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效果比较

2015-11-25冯长松李锦华王二耀王治方徐照学王成章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籽实郑单风干

冯长松,李锦华,王二耀,王治方,徐照学,王成章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 450002;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不同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效果比较

冯长松1,2,李锦华3,王二耀2,王治方2,徐照学2,王成章1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 450002;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为了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的去穗秸秆青贮及风干处理后的品质差异,选用粮饲兼用型品种滑玉15号、先玉335与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德单5号,于蜡熟期取样进行去穗秸秆的青贮及堆放风干处理,经45 d贮存后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青贮料的感官评定等级兼用型品种为“良好”,籽实型品种为“中等”;各品种青贮料pH值在4.35~5.02之间,以兼用型品种较低;青贮料CP含量显著高于自然风干秸秆(P<0.05),且NDF和ADF含量相应较低,其中先玉335青贮料和风干料的CP含量和RFV均高于其他品种。

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

中原地区是我国粮食核心生产区,玉米(Zea mays L.)种植规模大、秸秆产量高[1]。2013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321万hm2,总产量达1 796.5万t,草谷比按2.0计算,玉米秸秆资源总量达3 593万t。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是提高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有效手段[2-4]。虽然我国农区正在推广与使用全株玉米青贮,但目前中原地区大多数养殖场主要还是以去穗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青贮调制与利用[5]。青贮的方法是在玉米籽实全熟或九成熟时,把玉米穗全部掰下,将余下的玉米秸秆青贮[6]。这时的玉米植株,除下部有1~4个干叶外,其余部分的茎叶呈全绿色,玉米秸秆较硬,比乳熟期的全株玉米含水少。由于广大农区还存在玉米秸秆干燥堆放、随饲随取的习惯[7],所以本试验以中原地区目前主要种植的粮饲兼用型品种滑玉15号、先玉335与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德单5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去穗秸秆的青贮和风干料品质的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原农区种植玉米品种的选择及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地处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南部,北纬113°41′,东经35°01′,海拔81.4 m。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pH值8.3,全氮0.043%,速效氮68.47 mg/kg,速效磷0.7 mg/kg,速效钾157.17 mg/kg,有机质0.338%,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常年降水量600 mm,年日均温14.3℃,1月极端低温-20℃,7月极端高温40℃。年日照时数2 000~2 500 h,无霜期210~230 d。

1.2材料处理

玉米品种选用中原地区目前主要种植的粮饲兼用型品种滑玉15号和先玉335,以及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和德单5号,于2013年6月19日种植,株距和行距分别为40 cm和50 cm。生长期间按当地常规管理措施灌溉、除草等。9月27日,4个品种均处于蜡熟期时收获,秸秆去穗后分别进行青贮和自然风干处理。青贮时将原料用铡刀切至2~4 cm长,混合均匀后,装入45 cm×26 cm聚乙烯塑料袋中,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抽真空后封口。自然风干处理是将玉米植株去掉果穗后,切至2~4cm长,按40 cm的厚度在露天堆放,自然风干。每个玉米品种各调制方法均重复3次,分析样品的存放期限45 d。

1.3测定方法

1.3.1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定 发酵品质现场感官评定:青贮饲料贮藏45 d后开袋对青贮料的颜色、气味、质地、湿润度指标等进行感官评定[8]。

发酵品质的指标测定:青贮饲料贮藏45 d后,开袋取出青贮料充分混匀,取样20 g,加入180 mL蒸馏水,均质30 s,经4层纱布过滤后,用pH计测定pH值[9]。滤液3 500 g离心15 min,取上清液,HPLC法[10]测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

1.3.2青贮饲料与风干饲料的营养价值测定从4个供试品种青贮和风干处理饲料中取适量样品,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CP)含量,采用范氏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11],然后利用下式换算出相对饲喂价值(RFV)[12]:

其中,DMI为粗饲料干物质的随意采食量,单位为%BW;DDM为可消化的干物质,单位为%DM。

DMI与DDM预测模型[13]分别为:DDM=88.9%-(0.779×ADF%),DMI=120%/NDF%。

1.4数据分析

以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品种玉米为处理因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玉米品种青贮品质的感官评定结果

采用感官评定方法,按“良好”、“中等”和“低劣”3个等级,评定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的青贮饲料品质,结果表明(见表1),滑玉15号和先玉335的气味均呈芳香酒酸味,均为黄绿色,质地紧密湿润,大部分保持原状,容易分离。郑单958有刺鼻酸味,暗褐色,松散柔软,部分保持了原状。德单5号有芳香酒酸味,黄褐色,质地类似于郑单958。综合多人感官评分,粮饲兼用型品种滑玉15号和先玉335的青贮处理饲料明显优于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和德单5号,前者的评定等级为“良好”,后者为“中等”。中原地区目前主要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叶量较籽实型品种丰富,青绿期长,所以在蜡熟期收获青贮,容易获得高品质的青贮饲料。

表1 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品质感官评定结果

2.2不同玉米品种青贮品质的化学分析鉴定

2.2.1pH值测定结果pH值是衡量青贮饲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室分析表明,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料的pH值在4.35~5.02之间,以郑单958最高。一般青贮饲料的pH值在5.5~6.0时被鉴定为劣质饲料,因此供试4个品种青贮料的品质等级均在中等以上(图1)。由于粮饲兼用型品种滑玉15号和先玉335的pH值显著低于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和德单5号(P<0.05),可以认为粮饲兼用型品种的品质达到了良好。

图1 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料的pH值

2.2.2有机酸含量测定结果青贮饲料的有机酸总量及其构成是反映青贮发酵过程及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有机酸构成中最重要的是乳酸、乙酸和丁酸,以乳酸的总量越多越好。本研究仅测定了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料的3种有机酸含量%

尽管乳酸是最重要的有机酸,但乙酸含量较高同样有利于青贮饲料保存。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料乙酸含量高低依次为:郑单958>先玉335>德单5号>滑玉15号,不同品种之间乙酸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粮饲兼用型品种和籽实型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丁酸是酪酸菌产生的,与青贮饲料腐败程度有关。供试品种青贮料丁酸含量高低依次为:郑单958>德单5号>先玉335>滑玉15号,品种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与乙酸一样,粮饲兼用型品种和籽实型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丙酸是一种微生物抑制成分,可有效抑制青贮饲料的好气性变质,抑制青贮的二次发酵。供试品种青贮料的丙酸含量依次为:郑单958>德单5号>先玉335>滑玉15号。籽实型品种与粮饲兼用型品种之间丙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以前者较高。青贮饲料中丙酸产量很低,所以丙酸常作为添加剂使用。

2.3不同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料和风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2.3.1CP、NDF和ADF含量测定结果 从表3看出,每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处理的CP含量显著高于风干处理(P<0.05)。青贮处理的CP含量,先玉335、德单5号与滑玉15号均显著高于郑单958(P<0.05)。风干处理的CP含量,先玉 335、滑玉 15号均显著高于郑单 958(P<0.05),郑单958又显著高于德单5号(P<0.05)。

表3 去穗玉米秸秆青贮和风干处理的CP、NDF和ADF含量(干物质基础)%

4个品种去穗秸秆青贮处理的NDF含量均显著低于风干处理(P<0.05)。青贮处理各品种NDF含量高低顺序为:德单5号>先玉335>郑单958>滑玉15号;风干处理各品种NDF含量高低顺序为:德单5号>滑玉15号>先玉335>郑单958。不论青贮处理还是风干处理,各品种间NDF含量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ADF含量同NDF含量一样,青贮处理均显著低于风干处理(P<0.05)。青贮处理中,德单5号和滑玉15号ADF含量均低于先玉335和郑单958,且差异显著(P<0.05);风干处理中,各品种间ADF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

玉米秸秆干燥堆放过程多受天气、季节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在晾晒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较大,造成营养价值降低,所以本试验中青贮处理的养分含量优于风干处理,这与Shinnersa等[15]的结论一致。比较粮饲兼用型品种和籽实型品种之间CP、NDF和ADF含量差异,没有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

2.3.2相对饲喂价值(RFV)比较相对饲用价值是根据粗饲料的可消化干物质(DDM)和潜在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来进行其品质评定的方法。在粗饲料中,RFV越大,饲草的质量越好。根据RFV(饲料相对值)计算公式,得到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处理和风干处理的RFV值(表4)。结果显示,青贮处理的RFV值显著高于风干处理(P<0.05)。不论青贮处理还是风干处理,各品种之间的RFV值均没有显著差异。

表4 不同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和风干处理的RFV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1)选择中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滑玉15号、先玉335与籽实型品种郑单958和德单5号,在蜡熟期收获去穗秸秆进行青贮试验,感官评定等级为粮饲兼用型品种“良好”,籽实型品种“中等”。由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青绿期长,所以适时收获青贮,容易获得高品质的青贮饲料。

2)4个玉米品种去穗秸秆青贮处理的pH值均在4.35~5.02之间,粮饲兼用型品种显著低于籽实型品种(P<0.05)。青贮处理的乙酸和丁酸含量在粮饲兼用型品种与籽实型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丙酸含量以粮饲兼用型品种较低,与籽实型品种差异显著(P<0.05)。由于丙酸在各青贮处理的产量均非常低,所以本研究不否认生产中作为添加剂的必要性。

3)4个玉米品种青贮处理的CP含量均显著高于风干处理(P<0.05),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风干处理(P<0.05)。比较粮饲兼用型品种和籽实型品种之间CP、NDF和ADF含量差异,二者没有显著性,但CP含量不论青贮处理还是风干处理,均以粮饲兼用型品种先玉335最高。

4)青贮处理的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高于风干处理(P<0.05)。不论青贮处理还是风干处理,品种之间的RFV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中原地区扩大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特别是先玉335的面积,有利于提高当地青贮玉米的发酵品质,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

[1] 卫荣,张江涛,张云博.河南省玉米生产循环波动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4):463-468.

[2] 郭庭双.秸秆畜牧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宋萍.秸秆饲料的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76-78.

[4] 孙丁贺,杨培权.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5):11587-11590.

[5] 张劲松,代绪民.提倡用去穗玉米秸秆青贮[J].畜牧与兽医,1988,17(4):22.

[6] 王元东,段民孝.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2,10(2):17-21.

[7] 许庆方.不同品种玉米植株3种调制方法效果比较[J].草地学报,2010,18(1):67-71.

[8] 白秀娟.四种玉米青贮饲料效果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6):132-134.

[9] Han KJ,Collins M,Vanzant E S,et al.Bale densityand moisture effects on alfalfa round bale silage[J].Crop Science,2004,44(3):914-919.

[10]许庆方,玉柱,韩建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苜蓿青贮中的有机酸[J].草原与草坪,2007(2):63-65,67.

[11]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12]张吉鵾,李龙瑞.江西省几种奶牛常用饲料的多体系营养评定[J].中国奶牛,2012,21:10-14.

[13]红敏.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新一代分级指数的建立及与分级指数(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的比较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8):1296-1302.

[14]Shinnersa K J,Binversiea B N,Muckb R E,et al.Comparison of wet and dry corn stover harvest and storage[J].Biomass and Bioenergy,2007,31(4):211-221.

S816.15

A

2095-3887(2015)03-0029-04

10.3969/j.issn.2095-3887.2015.03.009

2014-11-19

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08-4);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博士后基金

冯长松(1972-),男,副研究员,博士后。

王成章(1955-),男,教授,博士,从事牧草与饲料科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籽实郑单风干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籽实灌浆及油分积累的影响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添加乳酸菌和香草醛对甜玉米籽实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被风干的
岁末
黄秋葵籽实脂肪酸组成及其油用功能分析
额敏风干肉
基于案例的杂交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