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璞注《尔雅》中的“展转相训”初探

2015-11-22向丹丹

剑南文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训诂尔雅引申为

■向丹丹

郭璞注《尔雅》中的“展转相训”初探

■向丹丹

“展转相训“作为郭注《尔雅》《方言》中多次出现的新术语,郭注或云“转相训”,或云“互相训”,或云“转相解”,或云“互相释”等等。本文以郭注《尔雅》篇中数次出现的“展转相训”为探讨对象,初步分析其来源、依据等。

“尔雅一书,是训诂最早之书。类于尔雅之著作,其书颇多。然断不能以尔雅为训诂之中心。尔雅之训诂,论其范围,亦不过经传注疏之附庸,但是自来言训诂者,皆集中于尔雅”。训诂之学,始于尔雅。尔雅之学,始于郭璞。现存完整的尔雅注本以郭璞为最早。郭璞“不揆梼昧,少而习焉,沉研钻极,二九载矣……博关群言“花费十八年功夫完成了尔雅郭注,并创新了许多训诂术语。郭注中创造的”反训“、”语转“、”轻重“、”转相训“、”互相训“等术语对后世训诂学影响深远。

一、“展转相训“的来源

“展转相训“作为郭注《尔雅》《方言》中多次出现的新术语,郭注或云“转相训”,或云“互相训”,或云“转相解”,或云“互相释”等等。真正最早使用“展转相训“一词的是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

○正义曰:《玉藻》说深衣之制云:“袂可以回肘。”……《释诂》云:“由,用也。自,由也。”展转相训,是自为用也。《毛诗正义》

○正义曰:《释诂》云:“介,右也。右,助也。”展转相训,是介为助也。《毛诗正义》

○正义曰:“自,率也”者,按《尔雅释诂》文“率,自也”。展转相训,是自得为率。《礼记正义》

由于“转相训”、“互相训”都是同义相训的方法进行注释,故合并称为“展转相训”。“展转相训,就是在一个释条中对被释词训而又训,或深化其义训,或点明其义训。”

郭注《尔雅》中则有以下数例:

1、转相训。用A字释B、C二字,在另一处又出现了用B字释C字,郭璞在注书的过程中称这种现象为“转相训”。如:

①“允、孚、亶、展、谌、诚、亮、询,信也。”“展、谌、允、慎、亶,诚也。”郭注:“转相训也。”

②“粤、于、爰,曰也。”“爰、粤,于也。”郭注:“转相训。”

③“永、悠、迥、违、遐、逷、阔,远也。”“永、悠、迥、远,遐也。”郭注:“遐亦远也,转相训。”

④犯、奢、果、毅、剋、捷、功、肩、堪,胜也。胜、肩、戡、刘、杀,克也。郭注:“转相训耳。”

2、互相训。用A字释B字,在另一处又出现用C字释B字。郭璞在注书的过程中称这种现象为“互相训”如:

⑤“伊,维也。”“伊、维,侯也。”郭注:“互相训。”

⑥“煽,炽也。炽,盛也。”郭注:“互相训。”

3、反覆相训。

⑦“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亮、介、尚,右也。”“左、右,亮也。”郭注:“反覆相训,以尽其义。”

以上七例只是郭璞在注解中标注说明的训条,未专门标注的阙而不论。

二、“展转相训“的依据

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的互训用例。“庸、用、通、得”四者是如何层层递训而解字义的呢。

用,《说文·用部》:用,可实行也。……凡用之属皆从用。

庸,《说文·用部》:庸,用也。

通,《说文·辵部》:通,达也。从辵甬聲。而甬又是“从马(少一横)用聲”

从“用、庸、通”三字的音声相近相通,因声求义,可推出三字的意义也有想通之处,故可相训。

而在“允、孚、亶、展、谌、诚、亮、询,信也。”“展、谌、允、慎、亶,诚也。”中却是由另外一种训释方式而构成“展转相训”。

“信,言语真实。引申为诚实,讲信用,实在。

允,诚实,真实。《方言》:允,信也,齐鲁之间曰允。

孚,信用。《诗经·大雅·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亶,忠诚。引申为诚然,实在。

展,诚实。《方言》:展,信也。吴淮汭之间曰展。

谌,通‘訦’。诚实,讲信用。《方言》:訦,信也。燕代东齐曰訦。

亮,通‘谅’。诚实。《方言》:谅,信也。衆信曰谅,周南、召南、魏之语也。”

询,通‘恂’。相信,诚实。《方言》:恂,信也。宋卫汝颖之间曰恂。

慎,谨慎,慎重。引申为诚实,实在。《诗经·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综观同一条训列内的各个单字的意义,我们能一目了然为何能多字同义。究其细微,本身意义相隔甚远的两个字之间之所以能训释,是因为有通假和引申存在,才使得它们在意义上有所关联。

又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亮、介、尚,右也。”“左、右,亮也。”

“导,指导,教导,疏导。

诏,告戒,教导。《吕氏春秋·应言》:愿大王之更以他们诏之。

亮,通“涼”。辅佐。《毛诗》中《大雅·大明》:涼彼武王。《释文》说《韩诗》作“亮彼武王”。

左,‘佐’的本字。辅助,佐助。

右,‘右’的本字。帮助,赞助。《周易·泰象》: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相,辅佐,扶助。

勴,赞助。[案]根据《尔雅》释词条例,训释词当为常用词。‘勴’是生僻字,应在‘助’之上。

介,传宾主之言人。引申为佐助。

尚,尊崇。引申为辅佐。”

对比前文,“亮”在“亮,信也”与“亮,导也”中虽是字形相同,但各自的通假字和意义却相去万里。同时“左”“右”二字是分别与“佐”“佑”为古今字的关系,才有了“辅助”之义。

所以“展转相训”一词,只是对《尔雅》中一些反复辗转相互训释在形式上的概括,归根结底还是训释词之间在意义上有相通之处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意义相通相近则是通过字音、字形和字义实现的。

三、“展转相训“的优劣

文字的孳乳很大原因是概念和意义表达的需要,但文字数量的无限增加势必会带来诸多不便,适得其反。所以“展转相训”这一方法在意义上相互融会贯通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不良情况的发生。胡朴安在《中国训诂学史》中提到:“遹、遵、率、循、训自。遹、遵、率、自又训循。郝懿行所谓展转相训也。以此例推之。法、则、刑、范、律训常。刑、范、辟、律、矩、则、常又训法。允、亶、展、谌、诚训信。展、谌、允、亶、信又训诚。永、悠、迥、遐训远。永、悠、迥、远又训遐。克、肩、戡训胜。肩、戡、胜又训克。肃、遄、速、亟训疾。逋、亟、遄、疾又训速。如此展转相训,文字之用广矣”。

另一方面,有的“展转相训”会显得冗长繁琐,作用不大。如文中所举的例①④⑦,有异义的字可单独列出进行训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附缀。

《四库全书总目》云:“璞时去汉未远,……所见尚多古本,故所注多可据,后人虽迭为补正,然弘纲大旨,终不出其范围。”邢昺在为《尔雅》注疏时,也肯定了郭璞的训诂创新,继续沿用“转相训”等训诂词语。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训诂尔雅引申为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兔死狗烹
永远的毛豆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神奇汉字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好班差班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