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配合针刺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评价
2015-11-28熊赛君赵师英
熊赛君 赵师英 孙 婧
(1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干部综合病房,宜春336000;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宜春336000;3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宜春336000)
心理护理配合针刺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评价
熊赛君1赵师英2孙 婧3
(1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干部综合病房,宜春336000;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宜春336000;3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宜春33600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中风后痉挛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5例中风痉挛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23例)、常规治疗组(22例)。心理护理组为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常规选穴合谷、曲池、肩髃、足三里等,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肌力、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和关节活动度变化的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心理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65%,优于常规治疗组86.36%(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肌力、肌张力、肌痉挛状态的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心理护理组对症状改善的影响强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疗法的运用对改善脑中风痉挛瘫痪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和关节活动度均有促进作用。
中风;针刺;心理护理;肢体功能;临床评价;痉挛性瘫痪
中风具有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中风早期诊断、治疗能力的逐步完善,目前已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但存活下来的大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这势必给患者本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脑中风患者后期往往会出现痉挛性瘫痪,此时病人的康复往往较为困难,也是日常工作中的难点。因此,在基于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心理护理疗法的运用,对45例脑中风痉挛瘫痪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脑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痉挛瘫痪患者45例。本研究设计方案经相关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对病情进行分级随机分组,病情采用临床体征积分二级计分法,按照肌力、肌张力、痉挛状态、关节活动度分级计算,分为轻、重两级。0分为最低分,100分为最高分,51~100分为轻度,0~50分为重度。45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2例)。心理护理组患者年龄为45~64岁之间,病程在15天到15个月。常规治疗组患者年龄为46~68岁,病程在15天到1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中风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痉挛瘫痪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x±s]
1.2 诊断标准选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通过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1]。选取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张力性牵张反射增高、腱反射亢进、无肢体肌肉软弱、病理反射引出或未引出。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中风痉挛瘫痪的诊断标准。②年龄45~70岁。③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④1个月内未服用过中西镇静药物或肌肉松弛剂者。⑤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能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或纳入标准。②脑中风急性期患者,以及病程超过1年半者。③生命体征不稳定或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碍者。④伴有严重感染、心脏病、糖尿病,恶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或具有肝炎、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者。⑤正在应用肌肉松弛剂或镇静药物者。⑥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治疗组治疗期间控制好患者血糖、血压。针刺治疗采用国内公认的针刺方法,以阳明经选穴为主,选取肩髃、合谷、曲池、外关、环跳、风市、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太冲、昆仑等穴位。选用长度为40 mm和75 mm,直径0.30 mm的两种规格毫针。采用快速进针,平补平泻的提插捻转手法,针感强度适中。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6天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
1.5.2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①在患者每次整个针刺治疗前后,医护人员及家属不断采用暗示方法,引导患者不要将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患侧,并告知患者针刺治疗对缓解运动障碍有较好疗效。②每次治疗前后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③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因突发中风而引起焦虑不安、恐惧、孤僻、抑郁、消极悲观、伤心、自卑等负面情绪,若存在则积极配合并指导家属进行疏导,稳定患者情绪,进而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早日康复。
1.6 疗效观察
1.6.1 检测指标(1)肌力测定:采用Lovett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患者肌力情况,分为0~5级,分别计0~5分。(2)肌张力测定:运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评定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情况[2]。0级:无肌张力的增高,计6分。1级:轻微增加,表现为肢体在被动屈或伸至最后有小阻力,计5分。1+级:轻度增加,表现为在抓握至一半关节活动度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计4分。2级:肌张力在大部分关节活动度中有较大阻力增加,但肢体被动活动容易,计3分。3级: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运动困难,计2分。4级:受累部分肢体强直性屈曲或伸直,计1分。(3)肢体痉挛状态测定:0级:无痉挛,计4分。1级:针刺或强刺激时抽动,计3分。2级:针刺或较轻刺激时抽动,计2分;3级:日常触摸、活动时抽动,计1分。4级:静时抽动,计0分。(4)关节活动度测定[3]:包括运动积分和疼痛积分两部分。运动积分:被动关节活动正常,计2分;被动关节活动受限,计1分;只有几度关节活动度,计0分。疼痛积分: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或整个活动过程中无疼痛,计2分;有些疼痛,计1分;全程伴有疼痛,计0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0分。0~29分:关节活动度差;30~39分:关节活动度中;60~88分:关节活动度良。以上4项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5.2 疗效标准采用各组症状分级积分评定法,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按4级评定,主症为偏瘫肢体痉挛,体征为肌张力增高。基本恢复:主症和体征消失,改善率≥80%;显效:主症和体征明显改善,改善率≥50%且<80%;有效:主症和体征部分改善,改善率≥20%且<50%;无效:主症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改善率<20%。
1.5.3 统计学处理无序分类资料,用χ2检验;有序分类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比较用成组t检验;方差不齐用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分情况[例(%)]
表2示,心理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5.65%,常规治疗组为86.36%,经秩和检验,Z=-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疗效较好。
2.2 肢体功能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见表3、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肌张力评分比较(x±s)
表3示,对治疗前后肌力、肌张力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组对肌力、肌张力的改善作用强于常规治疗组。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肌痉挛状态、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x±s)
表4示,对治疗前后肌痉挛状态、关节活动度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肌痉挛状态、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组对肌痉挛状态、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组。
3 讨论
脑中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且具有起病急,突发性的特点,病人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自己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正常生活状态转变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实,特别既往自认为身体健康,首次住院的患者表现最为明显。患者不但不能向平时一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需要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日常的生活。此时,患者易烦躁、激动,同时又担心愈后不好、生活上会出现诸多不便、拖累家人、经济上给家人带来巨大压力、以及自己的形象受损等问题,因此容易焦虑不安、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然而脑中风的治疗及后期康复又是个漫长的过程,积极心理护理的干预将明显提高这个过程中的治疗效果。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长期注意力过度关注于患侧,稍出现感觉、运动异常时,易心神不宁、过度担心等,久而久之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若患者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多因担心自身预后不好、恢复不利有关,此时需着重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使患者能在短时间内相信医护人员,消除负面心理,知道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加强锻炼是可以痊愈的。若患者孤僻、抑郁,多由于语言表达不利,沟通不畅而造成,此时我们应向病人家属了解病人平时的喜好,尽可能的去理解患者,对于能写字的患者应鼓励患者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尽量去帮助他完成设想。若患者消极悲观、伤心自卑时,多因治疗过程漫长,担心自己可能长期生活不能自理,拖累家人,此时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与患者耐心的解释,真诚的交谈,解释疑问,消除顾虑,让他了解积极治疗是能够康复的。
研究显示,心理防御机制直接影响康复效果,使患者处于兴奋状态或具有良好的心情,能调节机体的神经肌肉功能,使身体达到自身的最佳状态[4]。痉挛瘫痪往往表现肌力、肌张力、肌痉挛、关节活动度的异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强化家属和医护联系,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整个治疗过程都具有重要价值。对脑中风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极大的促进患者在生理-心理-功能方面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为患者再次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杨今姝,纪树荣,林华东.Ashworth量表法评定痉挛的信度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4(1):13-33.
[3]燕铁斌.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
[4]佟剑平,韦晴霖,周丽芳.综合康复治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284.
Clinical Evaluation 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Improving Limb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XIONGSaijun1,ZHAOShiying2,SUNJing3
(1.Comprehensive Cadre Ward,Yichun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Yichun336000,China;2.Department of Nephrology,Yichun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Yichun336000,China;3.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Yichun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Yichun336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limb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pastic paralysis.Methods Forty-five cases with spastic paralysis of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23 cases)and control group(22 cases).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t Hegu(LI4),Quchi(LI11),Jianyu(LI15),Zusanli(ST36)etc.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change of muscle strength,muscle tonus,muscle spasticity and joint activity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four week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 was 95.65%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86.36%(P<0.05).Comparing with the situation before treatment,the muscle strength,muscle tension,muscle spasticity score and joint activiti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The effect on symptom improv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rapy can improve muscle strength,muscle tension,muscle spasticity and joint activiti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pastic paralysis.
stroke;acupuncture;psychological nursing;limb function;clinical evaluation;spastic paralysi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4.059
1672-2779(2015)-14-0114-03
:杨杰本文校对:饶会燕
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