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研究
2015-11-25张国春严水冬
文 张国春 严水冬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信息化发展*核心特征及运作模式研究
文 张国春 严水冬
一、学校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始建于1950年,位于风光秀丽的昆玉河畔,前身为成立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即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工业学院附属中学,1980年就被认定为海淀区重点中学,2004年成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办学63年来,形成了“人文奠基,理工见长”的学校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图1 学校沉毅楼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普及、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各部门相继应用了各类业务系统,如VOD视频点播系统、图书查询系统、照片管理系统、音像资料查询借阅系统、学生成绩分析系统、中小学信息管理系统、高中新课程管理系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和FTP文件服务系统等。
2009年我校入选北京市首批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实验校,经过不断努力,部分应用系统已经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改完善现有平台,在教育部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建设学生成长支持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对数字校园的建设模式与应用模式进行探索。2011年,学校抓住“抗震加固”的契机,优化升级了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使校园网的速度达到千兆到桌面,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特征
1.坚持“以实用为导向,以效益为指向”的信息化发展原则
数字校园是一系列信息系统的组合,作为现实校园的数字载体,数字校园具备数据源分散、应用异构、需求动态发展等特性,为保证数字校园整体建设的快速和有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适用的原则,即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导向,以效益为指向,建设好用、易用的数字校园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
学校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注重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稳定性、开放性、先进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表现为坚持将“应用”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坚持实用的设计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与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定制开发学校应用系统,重视用户体验。稳定性指的是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应用系统的稳定性两方面,硬件设备的稳定性表现为设备性能稳定且正常运行时间长、故障间隔大、无故障时间长;“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为学校数字校园的系统功能能够充分满足学校工作需要,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系统维护量小。开放性表现为学校数字校园的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采用面向服务的公共管理平台,通过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公共数据交换,整合、集成各类应用系统和各种信息资源,满足当前、适度超前、适应发展。先进性表现在学校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采用先进的思想、超前的规划、成熟的技术与设计方法,符合当前潮流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长期的使用价值。安全性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发展中,数字校园的应用系统涉及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大量数据,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必须采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加强用户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人防”和“技防”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以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2.制定具体、明确而又突出学校核心应用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我校在信息化发展之初就制定了具体、明确而又突出学校核心应用的发展目标,坚持“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引导教师专业学习,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的发展目标。
学校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领导干部与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深层次应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挥示范作用,经验共享、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示范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3.进行全面、具体而有重点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全面而具体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保证实现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数字校园是学校信息化的核心建设内容和应用系统,学校对数字校园进行了重点规划,拟建设一个基础平台和六大应用系统:校园基础支撑平台、资源管理系统、校园办公系统、一体化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成长支持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国际教育支持系统(如图2所示)。其中,校园基础支撑平台提供基础服务、用户信息和数据的集成互通,支撑学校的办公、教学、学生成长及教师专业发展。
图2 数字校园规划
结合我校办学实际需求,我校数字校园的建设重点为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学生成长支持系统、国际教育管理服务系统。同时,确定我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分3期完成,并坚持“边建设、边探索”的原则,及时总结每一期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期的建设提供借鉴,最终建成有我校特色的数字校园(见表1)。
表1
第一期:建设基础支撑平台,搭建支撑层与服务层,建设如教务管理,学籍管理等常规应用,同时建设校园办公一期、智能排课等具体应用。
第二期:在维护已有模块的基础上,总结一期建设经验,重点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学生成长支持系统;完善校园办公系统,建设即时通讯,信件中心等实用功能,同时建设成绩分析、教学评价等贴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不断推广数字校园相应功能。
第三期:建设国际教育支持系统,完成整体建设规划内容,实践与研究各应用系统在校内各部门使用情况,总结数字校园建设模式。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宝贵和经验。
4.采用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通过数字校园一期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和消化,逐渐理清了数字校园的建设思路,坚持“求真务实、稳步推广、随机应变”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实际的推广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1)求真务实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以实用为原则,围绕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开展应用规划和建设,不求大而全,但求产生切实的效益。
(2)稳步推广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广的原则,边建边用,确保功能稳定,解决实际问题。
(3)随需应变
根据使用反馈,反复修整改进,贴合实用。兼顾好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的比例关系,兼顾好基础平台与各应用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关联,兼顾好学校各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动关系。
三、运作模式
1.自主学习平台: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模式将不仅体现在课堂中,会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将学习材料和学案素材提供学生使用,学生利用网络超前学习、复习功课和书写作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体现了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根本。
2.智慧教室: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有效整合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充满灵动的课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应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积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校园办公系统:转变管理方式促进学校发展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尝试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学校管理平台,教师的教研、交流、反思,管理者的日常办公、师生信息管理、教师评价,学校对家长、社会的信息发布、反馈接收等都统一在管理平台上进行。这一探索改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营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间,推进了资源整合,加快了信息流通,规范了办公流程,减少了办公成本,从多方位提高了管理效能。
4.云桌面系统:破解远程办公和移动教学的难题
支持移动教学,是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硬指标。以前,为了满足电子化教学的要求,制作新颖的课件,教师常需要拎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走。应用“云桌面”系统后,教师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各种终端设备通过网络登录到自己的虚拟桌面,彻底解决了数据携带、软件版本升级、系统应用兼容性等问题。更加高效、安全地满足教师移动办公和移动教学的需要。
5.完善的保障机制
我校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保障机制的建设,在经费保障、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制度保障等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落实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
图3 学校视频监控系统
在经费保障方面,为保障数字校园建设的正常进行,各级领导给予学校大力支持,保证数字校园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专款专用,达成建设精品示范性数字校园的目标。
在组织保障方面,建设初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成立建设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和相关制度,由陆云泉校长牵头,组织起名手主管校长商俊水及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内的数字校园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除校领导小组外,信息中心全体人员及每个处室及学科分别有1~2人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测试及反馈,深入开展需求调研工作,对数字校园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
在人员保障方面,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有团队成员负责协助施工方完成需求调研、原始数据收集等工作。协助施工方开展应用项目的测试,完成与本部门(学科)相关模块的测试工作。施工方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项目经理常驻学校办公,确保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相关技术服务。系统功能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部门(学科)相关负责人收集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施工方及时修改调试,确保功能建设贴合实际应用并积极推广。定期召开由施工方、监理方和校方三方人员参加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会,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反映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审核系统功能等;监理方全程把控进度,提出监理工作要求,规范业务流程,协助校方完成各项工作。
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各项工作向着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因此,制订并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发展,以制度完善管理。内容包括人员保障制度(包括信息中心教师岗位职责、各级各类管理员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管理员培训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包括数据管理制度、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管理员管理制度、用户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以及备份恢复、日志、审计等方面的规范)、奖惩制度(对“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积极协助建设,提出改进性意见的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制度(本着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以“补贴+奖励”的形式,对学校教师在数字校园工作的建设和应用的参与情况予以一定的激励措施)、业务流程规范(对各级管理员、用户的业务操作做出明确的规定。操作流程的规范包括:文字描述、流程图描述等几方面的内容)。
6.及时回顾、总结与反思
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论述,是沿着“起步”阶段、“应用”阶段逐渐发展到“融合”与“创新”阶段这条逻辑主线展开的,我校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在数字校园建设后,主要从应用、融合、创新阶段获得一些体验和收获。学校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走过的路、不断总结、认真反思,在改正错误中不断提高。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利用优质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应用辅助工作,实实在在解决学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校园办公系统的建设,减轻教职员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学生成长支持系统的建设,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成长提供资源,为家校、师生之间提供交互的平台;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和支撑,为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撑。
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融合方面,统一学校资源,将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进而使教学资源融合为一体;统一数据,将学校方方面面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协同教育社区,为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间提供沟通平台,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之中。
四、问题与反思
1.学校信息化团队成员变化快、不稳定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事情,需要集体的智慧,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团结合作,技术人员与教学人员的群策群力,才能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由于信息化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部门,是本部门的骨干,来自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很重,经常会因为本部门工作的变化而更换人员,导致信息化团队的成员不稳定,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
2.学校信息化团队成员的知识陈旧、研究能力不够
学校信息化团队中的技术人员基本上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电教人员等,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基本上都是教学、技术支持双肩挑,接受新技术、新应用的培训机会非常少,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更多的是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信息化团队成员的知识越来越陈旧,这对学校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非常不利。
3.学校教学资源分散、统一管理缺失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建成了音视频管理系统、VOD视频点播系统、照片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等资源管理系统,同时还采购了大量的专业机构开发的教学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学学科网等。但是,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资源仍然缺乏统一管理,这类教学资源大量地、分散保存在学科教师手中,资源内容与形式单一,重复资源较多,缺乏个性化。
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提供经费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倾斜。例如:适当减轻信息化团队成员在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创新信息化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对信息化团队成员和学科教师、技术人员进行差异化培训,学科教师侧重于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信息化团队成员侧重于信息化研究能力的培训,技术人员则侧重于信息化专业素养的培训,根据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在职专业进修等。
[1] 孙唯.有效应用信息资源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Z1):26-27.
作者信息
张国春,本科,中教一级,信息中心主任。严水冬,本科,中教高级。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群体课题《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核心特征和运作模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