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霸王别姬”程蝶衣人物形象的美学分析

2021-07-13马艺明

牡丹 2021年6期
关键词:段小楼程蝶衣戏班子

电影《霸王别姬》围绕两位京剧名角儿半个世纪的悲欢故事,展现对人性的思考。电影主角程蝶衣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程蝶衣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是时代的缩影。本文主要对程蝶衣的人物形象进行美学解读,具体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人物身份认同和叔本华悲剧理论进行分析。

一、程蝶衣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一)童年形成的本我依赖

电影一开始就对小豆子(程蝶衣儿童时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小豆子的母亲无法养育这个男孩,只好送他去唱戏。天不遂人愿,他有六根手指。母亲一狠心切掉了他的第六根手指,也切断了小豆子的恋母情结。他如愿以偿进了戏班子,但童年对母亲情感依赖的缺失和班主的动辄打骂导致了他心理扭曲,小豆子的本我在这个时候发生变化,直到小癞子上吊自杀,小豆子的恐慌达到巅峰。

这时小石头(段小楼儿童时期)的帮助让小豆子的心灵有了亮光,小豆子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这种感情在本我突出的童年时期形成,一生都难摆脱。弗洛伊德定义本我为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是人类满足本能欲望的冲动。程蝶衣对段小楼的占有欲,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本我。他遵循享乐原则,年幼时和段小楼在一起给了自己足够的安全感,成年后的他也认为理应如此。

(二)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调节

程蝶衣成年后,凭借好嗓子成了饰演虞姬的不二人选。从他对待袁四爷的态度可以看出,经历了社会的打磨,程蝶衣的性子圆滑了很多。自我是经过后天学习和社会打磨的现实的我。在电影中,如果程蝶衣不按照既定规则生活,他不可能成为名角儿。

程蝶衣的自我产生于师兄的暴力惩罚,并不健康。因程蝶衣不愿屈服,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惹恼班主,师兄为了争取机会,用烟斗捣烂他的嘴巴,程蝶衣的自我开始显现。他放弃对性别的执着,让自己成为虞姬。成名后,袁四爷来捧场,程蝶衣的自我占据上风,不愿与袁四爷虚与委蛇,可又不得不给这位戏霸面子。电影中后期,为了拯救师兄,程蝶衣去给日本人唱堂会。他愿意放弃对超我的追求,接受现实,在时代的洪流里,让命如草芥的自己和师兄活下去。但是,程蝶衣的自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含混不清的。

(三)戏曲中表现出来的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理想化的目标。《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一直在追求超我,想活在戏里。程蝶衣喜欢的一个是段小楼,一个是戏曲。只有在戏曲中,程蝶衣才能实现超我。他就是虞姬,而师兄是与自己同生共死的霸王。可他是真虞姬,师兄却是假霸王。程蝶衣对段小楼的失望,在他娶了菊仙以后达到了峰值。他只有把自己想象成虞姬,才能满足自己对师兄和戏曲两者追求的完美统一。

《霸王别姬》这出戏并不美好,虞姬最终自刎乌江,在演练了无数次后,程蝶衣也让自己死在了戏台上。程蝶衣的死亡是本我与超我调节失败的结果。本我追求师兄的关心,超我则追求极端的人戏合一,这是两者的矛盾点,也是程蝶衣自我无法完成的调和。在本我、自我与超我失调之下,他只能选择死亡以让自己成为自己。

二、程蝶衣的身份认同

(一)自我认同的失败

程蝶衣的自我认同是从母亲砍掉手指发生变化的。母亲带着他来到戏班子,他眼神清澈,可见他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母亲砍掉他的手指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母亲把他放在戏班,童年情感得不到寄托,严厉的班主与温柔的母亲千差万别。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小豆子自我认同的失败。他不认可自己的身份,所以他认不清真实的自己。

他唯一认同自己的身份是虞姬,甚至不认为自己是程蝶衣。这是程蝶衣同一性的混乱。他不能明确区分自己的身份,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他失去了自己最为热爱的师兄,只好让自己永远成为虞姬。

(二)性别认同的模糊

程蝶衣的性别认同开始十分明确。他从小跟随母亲生活在妓院,虽有坚定的性别意识,却太早接触到男女之情,导致小豆子柔软与感性。到戏班子以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戏班子里都是男生,他不觉得自己有何不同。于是他屡次唱错《思凡》,即使被打也不悔改。

他的性别认同模糊是因为师兄的暴力阉割。唱错戏词意味着失去成角儿的机会,他愿意唱女词,也是因为师兄的毒打,他对师兄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情感。让小豆子彻底失去性别认同的事情是他被太监猥亵。从《思凡》到《霸王别姬》,在戏里扮演的女性角色过多,更让程蝶衣模糊了自己的性别,越来越女性化。

(三)社会认同的变化

社会认同是三种认同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主要来自群体成员身份认同。人们通过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此加强自尊。故事发生在清末,富贵人家爱听戏,所以学戏的人多。小豆子刚来戏班,有一群师兄弟,他的社会认同最初非常有力。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程蝶衣所处的社会群体不断缩小。日本侵华战争导致艺术遭到了暴力破坏,这时已经没什么群体归属感了,在电影最后,程蝶衣彻底失去社会认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方式。

程蝶衣最后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是在时代洪流下被裹挟的一粒沙子,无法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决定自己所在群体的兴衰。而战争、政治等都会对文艺的发展产生影响,程蝶衣无力阻止。程蝶衣从小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在失去社会认同后,只能选择以死亡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痛苦。

三、程蝶衣的悲剧命运

(一)小四的以怨报德

程蝶衣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不得不屈服于时代。在某种情况下,他也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但是因为他收养的孩子小四的迫害,只能落得个在众人面前被批斗的下场。小四是程蝶衣收养的孤儿,而程蝶衣教导他的方式和自己的师父一样,棍棒相加。久而久之,小四便怀恨在心。在程蝶衣迷上鸦片以后,小四果断代替了程蝶衣的位置。小四的以怨报德,是整个电影的高潮部分,是最煽情的环节。

程蝶衣与段小楼的互相攻讦也是出于小四的强迫。昔日的师兄弟在众人面前撕破脸,不仅导致程蝶衣的大失所望,而且使菊仙离开人世。这是第一层悲剧,即极恶之人导致的悲剧,催泪效果突出。

(二)天生的悲惨命运

程蝶衣的出生是十分悲惨。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是一名妓女。他的出生也许只是母亲无可奈何的选择,无人希望他存在。因为年纪渐长,他母亲只好把他送到戏班子,可是“祖师爷不赏饭吃”,上好的根骨却有六根指头,他的第六根指头是他多余的象征。虽然砍掉了多余的手指,但程蝶衣一生的凄苦才刚刚开始。

在戏班子里被打手心也许只是小事,但张公公的出现奠定了程蝶衣一生的悲剧。即使程蝶衣成了名角兒,但因为张公公,他混淆了自己的性别,从而对师兄产生了其他感情。但是,段小楼十分清醒,这又是导致程蝶衣痛苦的一点。随后,菊仙的出现完全取代了程蝶衣在段小楼心里的位置。程蝶衣的信仰崩塌,开始堕落。

(三)时代导致的悲剧

电影的结局是符合叔本华说的他所处的位置和无法变动的客观环境的。《霸王别姬》其实是以程蝶衣的视角讲述了近代史,这也是叔本华所说的第三种悲剧。无人犯错,但自己所处的位置令人无可奈何。戏曲行当在以前是下九流,无论是多么好的角儿,在张公公和袁四爷眼里,也不过如此。所以程蝶衣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历史的车轮推着向前。

即使程蝶衣没有错,仍然逃避不了戏曲行业的衰落和文艺行业的凋零。战争等因素必然会打断文艺的发展。对程蝶衣来说,生命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他最后的死亡是寻求解脱。

程蝶衣的人物形象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身份认同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这些方面分析《霸王别姬》中的主角形象,能使人们深入理解电影主题。

(长安大学)

作者简介:马艺明(1997-),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段小楼程蝶衣戏班子
搭好台更要 配好“戏班子”
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试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身份认同与主体欲望
从“恋人”权利游戏角度浅析电影《霸王别姬》里的自杀现象
中国农村戏班子正在消失
监狱里的戏班子
”草根“戏班子”唱响“好日子”
假霸王与真虞姬
末代格格
《霸王别姬》中的爱恨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