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公开发行25周年感言
2015-11-25胡庆澧
胡庆澧
·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
《中国医学伦理学》公开发行25周年感言
胡庆澧*
编者按:
《中国医学伦理学》1988年创刊,经过两年试刊,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至今已经公开发行25年了。25年来,杂志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13年的影响因子达到1.025,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综合排名第二,期刊综合排名居于陕西省第二位,影响因子位于西安交通大学十多个医学期刊第一名;先后刊登了陈竺、吴孟超、钟南山、裘法祖、王忠诚、张心湜、陈可冀、刘德培、韦钰等十多位院士的18篇论文和采访录,连续刊登了邱仁宗、胡庆澧、杜治政、沈铭贤、石大璞、恩格尔哈特、Ruth Chadwick等著名生命伦理学家的众多论文,形成了学术高地。数十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题录。2003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至今连续入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还入选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第二、三、五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7次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期刊。多名工作人员获得全国高校及陕西省优秀期刊编辑奖及优秀主编奖等共25项。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各级组织及领导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归功于编委会及编辑部全体人员攻坚克难的办刊勇气和尽心尽力的工作精神。在庆祝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之际,对各级组织和领导、广大读者、作者的长期支持、关心表示深切的谢意!同时发表世界卫生组织原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伦理委员会委员胡庆澧教授和教育部高等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钟教授的文章,以示庆贺,更作激励。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之际,李恩昌主任希望我能为此写一篇短文,我欣然同意了,但又不知从何写起?我原本是一名儿科医生,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并一干就是21年,由临时顾问做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副总干事,一直到65岁才退休回国。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在负责领导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的人类生殖专门规划、热带病专门规划、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研究政策和策略及伦理与卫生等部门的工作时认识到了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而那时,我国的现代生命伦理学还正在起步阶段,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
转眼间,30年过去了,在这30年里随着生物医学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生命伦理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我高兴的看到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已跟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正在为生物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努力。
《中国医学伦理学》作为我国关注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德医风建设的一本大型学术刊物,主动肩负起记录学科发展历程和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责任,不断成长,既刊登了大批医学伦理学者、医务工作者的文章,还刊登了陈竺、吴孟超、钟南山、刘德培、裘法祖、陈可冀、张心湜等一批院士大家的力作。成为了国内有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医学伦理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5年来,《中国医学伦理学》在完善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德教育、生命伦理学等基础内容的基础上,以高度的使命感,紧跟时代步伐,多角度、有重点的开辟新内容,其所刊载的有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学新技术的伦理探讨、医疗纠纷与医德医风建设等主题,为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医疗政策提供了策略和思路,为广大学者、读者表达学术观点、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实现医学实践与伦理学知识的结合,推进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就是要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当代学者,作为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主体,承担着教育人、引导人和启发人的社会责任,迫切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未来发展的深刻认识,并且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积极交流。《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充当了学者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的桥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医学实践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利用医学知识、医学技术使人活下来,还应该从帮助病人从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重塑自我,提高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教育,以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有效处理好医患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了知识普及、道德教育和行为引领作用,其所报道过的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推动和扩展着国内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国内的医学伦理学学科研究尚有许多未耕之处,这也将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未来的使命所在。2014年,我们在上海举办了临终关怀的国际研讨会,取得了良好反响。在制定有关生物样本库伦理指南过程中,也从国际交流中受到很多启发。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基因歧视问题以及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我希望,贵刊在这方面也发挥自己的优势,做更多拓展。很多学者都指出,21世纪,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将发生更多的碰撞与交汇,这将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我也热切地希望,贵刊要更注重提高学术质量,特别是对公众关注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作深入的伦理分析和讨论。我相信,在未来更多的25年里,《中国医学伦理学》必将以更为丰满、成熟的姿态屹立于优秀学术期刊之林。
Words for the 25thAnniversary for Chinese Medical Ethics
HU Qingli
R052
A
1001-8565(2015)02-0139-01
2014-12-24〕
〔修回日期 2015-03-10〕
〔编 辑 李恩昌〕
胡庆澧,男,世界卫生组织原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伦理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