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三自”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5-12-01李春忠
李春忠
今年我是从高二接班的,所带的班级是文科班。班级里的学生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性非常大,有的学生特别认真,有的只要求将来有个学校上就成,有的则没有任何目标只是因为家长要求“我”读书。那些没有目标或者目标较低的学生需要三天两头就要谈谈话,提醒提醒他们。怎样才能管理好这样一个班级呢?开学后我先以静观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班级里有部分学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得到同学、老师及家长的认可,渴望品尝成功后的喜悦。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决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记得魏书生说过“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了管理,我们班主任才能轻松一点。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够促使他们体察到自己的状态,对自己有所洞察,展现自我的能力,以便全面地、客观地了解自己;进而勇敢而真诚地面对自己,并愿与同学分享所经历的事情与内心的活动,以拓展同学的心理视野,在交流与分享中完成对于自己的角色、能力、价值观、抱负、理想清晰而明确的定位;最终达到逐步主动、自觉地协同发展个体的知、情、意、行,并尝试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实践自己,以求达到尽善尽美。
一、基于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的尝试
班级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既是受管理、受教育的客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因此,要增强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手段,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达到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激活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学生自己来对学校、班级的常规情况、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各种活动的开展等进行管理,组织并让他们进行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和反思,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主、自觉、自愿地作出思想、道德行为的选择,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完善和提高,从而使整体素质得以提升。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呢?
(一)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基础
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是否让学生全体参与自我管理,是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的关键所在。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核心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纽带,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如何建立呢?①采取学生自荐的方式,在民意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人选,再通过班主任谈话交换意见确定人选,最终经班级大会确定由班长、学委、团支书5人组成的常务班委会。②再由他们各自分头组建班委会、学委会、团支部。③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长牵头组织常务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
2.设置班级管理组织网络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副班长、各学科委员及组员,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为了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开学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了班委会、学委会、团支部、检查小组等班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吸收全体学生参加,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任务。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总之,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相应班干部负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检查小组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监督和评价。班主任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和指导者。
3.班干部的培训
班干部选拔出来以后,对班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①使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作用、地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②使班干部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做什么,懂得怎样管理班级,如何开展工作。③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在常务班委会的参与下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发展的总体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学生才有努力奋斗的方向,才能沿着已经确定的方向不断取得进步。④指导班干部根据班级发展的总目标和班级工作计划的要求,认真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并且要在工作方法上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例如:遇到班里有同学违反学校纪律应该如何处理、如何教育、如何帮助。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以及工作和学业之间的关系。总之,要培养班干部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同学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二)制定明确的目标——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动力
班集体整体目标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给班集体具体定位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接手高二(5)班后,首先分析了班集体的具体实际情况:人数:31人(男生10人,女生21人,团员14人,其中择校生7人,休学复读生1人,借读生1人,来源于示范班的学生仅有3人),其中有2名同学能力较强;学习情况:在两个文科班中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低于(4)班,男生的成绩尤其低,其中班级后6名全是男生;品德情况:学生思想社会习气严重,有名同学擅长请人吃喝;纪律:通过不断观察、分析,纪律涣散、行为习惯较差等。刚接班之初,为了形成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热情,笔者结合本班实际,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以“我们”为主题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加深了了解,统一了想法,明确了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班级奋斗目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具体分解为“以学习为中心,以纪律和卫生为基本点;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把自己发展为“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为了实现班级目标,指导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出学习的优势、劣势,经过认真思考,确定适度的“最近发展区”,订立个人挑战目标。endprint
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对每个同学都必能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学生对于目标的“追求”与“达到”必将会激发起学生巨大的热情和精神力量,进而实现自我教育与发展。
(三)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关键
心理学告诉我们,高中生正处于心智发育长大期。因此,他们薄弱的控制力,除了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外,还需我们加强制度建设,使之心智发育走上健康的良性轨道。如果说目标是动力,那么制度是进步的基础,那怎样建立科学的制度呢?
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星班集体评选办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主题班会、班报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且具体理解和执行这些条款的内容,在这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既符合学生情况又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班级制度。如《班级常规要求5条口诀》《班级日常行为量化考核细则》《班干部职责》等条例。将这些制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但事实上,班内总有一定量的学生在思想上表现不够积极,如何触动这部分人呢?配合“综合素质评价”“写情况说明书”,根据他们害怕写作的心理来促使他们自我控制不良行为,从某种角度讲,“写情况说明书”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一种心理健康活动。“写情况说明书”在执行过程中,学生正确建立起从自身寻找原因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最后,作为完善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实行班级日志制度。建立《班委工作手册》。在这里重点说说班级日志制度。班级日志制度是一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制度。具体操作是:每位主要班委有一本工作手册,负责记录本人负责的事务当天的情况,班长再根据《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对其进行汇总并填入汇总表。让每位学生清楚自己在每一天的行为表现,进一步加深对班级建设的理解,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好地规范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四)给学生留出“空白”——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途径
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而且应该灵活多样,给学生留出“空白”,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地完成班级工作,这是建立和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时,如何才能给学生留出“空白”地带?
1.规章制度让学生“定”
要给学生留有决策的“空白”,让学生参与决策。无疑,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管理的主动性。例如在制订班规和班级工作计划时,我在拿出大的框架草案后,交由班长进行思考、补充、完善,最后利用班会时间由班长进行宣讲并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最后形成班级全体同学的意志。
2.实施过程让学生“管”
要给学生留出管理的“空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由“老师要管我”转变为“我要管我”,有利于形成一种“无管而无不管”的人人皆自管的佳境。例如,学生会根据班规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班委根据班级工作计划的要求和班委职责开展班级工作和活动。开学后班长、学委分别根据班级情况,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了班委工作小结、班级学习情况总结与学习方法介绍等。
3.出现问题让学生“评价”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犯了错,班主任如果一味地指责学生,一次两次可能会听你,重复多次,效果就不明显了,甚至出现叛逆心理、对抗心理。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去明晰规则、分辨是非。例如让学生根据校纪班规的要求,对照自己的言行和同学的言行,自己得出正确与否的结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又避免了师生关系的对立。例如,在对待学生上课说闲话聊天的现象,可以让违纪的同学自己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诚心接受同学的帮助。这样,既可以教育自己,又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4.管理效果让学生“查”
班主任管理方式一方面要讲求科学,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从事教学多年,我探索出一条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方式——学生管理学生。为了让学生干部学会管理,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也应让学生自己检查,并及时反馈,这样做效率高,见效也快。如每天的卫生值日就由卫生班长负责检查,班委的履职情况就由检查小组负责评定(评定结果需经班主任认可后生效)。
5.管理总结让学生“做”
总结,是教育活动进行一个周期过程的终结环节。大到每学期的工作总结,小到每星期的小结,都要求学生做。班长在每天放学前要对班级一天的情况进行简短的小结(有事则长,无事则短),每周利用周一修身课的时间对前一周班级情况进行总结,每个月利用一次班会课总结前一个月的班级整体发展情况。因为总结的过程也是对工作一个重新、全面认识的过程,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其自主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再次做到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二、基于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必须授之以“渔”
在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前,必须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于是,我在全班宣讲“三自”班级管理模式前专门组织班干部进行培训,结合案例给他们讲解“班委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做好班委?”“班干部管理与老师管理有什么不同?”“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坚持原则与处理同学关系?”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利用班会、修身课、班干部会等有意识灌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思想。经过一个月的实践、磨合,在学生基本接受和认可的基础上,出台《班级学生管理手册》,以此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endprint
(二)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但作为班主任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因为他们还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辨别、控制能力,缺乏教师的实际指导,很可能会使班级建设无法进行下去,或导致班级建设偏离预定的方向。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就是要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学生切实提高到管理的主体上来;从具体的班级管理行为上看,要充分尊重和采纳学生的意见,热爱学生。最终,达到班主任的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保持协调一致。师生之间经常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以达成共识。在我们班上,充分发扬民主,所以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以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三)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不等于教师放手不管
班级管理放手让学生主动发展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而是通过“目标—考核—反馈—调节—提高”来控制全班的整体工作。
1.目标——明确学生行动的方向
在班级管理中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及个人努力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通过目标明确方向,规范指导日常行为。
2.考核——增强学生的竞争感和责任感
通过每天一提醒,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来实行学生对学生的考核评比,可以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每个学生就把自我管理看作是一种权利和责任,从而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3.反馈——获取信息的最佳来源
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能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管理的情况,并能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宏观地调控班级建设。
4.调节——保证自我管理顺利进行
调节是对学生自我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如班干部之间、班干部与学生之间、一般学生之间的问题的调节,这是保证学生自我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
5.提高——自我管理的升华
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学生对自我有了清醒的认识,能严格要求自己,寻找自我的主动发展,能促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习惯、品质、行为规范得以较好的发展,自律意识增强,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