产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二要加强进口农产品规划指导、制定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经济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均推出了货币宽松政策,加之大宗产品价格下降,人民币汇率升值,如此这些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影响。本文拟从人民币汇率波动视角,并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切入,基于主要贸易伙伴、相关农产品贸易额与双边名义汇率之间建立面板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一、相关文献评述

基于汇率波动视角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综述。

首先,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看。2005年汇改前,高建良和袁振恒(2002)根据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渐进式调整模式,提出现阶段的选择应实行目标区汇率制。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检验,主要集中在运用广义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随机波动(SV)模型和非随机波动模型。如池启水和刘晓雪(2008)建立GARCH 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汇改至2008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集群性和较强的记忆性,而且前期的汇率波动对本期的影响呈衰减趋势。翟爱梅(2010)运用同样研究方法,结果同时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杠杆效应,不具备幅动汇率的特征。陈风华(2010)运用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拓展了GARCH 模型和SV 模型,基于拓展形式对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具有波动持续性、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特征。张欣和崔日明(2013)则运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实证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持续性、时变性、和非对称性。

其次,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看。(1)从价格和经济效益分析。黄先明等(2011)从价格角度分析产品竞争力,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大宗农产品价格产生泡沫的最主要原因,可见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金融属性十分明显。从而指出未来研究大宗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不仅要考虑传统的供求影响因素,还要在开放条件下重点研究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库存、期货、生物质能源等因素对大宗农产品价格影响分析。白宏(2003)将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归为四类:资源禀赋;进口国市场消费者需求;贸易壁垒;同业竞争。本文借鉴了作者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从提高农产品贸易经济效益的角度解释,中国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事实上,发达国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主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的,中国政府也应根据国情分别在出口补贴、金融服务、农业科技、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马述中和乜国婉,2006)。(2)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途径入手。吴言忠等(2005)围绕农产品的质量、价格、科技以及龙头企业竞争力,从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政府支持度和农产品的信誉度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高金田和王萍(2013)基于FAO2003-2010年统计的数据资料对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有日益下降的趋势,认为加快转型升级是有效措施。

最后,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1)短期看。由于中国国内市场价格的相对上涨会造成部分农产品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黄锦明(2010)利用Engle-Granger 两步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短期,只有进口贸易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2)长期来看。这种市场倒逼贸易结构改进的机制也是改善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机会,宋海英(2005)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J 曲线效应理论,得出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且与前两年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反向相关程度更大。陈龙江、黄祖辉(2007)通过构建农产品出口需求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运用浙江农产品出口月度数据,从汇率水平和汇率风险两个维度估计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最终的净效应为负,而且在过去的一年里,这种负效应呈不断加强的趋势。陈斌开和万晓利等(2010)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各产业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说明汇率升值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会导致食品出口价格降低。而李惊雷和刘钟钦(2008)、黄锦明(2010)指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长期期内的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一)基于贸易指数分析

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贸易竞争力指数,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

如表1 显示,(1)中国棕榈油世界占有率一直很低,接近于0.1%;大米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一直处在2%以上,2011年略有下降,为1.9%;2005~2008年中国大豆世界市场占有率在1%前后浮动,2009年以来出现了下降,至2011年占有率只有0.37%;中国精制糖的世界市场占用率从2005年的1.44%总体持续下降,2008~2009年跌入谷底,2010年略有上升为0.52%,2011年又降为0.36%;2005~2007年小麦市场占有率从0.2%上升为1.58%,之后又逐渐降低,2008年为0.07%,至2011年已降至0.04%。总体而言,几种农产品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都较低,大米的略高。(2)棕榈油和大豆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处在-1 左右;大米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2008年和2009年达到了顶峰,已非常接近0.5,之后又出现了下降趋势,至2011年为-0.3;精制糖的TC 指数从2005年的-0.162,一路下降到2008年的-0.74,2009、2010年略有上升,分别为-0.68和-0.6,2011年为-0.8;小麦在分析区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波动幅度较大,从2005年的-0.93 上升到2007年的0.085,又再次下降到2009年的-0.99,之后一直保持在-1 的水平。总体而言,2005~2011年中国对大豆和棕榈油的消费严重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竞争力很弱;从2009年至今,中国对小麦世界市场的依赖也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下降;2006年之后,中国精制糖消费也主要依靠进口,国际竞争力较弱;而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3)2005~2011年中国棕榈油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处在0.02 及以下;大米的RCA指数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大,2006年一度达到了0.18,2008~2011年分别为0.01、0.01、0.005和0.007;2005~2008年大豆的RCA 指数处在0.3 左右,2010~2011年已不足0.1;小麦的RCA 指数在2007年出现超过0.4 的瞬间增长后,一直很低,在0.05 以下;精制糖的RCA 指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0.396 下降到了2011年的0.09。一般而言,如果RCA 指数大于2.5,说明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介于1.25~2.5 之间,说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0.8~1.25 之间,说明具有中等出口竞争力;低于0.8 则说明竞争力较低。显而易见,中国的几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低。即使是大米,其RCA 指数也远远低于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

表1 2005~2011年中国相关农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二)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地位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情况:(1)生产要素。中国出口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水产品、蔬菜、水果为主;主要进口的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粮食占进口的较大比重。出口也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的深加工农产品比例很低。(2)需求条件。中国的主要粮棉油产品都存在贸易逆差,对国外市场有很大的依赖,这既不利于中国的粮食战略安全,也严重削弱了中国整体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中国出口的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不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着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交换的贸易条件逐渐恶化。(3)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总体来说,中国的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价值产品比例较低,进口产品以高技术、高质量为主。面对拥有发达科技、雄厚资金、完善制度的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国必须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向高质量、可持续、生态型农业发展。(4)政府。事实上,在激烈的全球竞争市场上,中国粮食产品的竞争力没有表现出恶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实行的扶持政策。

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弱的原因分析:第一,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在深加工、高质量产品上没有竞争优势;第二,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口补贴和进口关税壁垒;第三,非关税贸易壁垒,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绿色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强,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加强农民科学技术教育,打造中国农产品的绿色环保形象。

三、基于汇率波动视角的贸易竞争力实证

(一)模型设定

各国相关农产品的贸易额之间相互独立,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贸易市场形成个体固定的面板数据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定义为下式:

本文中y 代表不同农产品在不同市场间的进口和出口,i 代表不同农产品,X 包含中国与不同市场间的相对名义有效汇率NEERi和中国的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AGDPI,其中NEERi为解释变量AGDPI 设为控制变量。

(二)变量的选择及数据说明

(1)双边名义有效汇率(NEER)。各国名义有效汇率①实际有效汇率更能权衡贸易的竞争力,但由于所选国家的数据不可得,就用名义有效汇率来替代,虽然效果不明显,但依然能够反映汇率波动对贸易竞争力的趋势和正负影响。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以2010=100,2005~2013年月度数据。双边名义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整理,为外币兑换人民币的直接汇率比值。

(2)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AGDPI)。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以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00统计,占比具有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汇改以来,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比不到11%,可检验农产品进出口受中国农产品规模比例(AGDPI)的影响程度,数据来源于中宏数据库。

(3)农产品贸易额。选择指定农产品与贸易国(地区)的进口(IM)和出口(EX)两个变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数据单位为亿美元。考察的相关农产品包括HS分类中的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15 章)及谷物(10 章)、食用蔬菜、根或块茎(07 章)、棉花(52 章)、糖及糖食(17 章)以及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03 章);各国别(地区)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海关 月 度 库:http://db.cei.gov.cn/page/Default.aspx。其中,棉花的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印度,谷物的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糖及糖食的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和韩国,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的进口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尼,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和美国;棉花的出口国主要是美国,食用蔬菜、根或块茎主要出口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糖及糖食的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是韩国、中国香港及马来西亚,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出口国是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

(三)实证检验

相关农产品的进口情况:中国主要进口大宗农产品。这一部分将其分为棉花、谷物、糖及糖食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四章内容。如表2 所示,进口额、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一阶差分后平稳,双边名义有效汇率原阶平稳。所以变量是平稳的。可进行协整检验,具体如表3 所示,在Kao Residual 方法下,ADF 检验的P 值为0.025,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5%置信水平下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相关农产品的出口情况: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等。这一部分以食用蔬菜、根或块茎,糖及糖食,棉花为分析对象。如表4 所示,进口额、双边名义有效汇率一阶差分后平稳,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原阶平稳。所以变量是平稳的。可进行协整检验,具体如表5 所示,在Kao Residual 方法下,ADF 检验的P 值为0.037,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5%置信水平下可以进行回归分析。为检验控制变量的需要与否,回归分析中将含有控制变量和剔除控制变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列示。

表2 进口主要农产品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表3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表4 出口主要农产品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表5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从表6 可以看出,总体上中国相关农产品的对外贸易额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与双边名义有效汇率呈现负向相关,即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不利于相关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而且剔除控制变量后,模型拟合度更高、估计结果更显著。所以,回归结果主要分析双边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不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

表6 相关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系数统计

结果表明,主要农产品贸易额受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冲击的负向效应,并都能在1%水平下显著。表面看双边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对进口农产品抑制的作用更大,但由于本文贸易额的单位选取是实际数值,而且中国对这些农产品的进口额远远大于相应产品的出口额,所以不能简单从系数大小判断相关效应的大小。具体分析如下:(1)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向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出口的糖及糖食就减少0.0069 亿美元,约占2013年向这些贸易伙伴出口糖及糖食总额的0.38%;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花就减少0.02623 亿美元,约占2013年向美国出口棉花总额的0.926%;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向马来西亚、印尼出口的蔬菜、根茎就减少0.07202 亿美元,约占2013年向贸易伙伴出口蔬菜、根茎总额的0.725%;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向日美欧韩出口的水产品就减少0.0406 亿美元,约占2013年向这些贸易伙伴出口水产品总额的0.738%。(2)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从马来西亚和印尼进口的第三类产品就减少0.5313 亿美元,约占2013年从贸易伙伴进口第三类产品总额的0.83%;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进口的谷物就减少0.2323 亿美元,约占2013年从贸易伙伴进口谷物总额的0.614%;双边名义有效汇率正向波动1 个百分点,中国从美国和印度进口的棉花就减少0.5755 亿美元,约占2013年从贸易伙伴进口棉花总额的0.903%。

(四)对于结果的解释

将上述结果综合起来比较可以得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都有抑制作用,但对中国进口相关农产品的抑制作用略大于对中国向国外出口农产品的抑制作用。从而汇率升值有利中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对于实证的结论本文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释:(1)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从而表现为中国相关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降。(2)人民币升值,一方面由出口下降,而减少的出口量形成对中国进口量的竞争对手,对中国相关农产品进口产生阻碍。另一方面间接表现为中国人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将消费从食物向其他产品转移,造成中国相关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下降。(3)人民币升值与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并存,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需求萎缩,贸易保护走强,对中国相关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负向效应。但由于中国相关农产品对欧、美市场的出口相对很少,所以抑制作用也表现得并不强烈。(4)人民币升值与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并存,在进口贸易配额限制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政策,对进口农产品要求更加严格,但由于中国农产品对对国外市依赖很大,所以限制作用也表现较强烈。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以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为控制变量,估计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双边名义汇率升值与相关农产品贸易额呈负向关系,但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发展空间。充分提高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的国际竞争力,合理配置弱势产品占用的资源。中国是人口大国,在相当长时间上,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存在,保持蔬菜、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改革和产业转型期,要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和国际贸易环境,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国的劳动资源优势,并结合高新技术,实现劳动力优势和科学技术的对接,全面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第二,充分利用“绿箱”和“蓝箱”政策。一方面对贸易竞争力低的农产品谷物、糖类、植物油给予一定的政府补贴和保护,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好与贸易国的关系,减少并消除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通过加强外交为中国农产品拓展市场,把中国的农产品推销出去。

第三,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中国作为产品贸易大国,却在大宗产品国际市场上陷入了“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的怪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应支持企业到境外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并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同时利用农业大国优势,发挥农产品定价影响力。

[1]白宏.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陈龙江,黄祖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检验与政策含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7,(5):38~44.

[3]陈斌开,万晓莉,傅雄广.人民币汇率,出口品价格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基于产业层面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12):30~42.

[4]陈平,熊欣.进口国汇率波动影响中国出口的上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6):7~11.

[5]陈风华.基于金融波动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0.

[6]池启水,刘晓雪.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23):120~122.

[7]高建良,袁振恒.汇率波动模型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新趋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23,(3):57~60.

[8]Héricourt J,Poncet S.“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financial constraints,and trad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13):lht035.

[9]Khan,A.J.Azim,P.,&Syed,S.H.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Trade.(2014).

[10]McKenzie M D.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99,13(1):71~106.

猜你喜欢

波动竞争力汇率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11月汇市:波动率降低 缺乏方向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