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与品种推广
2015-11-25邱军
邱 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与品种推广
邱 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我国第2大小麦产区,也是我国3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之一的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本区的小麦品种选育、试验和推广对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着重分析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推广利用、更新换代和区试审定的现状,提出本区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工作、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的建议。
长江中下游;小麦;国家区试;品种推广
文献著录格式:邱军.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国家小麦品种区试审定与品种推广[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616-6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514
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种植面积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仅次于水稻和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1]。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我国第2大小麦产区,也是我国3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之一的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本区的小麦品种选育、试验和推广对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生产和品种推广利用
1.1 麦区基本情况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北以淮河、秦岭与黄淮冬麦区为界,南以南岭、武夷山脉与华南冬麦区相邻,西抵鄂西及湘西山地与西南冬麦区接壤,东至东海海滨[2]。包括上海、浙江、江西3省,湖北和湖南2省的鄂西、湘西山地以东地区,河南省信阳地区,以及江苏、安徽2省淮河以南地区。2007年小麦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12%左右,单产4.700 t·hm-2,比全国平均单产高0.092 t·hm-2[1]。苏、皖中部及湖北襄樊等江淮平原地区为集中产区,也是我国小麦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近20年来,区内各省小麦面积除安徽有所增加外(主要是淮南麦区增加),其余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浙江减少了16.667万 hm2,湖南、江西2省已是零星种植;单产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表1),优良品种的推广利用是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
表1 2013年和1993年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内各省小麦面积和单产情况
全区年降水量800~1 400 mm,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偏多,有利于低蛋白质含量的形成和弱筋小麦的生产,但也易发生湿害。种植制度以水稻-小麦(油菜)一年两熟为主,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湿害和高温逼熟,穗发芽时有发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为害较重。
1.2 品种推广利用与更新换代
1.2.1 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相对较慢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共经历了6次大的品种更换[3],大概10年更换1次。2001年以来,该区随着郑麦9023、扬麦16、扬麦11、扬麦13、宁麦13、扬麦15等品种的推广和面积扩大,完成了第6次品种更换;当前将进入第7次品种更换,但是能够替换郑麦9023、扬麦16、扬麦13、宁麦13等主要品种群的品种还不是十分明朗。作为我国第2大主产麦区,品种更换速度明显慢于黄淮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已经历了9次品种更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概每5年更换1次;也要慢于北部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已经历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概每6年更换1次;与西南冬麦区品种更换速度相近。该麦区的湖南、江西2省的小麦品种更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2.2 当家品种主导地位下降
本麦区前5次更换的当家品种年推广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均要显著高于第6次更换的当家品种。第4次更换的当家品种扬麦5号年最大推广面积140.667万hm2,占本麦区面积的50%左右,累计推广0.08亿hm2;鄂恩1号年最大推广面积72.467万hm2,累计推广600万hm2。第5次更换的当家品种扬麦158年最大推广面积148万hm2,占本麦区面积的50%以上,到2013年累计推广0.1亿hm2。第6次更换的当家品种主导地位不突出,白皮品种郑麦9023成为本区年推广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年最大推广面积66.667万hm2,但主要集中在湖北中北部、河南南部信阳地区和江苏沿淮地区。其他主要区域仍以扬麦系列品种为主,扬麦系列品种的主导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品种群中扬麦11年最大推广面积28.667万hm2,至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只有206.667万hm2;扬麦16年最大推广面积39万hm2(2013年),至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只有180万hm2。由于本区小麦品种使用区域的进一步细分,再加上种植面积减小、品种需求的多样化和品种推广的市场化,今后可能较难出现扬麦5号、扬麦158那样年推广面积超133.333万hm2,甚至难出现66.667万hm2的大面积推广红皮小麦品种。
1.2.3 白皮小麦品种大面积种植
21世纪以来,受最低收购价、单产水平差异、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白皮小麦品种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江苏和安徽2省的沿淮地区大面积种植,鄂恩系列、扬麦系列等红皮小麦品种在该区域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现已较少种植,主要种植郑麦9023、豫麦18-99、烟农19等春性或半冬性早熟白皮小麦品种。如湖北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109.467万hm2,而郑麦9023就有46.8万hm2,占42.8%;江苏沿淮地区郑麦9023的种植面积也在13万hm2以上。
1.3 第6次品种更换的代表品种
郑麦9023。该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组合为[小偃6号/西农65//83(2) 3-3/84(14)43]F3/3/陕213。200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和长江中下游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早熟多穗型优质强筋品种。主要优点是株型较紧凑,产量三要素较协调,丰产性较好,籽粒角质,粒大,品质优。抗高温,后期灌浆较快,落黄好。综合抗病性较好,中至高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是黄淮南片麦区少有的对赤霉病耐病性较好的品种之一。主要缺点是抗寒性差,抗倒性一般,产量潜力一般。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江苏省沿淮、安徽省沿淮、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同时也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该品种2001年开始推广,2005年达年最大推广面积180.7万hm2,到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1 333万hm2。目前,郑麦9023在黄淮麦区的种植面积已经很小,其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产量水平中等的河南省南部、江苏和安徽2省的沿淮地区,以及湖北中北部,是湖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第6次品种更换的主要品种群之一。
扬麦16。该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组合为扬91F138/扬90-30。2004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2009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筋品种,抗倒性优于原主栽品种扬麦158和扬麦11;稳产性较好;品质优异,硬度大,出粉率高,面条品质好。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和上海等地种植。该品种2006年开始推广,到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213万hm2, 2011年以来在江苏的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3万hm2,是江苏省近6年来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目前仍处于上升期,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第6次品种更换的主要品种群之一。
扬麦13。该品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组合为扬88-4//扬麦3号/Maris Dove。200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弱筋品种,综合性状较好,稳产性好,好种易管;弱筋品质稳定;受到生产和市场欢迎。适宜在安徽、江苏2省淮南麦区推广种植。该品种2003年开始推广, 2009年达年最大推广面积25.9万hm2,到2013年累计推广193万hm2,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弱筋小麦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开始下降,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第6次品种更换的主要品种群之一。
宁麦13。该品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2005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筋品种,该品种主要优点是产量高,稳产性好。主要缺点是抗倒春寒能力较差,推广过程中曾遭遇了几次倒春寒造成产量损失,制约了其面积进一步扩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2省淮南地区、湖北省鄂北麦区、河南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该品种2005年开始推广,到2013年累计推广面积86.7万hm2,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第6次品种更换的主要品种群之一。
2 品种区试审定
2.1 试验布局和试验方法逐步完善,水平不断提高
1995年以前国家小麦品种区试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管理,1995年以后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管理。1995-1998年本组试验名称为长江流域新品种筛选试验,试点涉及整个长江流域, 1998年以后名称改为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划分为长江上游冬麦组和长江中下游冬麦组2个区组。目前,长江中下游冬麦组试验区域涉及江苏、安徽、湖北、河南、上海和浙江等6个省市,共有20个试点,其中江苏6个点、湖北和安徽各5个点、浙江2个点、河南和上海各1个点,区试组设置和试点布局不断完善。试验内容由过去单一的田间多点试验,发展到包括田间多点试验(含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抗病鉴定(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5种病害鉴定)、品质检测、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成分检测5个方面;抗病鉴定方法不断完善,采取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确保了抗病鉴定的准确性和符合生产实际。在品种区试主持单位、各省种子管理站和各承试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小麦品种区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品种试验操作越来越规范,试验质量稳步提高,品种测试评价水平不断提升。
2.2 参试品种数逐年增加,公益性科研单位是小麦育种主力军
2011-2013年共有52个单位(按第1选育单位统计)选育的209个新品种参加了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试验,参试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图1)。由科研单位选育的品种148个,占参试品种数的70.8%,由企业选育的品种61个,占29.2%,企业选育的品种中有不少品种系委托科研单位选育,如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参试的7个品种为委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近年来虽然企业选育的品种数量有所增加,但小麦育种仍以公益性科研单位为主。
图1 2001-2013年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参试品种数
参试品种最多的单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31个),其次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27个)、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15个)、湖北襄阳市农科院(13个)、南京农业大学(11个),上述5个单位参试的品种占总数的46.4%,其余单位参试品种均少于10个。参试品种中归属江苏省单位选育的品种119个,占56.9%,江苏是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内小麦科研育种的第1大省。
2.3 审定品种相对较少,选育单位和所在省集中
开展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工作以来到2013年,国家共审(认)定小麦品种400个,占全国审(认)定小麦品种数的13%左右,公告退出品种157个;其中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审(认)定品种31个(表2),只占国审小麦品种数量的7.8%,公告退出品种8个。2001-2013年,国家共审定小麦品种304个,其中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审定品种22个,只占同期国审小麦品种数量的7.2%,少于同期黄淮冬麦区国审的169个品种,也要少于西南冬麦区的27个、北部冬麦区的25个和东北春麦区的44个,作为全国第2大小麦产区,国家审定品种数量相对较少。
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审定的31个国审品种中,分省品种选育数量分别为江苏24个,湖北3个,安徽2个,浙江1个和福建1个,湖北和安徽选育的品种均是2000年以前通过国审。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含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审定品种11个,占35.5%;江苏省农科院审定品种8个,占25.8%,这2家单位选育的品种占该区国审品种的60%以上。
表2 截至2013年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国家审(认)定小麦品种数量情况
3 区试工作与品种布局思考
3.1 区试工作
3.1.1 优化试验设置,完善试验布局
鉴于近年来长江中游的湖北和河南信阳地区与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省使用小麦品种类型的差异,下游的红皮小麦品种难以进入中游,中游使用的白皮小麦品种也难以进入下游腹地,以及借鉴历史上主要品种群的推广情况,如扬麦5号和鄂恩1号的推广区域,可以考虑将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划分为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2个区组,以更利于品种测试筛选和准确定位推广。长江中游组以湖北和河南信阳地区为重点布置试验点,适当考虑安徽沿淮地区和湖南,测试筛选适合本区域的春性红皮小麦品种和春性或半冬性早熟、抗穗发芽、耐后期高温、耐病性好的白皮小麦品种;长江下游组以江苏和安徽2省淮南地区、上海、浙江为重点布置试验点,适当考虑江西,测试筛选适合本区域的春性、早熟、耐湿性、抗病性好的红皮小麦品种。
3.1.2 增加试验投入,改善试验条件
《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品种区试是审定的基础,是连接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纽带和桥梁。当前,区试点的基础设施较薄弱,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试验主要依靠传统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远落后于大田生产,试验劳动强度较大;品种试验专项经费严重不足,试验人员待遇长期偏低,专业队伍难以稳定。应尽快加强区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试验条件,提高试验的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增加试验专项经费,保障试验成本支出。建立科学、高效、现代化的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网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1.3 规范试验行为,确保公正准确
品种是种子企业和育种者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载体。近些年,品种区试遭遇到了一些人为干扰。其干扰形式多种多样:个别参试品种种子做标记的,不同试点供不同种的,中途更换参试品种的,个别参试单位“跑试验点”要照顾的,让试验人员篡改数据的,人为压低对照的等等。参试品种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个别品种存在种子纯度低、种性不够稳定、品种特异性不明显、区域适应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强化监管、提高素质、提升装备水平等措施来解决,以确保品种区试和审定结果的公正、准确。
3.2 品种布局与品种改良思考
3.2.1 品种布局指导思想
以广适、高产、稳产、多抗品种为主导,以产业化带动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稳步发展主栽品种,合理搭配具有发展潜力品种和新审定品种,逐步替换老品种,推动品种有序更新换代。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以发展优质弱筋和中筋品种为主,在稳定和提高产量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品质。各地农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试种筛选适宜品种,并依据品种审定公告介绍的品种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选择推广品种。
3.2.2 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
长江下游以扬麦16、扬麦13、宁麦13、扬辐麦4号等品种为主栽品种;搭配扬麦15、扬麦20等优质弱筋品种,扬麦11、扬麦12、扬麦14、扬麦18、宁麦14、宁麦16、苏麦188等高产品种;示范推广扬麦21、扬麦22、扬麦23、宁麦18、宁麦22、宁麦23、镇麦11号等新品种。长江中游以郑麦9023、襄麦25等品种为主栽品种;搭配鄂麦18、鄂麦23、鄂麦596、鄂麦14、襄麦55、瑞星1号、偃展4110、邓麦996、先麦8号等品种;示范推广襄麦27等新品种。
3.2.3 品种改良重点方向
本区小麦品种改良重点:选育广适(播期宽、适应粗放栽培)、高产(大面积单产6.75~750 t· hm-2、小面积单产9.750 t·hm-2以上)、多抗(重点抗赤霉病,兼顾抗纹枯病、白粉病和病毒病,抗倒,耐湿、耐高湿胁迫)[4]、优质弱筋和优质中筋品种。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生产的首要病害,2000年以来赤霉病在我国大流行频率不断增加,造成病害流行区域严重减产,带来食品安全隐患,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的抗赤霉病水平仍需提高。小麦品质方面,中筋品种需要重点提高其筋力,改善淀粉糊化特性和色泽;弱筋需要重点改善蛋白质质量和品质稳定性。
[1] 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R/OL].(2008-09-12)[2014-10-15].http://www. moa.gov.cn/zwllm/zwdt/200809/t20080912_1132619.htm.
[2] 赵广才.了解我国小麦生态区划-长江中下游冬麦区[C/ OL].(2014-11-14)[2014-10-15].http://www.nczfj. com/liangshizhongzhi/201012918_2.html.
[3] 庄巧生.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高德荣,张晓等.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迟播的不利影响及育种对策[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2):279-283.
(责任编辑:吴益伟)
S 512
A
0528-9017(2015)05-0616-04
2015-03-03
邱 军(1977-),男,浙江桐庐人,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和推广工作。E-mail:qiujun@ 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