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2015-11-22武清霞韩玲艳耿玉芳凌晓燕周鑫媛张春燕
武清霞,韩玲艳,耿玉芳,凌晓燕,周鑫媛,张春燕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1],属于中医“久痢”范畴。综合性中医护理方案配合辨证施护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并给予相应的辨证施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60例UC病人,根据临床症状结合乙状结肠检查报告单,排除肠结核、结肠癌等其他疾病确诊。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病变性质、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具体为:①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急性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③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渣、细软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出血后应暂禁食,补充足够的水分或血容量,必要时静脉补液或输血。④指导病人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⑤责任护士多与病人沟通,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疾病复发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使其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治疗。
1.2.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中医特色辨证施护。
1.2.2.1 生活起居护理 根据证型指导起居。湿热内蕴证、脾虚大肠湿热证病人应安排在背阴凉爽的房间,脾肾两虚、寒热错杂证的病人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保暖。寒热错杂证的病人应根据病情适时增减衣物。
1.2.2.2 饮食指导 病人无出血症状或处于疾病恢复期时,应给予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少渣、细软为主,忌生冷、辛辣、肥甘厚腻。根据不同证型,行临证施膳指导:湿热内蕴证宜食用鲜马齿苋粥、豆花煎鸡蛋、扁豆花茶、菠萝叶饮等清热化湿止泻;脾虚大肠湿热证饮食宜清淡爽口,如白萝卜、薏米仁,可食黄芪山药莲子粥、八宝饭等健脾化湿,忌辛辣厚腻等生热助湿之品;脾肾两虚证饮食宜温软,可食用荔枝大米粥、荔枝山药粥等补脾健肾、固肠止泻;寒热错杂证可食生姜泡茶、炮姜粥、姜橘椒鱼羹等温中散寒。
1.2.2.3 情志调理[2]可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情志调理,如采用言语开导、音乐疗法、移情法缓解病人恐惧、焦虑、悲观情绪,避免不良情志刺激,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入睡困难、烦躁不安者,可睡前按摩涌泉穴,也可用“开天门”疗法。告知病人肠道功能彻底恢复需要较长时间,需克服急躁、焦虑、恐惧等不安情绪,耐心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
1.2.2.4 用药护理 口服中药要根据证型指导服用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疗效与反应。口服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饭前1h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和油腻之品。中成药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服药期间进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生冷滋腻、海腥发物之品。如同时服用中西药时,两者之间应间隔30min左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注射用药时,护士应全面评估药物性能及病人身体情况,遵医嘱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注射液,注意配伍禁忌。用药时应加强巡视,滴速不宜太快,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前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管路。
1.2.2.5 临证(症)施护 ①腹痛: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必要时针刺止痛,根据证型,指导病人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浓茶、咖啡;指导病人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遵医嘱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艾灸中药热罨包温熨、耳穴压豆等。②腹泻,里急后重(无液脓血):观察腹泻的次数、性质、颜色、量及伴随症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面色等,必要时通知大夫并配合抢救;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每晚及便后用温水清洗,保持肛周清洁;宜穿棉质衣裤,并注意腹部保暖;根据证型,指导病人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多纤维之品,戒烟酒、浓茶、咖啡;调摄精神,指导病人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遵医嘱穴位贴敷、榆白散保留灌肠、穴位埋线法、耳穴压豆等。若出现腹泻,下痢赤白脓血便时,观察腹泻的次数、性质、颜色、量及伴随症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面色等,如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手足厥逆、脉微细数时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抢救;如出血症状较严重时,及时止血,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暂禁食,做好观察及护理记录,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出血停止,指导病人饮食,可先进食清淡全流食,再慢慢过渡到软食,做好饮食护理。
1.3 评价方法 ①疗效判断标准。出院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改善,心理状况良好;有效:黏液脓血便消失,腹痛腹泻缓解,机体稍感乏力;一般:脓血便消失,少量黏液,腹痛腹泻缓解。②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由固定人员在病人出院时发放,并当场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满意29例(96.7%),试验组满意27例(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呈弥漫性分布。本病古称“肠澼”“痢疾”。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最多,病程日久者称为“久痢”。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多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内伤七情、脾胃虚弱等有关。《素问·太阴阳明论》也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目前西医学认为此病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又有遗传因素作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是诱发因素。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可能由于抗原的持续刺激或/和免疫调节紊乱,使这种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于自限,最后导致组织损害,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常见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全面,效果明显,从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临症施护等方面行全面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均遵循辨证施护原则,并运用了多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艾灸、中药热罨包温熨、耳穴压豆等,这些中医护理技术都是以平衡阴阳为原则实施的。如耳穴压豆法是中医学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这个整体中经络和腧穴是其重要的生理基础。耳穴压豆,通过将王不留行籽、菜籽或磁石准确地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调节病人脏腑功能、镇静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病人体质的疗效[3]。
综上所述,将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应用于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综合治疗护理中,能提高临床疗效和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1] 王碧辉.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2):177-179.
[2] 刘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9):99.
[3] 孙利华,付文婿,袁小红.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