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探问题 问题中究原理
2015-11-25余德先谭万玲
文 余德先 谭万玲
活动中探问题 问题中究原理
文 余德先 谭万玲
新课改理念更加注重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更加强调学习与生产、生活的相互联系。地理教材增加的“活动”就新课改理念的体现,是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三册中的“活动”就有193处之多,类型多样,形式不一,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让学生亲自参与,深入领会知识,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地理问题,问题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资源。苏联教育学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性课上,由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提出探究学习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为的问题性水平较高)”。基于马赫穆托夫理论,学生如何生成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和感悟问题成了活动课的核心和关键。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为避免学生假活动,真正明白活动目的,领悟活动原理,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高效活动。下面以测当地经纬度为案例来探讨。
1.教师设置情境 学生初步设计
必修I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设计了测当地经纬度的活动。考虑到学生如果直接按照指定步骤操作而不能领会其原理的情况,笔者有意说该设计并非最好,要求各活动小组重新设计简单可行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甲组活动设计方案如下:
实验原理:经度与时间相关,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相关。
实验材料:2 m直杆一根,手表一块,卷尺一把,函数计算器(或三角函数表),粉笔若干。
实验步骤:(1)日影最短时,记录下该时间(t);(2)日影长度最短时,记下其影长(l影);(3)计算经纬度。
乙组实验设计的方案在原理、材料、步骤与甲组是一样的,只是乙组设计了个记录表格。
表1
第丙丁两小组直接照抄课本上“活动”设计的步骤。
2.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逐步深入
由于甲乙两组设计的方案存在问题,活动中会出问题,将会为探究的开展提供机会。甲组在秋分日开展探究活动时遇到问题,比如“什么样的影子才算是最短”,“如何确定影子最短的时刻”等问题。而乙组在11:30后,每隔15分钟就测量一次影长(见表2),再根据数据的变化来确定最短影长,并找出对应的时刻,最后通过计算公式求出了结果。
表2
进一步探讨发现,乙组测定的经纬度与当地经纬值存在一定的差值。由此引出新的探究问题。比如,差值因何产生?怎样找到最短的影长?
3.学生归纳结论 教师总结提升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运用了哪些地理原理?比如,经度与时间相关,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相关,影长与太阳高度负相关。根据所学,分析古人“立竿见影”的妙用。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甲乙组学生在活动中开展了高效的探究。根据自己的方案未能完成任务,但调动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来之不易的结论让他们记忆深刻;他们不仅完成了测定经纬度的任务,还深刻理解其中的地理原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探究能力和地理学科能力。与根据教科书按部就班的实验操作相比,显然该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更为高效。
二、设置问题阶梯 促进探究深化
活动中教师根据材料有针对性的引导、适时点拔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教学中有些问题需要由教师提出问题,并提供帮助设置阶梯。若教师提问得法,引导有方,指明探究方向,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它们并及时归纳总结,事实证明也是很高效的做法。
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课本上有活动:比较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差异。由于该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学生对天文研究的兴趣和加深对太阳日和恒星日的理解,教师通过绘图讲解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定义后可直接提出发散性问题并指明探究方向(将图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1.分类讨论
(1)若地球自转速度、公转速度不变,讨论恒星日和太阳日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问题1:假设地球只自转,恒星日、太阳日各为多长时间?
问题2:假设地球自转、公转均向东,恒星日和太阳日各为多长时间?
问题3:假设地球自转、公转均向西,恒星日和太阳日各为多长时间?
问题4:假设地球自转向东、公转向西,恒星日和太阳日各为多长时间?
问题5:假设地球自转向西、公转向东,恒星日和太阳日各为多长时间?
(2)若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发生变化,则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短将怎样变化
2.归纳总结
各小组在集体的力量下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若能引导学生深一步进行总结规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巧设问:恒星日的长短自转的方向有无关系?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均为向东、向西),太阳日比恒星日长还是短?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不同呢?学生在小组集体的力量下也能总结出规律:在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恒星日与地球自转方向无关(始终为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均为向东、向西),太阳日比恒星日长(长3分56秒);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不同,太阳日比恒星日短(短3分56秒)。若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发生变化,则太阳日和恒星日的长短将相应发生变化,但变化的规律依然成立。
复杂的推论经自己的努力最后提炼出如此精简的规律,难得的成功让学生们不由感叹:天文知识再深奥也还是有规律可循!
三、回归生活地理 开展活动探究
新课标要求“学习有用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地理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地理,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用教材教”嬗变为“找素材教”,从生活中挖掘地理事象,引导学生活动探究地理原理,指导于生活实践。
在学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知识时,为让学生感性认识地转偏向力,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现象:为什么行人和车辆要靠右行?为什么我们左右鞋磨损程度不同?我们在跑道上跑步时为何采用逆时针方向前行?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归因,加深学生对地转偏向力的感性认识,还会激发优生的理性分析和学习地理的热情。
在学习“热力环流”知识时,可带领学生用热水、冰块和香等在玻璃缸中做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原理。为进一步加深理解,可让学生自己绘图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考虑到学生不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可创设问题:近地面的风吹向有什么特点?(总是从温度低的冷高压吹向温度高的热低压,即从温低的吹向温高的。)有了前面的归纳,可拓展延伸到身边的地理事象:我们南方人的空调布局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北方人的暖气又布局在房间的什么位置?浴室内洗澡时用以升温的浴霸是怎么布置的?厨房的排风扇排油烟时是冬季容易还是夏季?是晴天容易还是阴天?并探讨其原理。在这一系列流程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始终充满好奇,特别是当他们在得知答案后那会心的一笑,不但说明他们都懂了,而且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完成。
四、结束语
这种以活动为形式,以问题为核心,以原理为目的新型课堂,重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归纳演绎等能力,让学生在多样的形式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作者信息
余德先,本科,中学高级,校长。谭万玲,本科,中学高级。重庆市梁平红旗中学校,40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