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更新状态初步分析
2015-11-25赵伟明
赵伟明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更新状态初步分析
赵伟明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
初步分析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状况,以水稻为主的品种更新状态,水稻审定品种在生产实际应用的约占1/3。讨论农作物品种审定向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主,推进商业化育种,加快品种更新,适应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多样化需求,提高审定品种应用效率的措施。
品种审定;品种更新;浙江
文献著录格式:赵伟明.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更新状态初步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5):585-5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504
浙江省1981年建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有效地推进了农作物品种更新与更换,促进了全省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国家确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中国建设总目标下,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处在不断完善与变革之中。
1 品种审定
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行前,浙江省历经农家品种选用、水稻品种高秆改矮秆、推广双杂种子(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过程,1981年后实行了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制度。1983-2000年,全省审认定稻、麦、旱粮、油料、棉麻、蔬菜、果树、茶树、蚕桑和食药用菌等615个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行后,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依法建立,逐步规范,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更新奠定了扎实基础。
1.1 制度和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有关法规,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国家和省两级审定制度和相邻省份引种审批制度。转基因育成的所有农作物品种必须在获得国家安全释放证书后,实行品种审定制度。浙江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自愿申报审定制。同时,国家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对新品种实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规定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为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和马铃薯7种作物,浙江省增加西瓜至8种作物。农作物品种管理,主要通过品种区试、生产试验、审定和展示示范等方法进行实施。2000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浙江省农业厅相继2次制订了《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制定了《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省外引种管理办法》等省级农业行政规章。在1987年制定的《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实施细则》基础上,对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的操作规程及品种审定标准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先后制定或修订了《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考察审查工作规范》《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参试申请程序及相关规定》《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标准规定》《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关于建立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等事项申请统一接收平台的通知》等。2013年还下发了《浙江省农业厅关于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引种实施绿色通道的意见》。目前,已基本构建了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的规范,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1.2 区试和审定
浙江省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种植结构调整,以全省水稻品种区试为例,一般区试参试品种60~ 70个,设区试7组和生产试验7组。在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经大幅调整后基本稳定,围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参试品种在100个左右。特别是在2004年种业体制改革(经营与管理分离)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力量的增强,国家鼓励种业企业开展自主育种、自有品种的激励政策的推行,新品种推出进程明显加快,品种的区试规模也相应地不断扩大。据2000-2012年主要农作物参试品种、通过审定品种的统计结果(表1),一是参试品种呈梯级增长,以双杂品种为主。2003年参试品种102个, 2005年增加到201个,至2009年达到了289个,近年基本稳定在260个以上。参试品种增加主要是水稻、玉米品种,其中尤以杂交水稻和鲜食玉米杂交品种为多。2009年水稻参试品种达178个,比2003年增了2.69倍;2010年杂交玉米参试品种达59个,比2009年增了1.95培。二是其他主要农作物参试品种数量有差异,基本保持稳定。西瓜、油菜、棉花、大豆4种作物,除西瓜呈若干年份参试品种数有增长外,另3种作物参试品种数基本稳定。小麦生产经大幅锐减后,近年种植面积有一定的回升,省内育种机构经一个时期的育种停顿开始恢复育种,小麦区试停止若干年后在2008年恢复。马铃薯育种浙江刚起步,没有设置区试。三是参试品种通过审定率20%左右,为新品种生产更新应用把好第一关。2000-2012年全省参试品种1 966个,年续试品种平均为25%,通过审定品种310个,平均审定通过率为21%。近年年度之间审定通过率受气候与对照品种更换等因素影响,有一定差异,通过率在10.2%~30.6%。
表1 2000-2012年参试和通过审定的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情况
1.3 退出品种
经过区试筛选,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数量的增加为种植结构调整和生产多样化选择应用提供了基础。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后,每年安排落实新品种展示点20个,展示新品种100个左右、示范新品种30个左右,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和生产推广应用,对推广应用上表现不可克服缺陷的或无应用种植的品种实行退出。据2000年以来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退出统计结果(表2),一是每年审定品种30多个。2000-2014年全省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554个,平均每年为36.9个。其中水稻、玉米、西瓜品种审定量居前三,审定的水稻品种占总数的58.5%,玉米品种占16.3%,西瓜品种占12.1%,其他4个作物审定品种只占了13.1%。二是退出品种相应占审定品种的近3成,为新品种在生产上更新应用把握第二道关。从2009年开始,按农业部的部署结合浙江的实际,全省已退出主要农作物品种6批410个品种,其中在2000年后审定的160个。在2000年后退出品种中,退出品种数量以水稻、玉米、西瓜较多,居前三位,分别为113个、18个和17个。退出占审定品种比平均为28.9%,以棉花、水稻、西瓜居前三位,分别为42.9%,34.7%和25.4%。
表2 2000年以来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退出情况
2 品种更新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主要的粮油作物品种更新应用提供了种源基础,有效提高了农作物单产和改善了品质,品种更新期趋于缩短且逐步稳定,并逐步适应粮油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需求形成大品种应用格局。
2.1 品种更新有效提高农作物单产
浙江省的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先后经历6~7次。以水稻为例(表3),1949年建国时全省水稻平均单产只有1.845 t·hm-2,在恢复农业生产中依据全省丰富的稻作品种资源,评选农家优良品种,先后评选出98个农家优良品种加以推广,至1958年平均单产提高到了2.655 t·hm-2。第2次更新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选育高秆改良品种南特号等,至1968年提高到3.390 t·hm-2。第3次更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普及矮秆品种即高秆改矮秆,推广矮脚南特、广陆矮4号等品种,早稻产量大幅提高,连作晚稻更加稳产,至1978年达到了4.755 t· hm-2,与1968年比单产提高了1.365 t·hm-2。第4次更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前期,推广杂交水稻优良组合汕优6号等,至1984年达到6.045 t·hm-2,比1978年单产提高了1.290 t· hm-2,这一年浙江粮食总产和水稻总产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第5次更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世纪末,这一时期全省经历了至少2次大的种植结构调整,水田种植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选用和推广优质稻品种如早稻舟903等,水稻生产由以产量为主转移到质量、产量并重,至2000年水稻平均单产为6.195 t·hm-2。进入21世纪的第6次更新,水田种植制度基本稳定,水稻生产以单季稻为主,浙中、浙南兼顾稳定发展双季稻,杂交稻在利用籼型三系技术的同时,二系、籼粳交、粳型杂交等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常规单季稻品种的发展,推广两优培九、中浙优系列、浙优系列和秀优系列的水稻品种,至2012年水稻平均单产达到了7.290 t·hm-2。全省油菜品种也经历了从白菜型到甘蓝型、从甘蓝型向双低油菜、双低油菜向双低高油、高油酸品种等多代更新换代,并向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选用发展。
表3 1949年后浙江省水稻生产水平提高大致节点年份
2.2 品种更新历期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更新大致8~10年1次,以水稻品种更新分析看对全省水稻单产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发挥增产作用的还包括栽培、植保、土肥等技术的进步,有效确保了全省粮食安全。2004年全国启动种业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2011年后国家和省推进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意见发布,极大地调动了育种科研单位、种业企业的育种积极性,新品种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推进商业化育种将孕育新品种、大品种、好品种的突破,使更新历期趋短且稳定。同样以水稻为例,据2008年、2009年与2004年比较水稻0.667万hm2品种种植面积及80%品种更新历期分析结果(表4),一是近年全省年种植0.667万hm2以上水稻品种在30个左右。在所例3年中每年有33~35个品种,种植面积超过水稻总面积的70%。二是更新历期为5~6年。2008年、2009年与2004年比较,以80%以上的水稻品种更换达到的推广面积占比分别为64.6%和69.0%。要达到有80%品种更新并达到70%的推广面积更新历期大致为5~6年。
表4 浙江省水稻品种的更新历期
2.3 生产应用的大品种
以水稻品种为例,2004-2012年推广应用面积在3.333万hm2以上的大品种(表5),一是年种植大品种5~8个。在多数年份这些大品种种植面积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左右,种植的集约度较高。从水稻生产应用品种看大品种加上多样性生产需求品种,约占审定品种的1/3。二是一般晚稻品种应用6.667万hm2、早稻应用3.333万hm2的品种应用期更长。如早稻品种金早47、晚稻品种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甬优9号、秀水09等生产应用期都在6年以上。三是相对稳定的应用期有利高产和种子经营。从品种应用期看,一个品种应用期5年左右,即能使种植者掌握品种特性并种出高产水平,也有利种业企业总结提高制繁种技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种子经营的积极性。对油菜大品种生产应用分析,2001年浙双72、沪油15通过省审定,从2003年起连续7年推广应用面积超6.667万hm2和4万hm2,最高年推广面积分别达8.233万hm2和5.340万hm2,分别占油菜总面积的36.1%和24.3%。其他主要农作物大品种推广应用也是相同趋势。
表5 浙江省2004年以来水稻推广面积3.333万hm2以上的大品种
3 推进品种审定与更新的探讨
种业体制改革后,随着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新品种科技创新政策的激励,促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极大地涌现,有效地实现品种更新,对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以及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适应生产四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安全性)和适宜机械化应用的品种,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大框架下,结合上述分析,审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与更新。
3.1 农作物品种要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提高审定品种的实际应用效率
随着国家推进农作物现代种业的各种政策措施发布落实,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校育种组织机构合作育种或通过引进及自身发展自主育种,通过国审或省审的品种逐年增加,且种业企业真实看中、生产需要成为主推品种的实际应用率更高。从浙江的实践看,宁波种子公司推出的甬优系列品种是较好的例证。从浙江的水稻育种看,在全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种业体制改革后,水稻品种审定较多,杂交水稻育种更应按国家提出的向商业化育种转变。从审定的品种分析,近1/3的品种审定后没有生产推广应用的记录。应当改变审定品种作为科研项目交账的状况。农作物品种要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提高审定品种的实际应用效率。杂交种先行按商业化育种,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常规种通过种子技术的研发和品种本身的突破也要走向商业化育种。
3.2 加强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创制开发,实现品种的突破
实现品种的突破,种质创新是关键。在制定的《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基础上,在做好调查收集、鉴定评价的基础上,着重于开发利用,同时广泛引进新种质,经过省、国家级等科研育种单位通过远缘杂交、标记选择等种质创新技术创制一批有用基因和优异资源。按照全省十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合理的流动机制将创新创制的有用基因和优异资源向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转移,建立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实现品种的突破,为品种更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打实基础。
3.3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
新版《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以农业部令2013年第4号发布实施,新版《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办法》以浙农专发(2015)2号发布实施。按照国家和省的审定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省区试站点的布局,完善品种试验技术和标准以提高农作物品种区试、生产试验质量,结合国家区试站布局建设开展品种测试体系基础建设,进一步探索区试技术手段的改革,提高区试质量和效率,公开公平,透明操作,切实加强品种审定源头管理。在推进商业化育种中,结合浙江的实际,落实好《浙江省农业厅关于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引种实施绿色通道的意见》,逐步创造条件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自主区试。
3.4 加强新品种示范展示
结合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场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4级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以品种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多品种、多区域的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创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机制,以加强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鉴定,通过展示示范,近1/3通过审定但生产实际应用作用不大的品种退出,总结农业生产推广应用品种技术,实现因种栽培,促进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以适应规模化、集约化和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需求,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1] 赵伟明,石建尧,俞琦英,等.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1):6-9.
[2] 扬治斌,王浩良.浙江省种子产业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浙江农业科学,2010(2):237-242.
[3] 郑有川,吴培松,程式华.浙江省水稻产业科技发展形势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1):1-5.
[4] 浙江省农业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农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责任编辑:吴益伟)
F 304.3
A
0528-9017(2015)05-0585-05
2015-03-19
赵伟明(1956-),男,浙江缙云人,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E-mail:zjzwm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