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刻刀下的我们
2015-11-28卢倩怡
卢倩怡
统观全文——社会刻刀下的人们
观看《霸王别姬》,也就是目睹着一群在中国其中一项国粹的圈子里打滚的,“下九流”的,历经了三个甚至是四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一百六十四分二十五秒之后,一贯都感性的我,未曾滴落一滴泪,只是心头梗阻着,压抑着,对这些在混乱的时代中过着混沌生活的人们的怜惜,或是无奈,或是什么。只是三个小时的画面展现的似乎都只有两个字——妥协。
开篇,窑里的女人,小豆子的母亲,把小豆子当女孩子养了那么多年,是对窑里规矩的妥协;当男孩终究养不下去时,把小豆子送进戏班子,也是妥协;无可奈何地狠心切去自己孩子的第六个手指,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是对社会的妥协。小豆子终究“唱对”《思凡》,是倔强挣扎那么久之后,终究无力坚持,对生活的妥协,也是对师哥的妥协。段小楼娶菊仙小姐,多多少少又是妥协。程蝶衣为救小楼给日本人唱戏,亦是不无妥协的味道。段小楼在被批斗时的求饶以及禁不住打骂讲出蝶衣的不堪,甚至与妻子菊仙划清界限,是从头到尾最赤裸的妥协。
人物分析——小豆子幻化成“蝶”
说着妥协,最不愿意妥协的是蝶衣,最倔强的是蝶衣,而妥协这一步,让得最大的,似乎又是蝶衣。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看蝶衣的一生吧。嗯,我似乎更愿意叫他小豆子,噢不,唱虞姬之前的那个,才是小豆子。
我们可以看到的小豆子的人生,大概是从五六岁开始的吧,但大概也可以估计一下在窑里生长的他,俄狄浦斯期的小豆子,没有父亲,没有一个“三角关系”把小豆子和母亲的距离来开,小豆子对母亲的依恋是可以想见。当然,在窑里生长的他不被允许像个男孩一样的生长,同时,与母亲的关系对他在自我性别角色同化的过程必然有一定影响的。
我们看到小豆子的第一眼,该是戏班师傅拉下他的面巾的那一瞬间,我们第一次认识小豆子,是从他那倔强的眼神,不关乎年龄。而小豆子的第一次创伤,是母亲亲手切去自己的手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剥夺,这意味着完完整整的小豆子是不被接受的。然而更大的创伤,是这一份剥夺,来自母亲的手。原本作为唯一依赖的母亲,给了自己那么大的一份伤害,这一刻,年幼的小豆子惶然失措,跌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只留有母亲的一件披风。一如既往的倔强,让他在被众人取笑的时候,毅然烧掉这唯一的披风,也以此宣布他的心从此封锁。
走进戏班之后,给自己温暖的第一个人,是师哥小石头,为自己免受那么多苦而受罚的小石头。这一刻,他动容了,冰天雪地里,他年幼的,封锁了的心被融化。未能很好地过度俄狄浦斯期的他,也就是带着恋母情结的小豆子,在失去母亲之后,再次感到温暖,他把对母亲的情感移情于大师哥,像抱着母亲一般的在师哥的背上睡下。
倔强的小豆子,是认真的,正是因为认真,所以倔强,对什么,都不可以轻易妥协。“背错”《思凡》,是因为开口便是真,不是简单的背段子,不仅仅是唱戏,戏如人生,从来,都那么认真。因此,在我看来,日后的程蝶衣之所以温文尔雅,举止言谈宛若女性,正是他可谓是入戏太深,因为他对戏剧的认真,他对自己演绎的角色的认真,走入了戏中的女性角色,“不疯魔,不成活”,小楼说在这乱世中,倘若对人生也疯魔无法走下去,但是对于蝶衣来说,到底是对戏疯魔还是对生活疯魔,难道还有区别吗?他早已活到了戏曲当中。因此他的女性气质与他对师哥的情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正是因为对师哥的情感,对师哥的依赖,正如当时对母亲的热爱和依赖,就连最亲近信任的人,都宛若这个无情的社会般叫他选择屈服,叫他别再倔强,他只能选择屈服。就像当日,别无选择地按下手印,走进戏班,他亦用一句别无选择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结束了小豆子的挣扎,只留下女娇娥——虞姬,又或者说,程蝶衣。这里说的“结束”,亦即很多人看来的,这个时候小豆子已经死去,他的躯壳已经被虞姬、程蝶衣取代。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种融入戏剧中的态度,看作是在挣扎失败之后的逃避。他妥协了生活,却无法面对自己这样的妥协,无意识中索性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戏剧中的角色,顺理成章地让自己的意识接受了对师哥的情感。
人物分析——砌石成楼
初初看整部电影,感觉小石头的人物性格在开头和末尾反差很大,一直在寻找让他性格大变的转折点。然而细细一看才发觉,其实或许小石头从头到尾都没有在变,只是到了最后,在生命的面前,妥协于生活,暴露了人性中的最大不堪。
开篇,我们第一次看到小石头是那张孙悟空一般的脸蛋,捉回逃跑的小赖子,拿着板砖往脑门上一拍,救回了一个戏班;小豆子刚进戏班的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他两次帮小豆子,甚而第二次自己受罚也是不吭一声;成年之后,小楼在妓院为菊仙解围,甚而定下终身;当国民党在戏台子底下捣乱时帮蝶衣解围……我们看到一路以来这位大师哥的身上都环绕着英雄主义色彩,其实他打小就习惯了受到关注,习惯了揽责任上身,习惯了被依赖,这上面的一种英雄主义色彩似乎也说明了他的控制欲。然而,第一次看时似乎也忽略了,街头的那个猴子其实也有因为偷懒而导致后来被师傅惩罚;后来帮小豆子减轻训练的强度被师傅捉住也懂得油嘴滑舌;帮菊仙解围时,订亲也不过是一时想出来的办法;当然还有生命中两次因为生活放弃戏曲,他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坚定,并不是我们一开始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硬汉的形象,他像那个时代的很多平凡的男人一样,一样的藏着软弱,所以我们才会在最后,看到那个屈服于暴力威逼下的小楼,然而坚硬的石头最终砌成的终是一座危楼的转折是在他被审判时,拍不开那块砖头的一刻开始体现的吧。作为一个看客,最心痛的感慨在于,动荡的社会不给人温暖,不给人濡养,最终缺衣少料的,建出惴惴不安的人心。
反思——社会刻刀下的我们
影片以动荡的战争时代作为社会背景,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看到当时中国人民,包括民国时期的学生、共产党初期的劳动人民,那一份愚昧无知以及盲目从众。冲动偏激地对待事情,不假思索地被一点即燃的青春年少之火焰,包括对国家的传统艺术精髓,包括对日本人的片面、愚蠢的应对。当然,还有中国军权主义的蛮横霸道以及粗俗无礼。观看高雅艺术时的哄闹,不分青红皂白地殴打……
一开始,我在感叹,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摧残了人性、毁灭了温情、扼杀了思考,才导致了一幕又一幕愚昧无知的画面。然而反观现代的社会,中国政治局面相对平稳,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然而人们总体素质呢?那一点青春年少的火焰在不合理抵制日货、街头打砸事件上继续燃烧,军权主义不再猖狂却依旧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隐隐作动,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在房门后面,在桌子底下蔓延。
莫非这是周作人先生说的人民的劣根性吗?所谓的劣根是不是就是根植于我们的心底,像荣格先生所说的以一种民族潜意识的方式,当我们出生之时就注定我们一辈子都带着这劣质的根基?
随之又想,现如今的我们是否都太“清闲”,倘若有梦,就都付出努力去追寻,是不是就不会再有精力去轻易被愚昧传言鼓动,若能静下来稍作思想是不是就不会再去盲从?存在我们心底是所谓的“劣根”还是一股要去干点什么大事的力比多,倘若多走到门外,看清这个世界,倘若把力比多消耗在积极向上的奋斗上,是否就不再劣根?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多少成是正确的,只是总比愚昧盲从要更值得一试吧。无需再去过多怪罪社会,同一个社会下生长的人很多,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成了时代的悲剧,因为时代总是只是背景,利于我们理解剧情,做人物分析而已,从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