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施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2015-11-27陈巧娥
陈巧娥
摘 要: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从员工绩效考核的实际现状分析,多数企业绩效考核效果不理想,存在许多问题:各级管理层在绩效考核中的职能定位不准确,绩效考核工作整体缺乏战略引领,绩效考核必备的基础性工作做得很不到位,国企多年的传统文化环境仍然制约着绩效考核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等。企业若想改变目前绩效考核的低效现状,收到绩效考核出绩效的效果,需要从几方面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各层管理者對绩效考核的认识、找准自身定位,合理选择绩效考核指标,完善企业绩效考核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上下级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46-03
随着绩效考核在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中有效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开展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流行,绩效考核工作也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重视,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热门工作。企业领导者会责成人力资源部门出台考核办法,牵头成立考核组定期对部门或员工进行考核,特别是到年终的考核,结果要应用于员工年终奖金的分配。综观其效果,真正促进员工绩效提升,达到预期实效的考核却不多,绩效考核低“绩效”,成了现阶段老国有企业一个带有讽刺的悖论,也成了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头疼的工作。
一、员工绩效考核概述
员工绩效是企业期望员工产生的并纳入考评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绩效考核通过企业和员工之间针对工作成绩进行的有效沟通,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最终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受益。它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部分,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企业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
(一)绩效考核参与者角色定位不准确
企业绩效考核的原动力来自领导者的决心及推动,承担绩效考核策划、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指标的制定、监督绩效推进的应该是相关的业务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考核机构,人力资源部是奖惩激励等支持手段措施和工具的部门,它要作为企业战略的合作伙伴参与绩效考核全过程,但不是全部包揽绩效考核的全部工作,一线经理或部门是员工绩效考核的直接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领导者由于多种原因并未将自己作为绩效考核的决策者、推动者和参与者,而仅把这项工作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部门职责来处理,自己未参与其中,或仅仅对工作进度做一个简单过问,整个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部门由于不具备承担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职权,企业领导者也未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到企业战略伙伴这一角色,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绩效考核工作的方向自然发生偏移。
一线经理或部门领导多数认为绩效考核就是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完成的一项工作,被动地按人力资源部门设计的考核工具对其所属员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交人力资源部进行分配应用,没有针对考核中反映出的员工问题、效果与员工进行如何改进与绩效提升的双向交流,员工成了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定位不准,缺乏战略引领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的考核促进其改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时期,难以站到企业战略层面思考问题;再者由于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考核中角色的错位,由人力资源部门全面负责的绩效考核的目的定位发生偏差,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不够紧密,自然地演变为员工工作内容的考核,成为一种分配工具,考核目标上升不到一定高度,只为应用而生,绩效考核最终演化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得不走的过场。
(三)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绩效考核依据没有说服力
岗位评价体系是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最基础的工作。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不做岗位分析,甚至有单位没有明晰的岗位职责,岗位工资的设定又多以员工学历证书等硬件表象资格确定,不是岗位兼技能的二维综合考核,建立在不合理的岗位设置上就岗位内容考核岗位内容,恰恰让似乎公平的绩效考核掩盖了真正的不公平。
(四)国企多年的传统文化环境制约着绩效考核的效果
在国企中,多年沉积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员工思想一时难以改变,员工只关注自己对企业的付出,并不关心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产生绩效,给考核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国企因其身份的特殊性,身兼安定的政治责任,向来主张和谐、稳定,极力回避矛盾、避免冲突,再加上老企业多年沉积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多数考核者为了实现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只好尽量平衡考核结果,缩小考核差距,考核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又被隐藏起来,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对考核初期寄予的期望。
(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人员配置没有过高的要求,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且多为兼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人事管理办事员处理力不所及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势必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改进员工绩效考核的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要想走出绩效考核的困境,使员工绩效考核能取得效果,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提高各层管理者的认识、找准自身定位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与推动对绩效考核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应多组织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是企业的战略行为,需要企业领导者的参与、推动和决策,让主要领导者承担绩效考核工作的负责人,明确各部门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职责、发挥的作用、收到的效果,搭建起企业科学、明晰的绩效考核组织架构体系。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要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状况分析中,使企业围绕绩效考核的指标、工具、流程等等均向着企业战略发展方向设计。同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师,为其他职能部门、事业部等企业内部所有参与组织绩效考核的部门领导者(包括高层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部门负责人最清楚自己所领导员工的表现,他是绩效考核的直接责任人。既是考核者,也是记录者,同时又是绩效考核权威的建议者。.部门负责人在平时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必要的记录,形成绩效管理的文档,作为考核的依据,确保公平公正,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或企业领导者反映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合理化建议。部门负责人角色的执行到位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绩效考核的结果。
(二)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合理選择绩效考核指标
企业领导者明确企业绩效考核目标后,首先要更多地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简单、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流程,让各层级人员通过绩效考核与企业发展目标捆绑在一起,把利用绩效考核结果分配薪酬放在第二位。其次要把握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指标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使用关键绩效指标设计法,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目标,再由部门目标层层分解到岗位目标,在层层分解的目标中找出关键业绩指标进行考核,将员工的行为引向企业的目标方向。
(三)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工作
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石,根据岗位分析形成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要求,依据岗位说明书合理设置部门岗位,较为公平、公正地设定岗位工资标准。建立动态的岗位管理制度,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调整,及时对岗位职责的变化、岗位工资标准进行调整,使绩效考核建立在较为公正的岗位工资上进行考核。
(四)建立良好的员工绩效考核沟通渠道
绩效考核改变了国企以往纯粹的自上而下发布命令和检查成果的考核做法,要求各层管理者要加强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沟通,掌握好沟通技巧。其中绩效面谈是每个考核者应该掌握的管理技能之一,通过绩效面谈,部门负责人要让员工明确自己优缺点,明确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需要参加的培训,在公司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等。通过部门负责人的建议员工能够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使公司的业绩得到提升。
(五)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找准部门定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是员工的优质服务部门、企业的高效事务部门,还应该是一个政策的权威建议部门。其次是企业在选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人员时要提高任职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第三是要加强人员队伍培训,尽快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笔者相信,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员工市场化意识的逐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绩效考核低绩效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改观,绩效考核工作定会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企业员工和组织绩效提升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继承.绩效考核操作实务.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山西太原 030002)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