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在社区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应用
2015-11-25赵峰杨霞
赵峰,杨霞
(1.深圳市龙岗区沙湾人民医院沙塘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季花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症状,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虽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但因病原体不同,治疗方案也有差异[1],因此临床强调早期鉴别诊断,不过现阶段尚缺乏绝对有效的快速病原学诊断技术,以致难以满足社区诊治需求。研究指出,呼吸道感染后患者WBC 及CRP 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二者快速检测方案较为完善[2],但二者水平的提升却不仅出现于呼吸道感染中,因此WBC 与CRP 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果尚待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CRP 与WBC 对我社区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户籍为本社区,且2年内无变动;年龄0~12 岁;参考《儿科疾病诊疗标准》 (李兴华,1997)相关标准,经痰培养、咽拭子培养、血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等明确疾病及病原体;入院时间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参考上述标准,纳入30 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归入A 组,男女比例18∶12,平均年龄(4.3 ±
1.1 )岁;纳入30 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归入B 组,男女比例17∶13,平均年龄(4.5 ±0.9)岁;另纳入30 例同期体检对象,归入C 组,男女比例18∶12,平均年龄(4.5 ±1.1)岁。3 组一般信息大体一致。
1.2 研究方法 入院24 h 内抽取手指血,行免疫比浊法检测CRP,仪器为QuikReda CRP 分析仪,产自芬兰ORION,CRP 阳性界值为10 mg/L;行血常规检测WBC 技术,仪器为Sysmex800i,产自日本Sysmex,WBC 阳性界值为10 ×109/L。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按()表示,3 组间对比行F检验及LSD-t 检验,同时通过ROC 曲线明确CRP与WBC 对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及鉴别价值。
2 结 果
2.1 3 组CRP 及WBC 水平对比 F 检验指出3 组CRP 及WBC 均呈A 组大于B 组大于C 组趋势,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LSD-t检验做两两事后检验,A 组与B 组及C 组间WBC水平有明显差异;A 组与B 组及C 组,B 组与C组间CRP 水平有差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 组CRP 及WBC 水平对比()
表1 3 组CRP 及WBC 水平对比()
注:* 与A 组对比,P <0.001;#与B 组对比,P <0.05
2.2 CRP 与WBC 对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果 对照组赋值0、60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赋值1,绘制ROC 曲线如图1 所示。其中CRP 的曲线下面积为1 (95%CI=1.000~1.000),最佳诊断值为4.77 mg/L,WBC 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 (95% CI=0.693~0.877),最佳诊断值为5.23 ×109/L。上述指标诊断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3 WBC 与CRP 对呼吸道感染的鉴别效果 3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赋值为0、30 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1,绘制ROC 曲线如图2 所示。其中CRP 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 (95%CI=0.953~1.000),最佳诊断值为8.62 mg/L,WBC 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 (95%CI=0.943~1.000),最佳诊断值为7.90 ×109/L。上述指标诊断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 讨 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为社区常见疾病,治疗关键在于迅速明确病原菌,本研究重点探讨了CRP 与WBC 在鉴别诊断此类疾病中的价值。
呼吸道感染患儿CRP 明显上升,且A 组CRP水平明显高于B 组。CRP 在正常人群血清中含量极低,但对象一旦出现急性感染或创伤后,肝脏合成将迅速增加,24 h 内即可达到正常状态的1 000倍[3],李政锦等[4]指出在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组中其含量高达(90.5 ±20.7)ng/mL,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这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但水平亦超出本研究A 组2 倍以上。这可能与CRP 较短的半衰期有关,其半衰期约为4~6 h[5],故血样采集稍晚,其含量即可能已呈恢复正常趋势。此性质保证了其对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因此对指导合理用要有显著价值。
呼吸道感染患儿WBC 亦可能上升,但仅细菌性感染者较其他对象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WBC上升,主要受机体为消除过敏原而自发形成的过程的影响,其检测极为经济便捷,但本例则指出其对区分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可能价值不大,卢太新等[6]研究中,病毒组WBC 阳性率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其首次检测时均值甚至略低于对照组,也能说明单检测该指标的局限性。这可能与患者身体基础、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7],也说明临床诊断需结合WBC 水平与其它指标。
本研究同时还证实,无论是WBC 还是CRP,对诊断及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价值,但其诊断最佳界值则不应局限于临床常规认定的阳性值,即CRP=10 mg/L 或WBC=10 ×109/L。以本社区为例,判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最佳CRP 界值可能为4.77 mg/L,而区分病毒性与细菌性的最佳界值则为8.62 mg/L,这说明部分患儿CRP 及WBC 可能均为正常状态,但其仍可能已出现呼吸道感染。这与小儿身体机能的不稳定、疾病的发展速度等因素有关[8],能够为指导本地区呼吸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综上所示,在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时,WBC与CRP 均有一定检测价值,但为保证诊断准确性,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且上述两指标的诊断及鉴别阳性值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尚需研究补充。
[1]于繁荣.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CRP 增高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 (4):967-968.
[2]赵永富.血浆中PCT、CRP 水平检测在指导小儿呼吸道感染合理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 (1):36-37.
[3]江进平.降钙素原和C 反应蛋白在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24-26.
[4]李政锦,周文,彭昌,等.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数量变化监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 (13):3259-3260,3265.
[5]李福生.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 (14):2120-2122.
[6]卢太新,黄生金.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改变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 (4):101-103.
[7]徐宁,毛小琴,撒亚莲,等.PCT、CRP 在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 (3):463-464.
[8]尹琴,张继先,李松明,等.门诊467 例呼吸道感染患者CRP 检测分析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 (4):68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