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绘图策略探究

2015-11-28刘尧才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绘图低年级语文教学

刘尧才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因人因时而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就要尽量多一些直观的教学措施。文章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运用绘图逐步引导学生的策略,在渐进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绘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特别弱,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为了让孩子们很快适应他们的学习环境,就要有一个合适的过渡,这个作为桥梁的东西就是绘图。细心的教师会发现,不仅是语文课本,只要是低年级课本,上面都是用文字和绘图结合起来的,这样方便学生认识事物,快速领会知识。其实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会用很多图画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上利用绘图策略的一点看法。

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没有图画,只有文字,他们翻一翻书可能就会扔一边去了;但如果添上了图画,他们就会认真地看上好多遍,甚至可以按照图画,自己编个新的故事出来。对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性,在教学中使用绘图策略,通过绘图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刚开始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学生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会走神,我们除了不停地组织课堂纪律外,不妨试试把绘图和儿歌结合起来,绘画能力强的教师可以一边教儿歌,一边画画,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绘画能力稍弱的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画图,在需要用的时候,随时摆出来。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多媒体课件等技术,让学生们集中精力到学习上来,巧妙地把知识和绘图联系起来。

二、帮助学生快速入情入境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所以我们教师要注意在开头导入新课时花点功夫,让他们快速地走进学习的情境,如果这时候我们能把语言和图画结合起来导入,可能会更吸引学生们。

如学习《东方明珠》一文,我们考虑到许多学生没去过上海,更没见过“东方明珠”是什么样的,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进行提问:你们去过上海吗?见过那边的“东方明珠”吗?(如果有很多说没有,就及时展示绘图)那么老师现在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上海看看东方明珠是什么样子。(无条件的可以带学生来看课本上的绘图,或自己准备的绘图;有条件的可以用课件投影给学生们看,注意课本上没有夜晚的东方明珠图画,要把那个时候的灯火辉煌的东方明珠展示给学生们,这样方便学生了解“晚上的东方明珠”。)这样教师一边带着学生看,一边用语言来解说,学生很快就会走进课文中的东方明珠的情境,从而顺理成章地把他们带进课堂的学习氛围中。

三、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质量

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阅读量的多和少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给学生多少阅读机会。实践证明,小学生的潜力很大,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在小学完成。我们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要给低年级小学生提供的阅读书最好是绘图本。我们课本上一般都有绘图,按理说学生的阅读量也不少,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的阅读量,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注意的是学生的阅读量越多,越有利于他们今后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在低年级学生学业不重的时期,给他们多提供读书的时间,在中高年级的作文写作上就可以有一个基础性的铺垫,况且这时候的孩子也喜欢故事。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我们除了课本上的阅读外,每周都要有两次阅读活动,教师要挑选合适的绘图本,让学生家长积极配合购买,学校里有几本,家里也有几本,每周在班级里举行一次阅读活动,语文老师参与辅导;在周六周日里让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子阅读,这个阅读可以看学生的表现,如果孩子的表现欲旺盛,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阅读,家长做一下参考和听众;孩子阅读能力还不行,或不愿意阅读,那就让家长读给孩子听,孩子听得多了,看着图上的画面,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会有加强,不长时间他就可以放手阅读了。建议每学期班级里举行“讲故事大王”评比、朗诵比赛等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借此检查一下学生一段时间阅读的效果,激发一下学生的阅读热情,检验一下家长的配合度,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绘图由于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所以便于学生理解文字。记得学生刚入一年级时,他们的情况不一,有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上千字,而有的孩子只认识百字以内,阅读能力不一,我们当然希望孩子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字,这样教起来省事多了,毕竟刚入学的学生要花费时间管理,但事实不会是想象的那样。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们就利用身边的一切图画,课本上的,自己画的,课件上的,甚至是学生自己画的,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我们就这样做。

有的课本上的图画学生不好理解,我们考虑到这里就果断地换掉。如对于“塔”的图画,很多学生会把它当作“楼”来看,这样反而会很麻烦。我们就给它换成楼房塌陷的情景,学生能够在图上看出来“房子倒了”或“房子塌了”的认识,我们就教他们读“tɑ”的四个发音,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再如现在学生好多都不认识庄稼了,对庄稼的认识理解能力差,所以我们在学习此类文章时要加上绘图,借此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像学习《秋游》一文,文中有“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的描写,书上根本就没有这些庄稼的绘图,仅仅讲个色彩,小学生怎么可能理解。为了学生理解秋天的景色,我们就给学生提供“稻子、高粱、棉花”的图示,不但有近景细节观察,还要有远景图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这些植物生长状况,这样才能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帮助他们理解内容。这样的绘图策略运用到语文教学上的例子很多,经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增,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学生低年级语文教学合理利用绘图策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在阅读上积累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作文写作上做好铺垫,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绘图低年级语文教学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