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研究
2015-11-19林永平张益明范武林
林永平 张益明 范武林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泌尿科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均相应的手术前准备,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尿管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脾脏损伤1例、术后出血1例,对照组胸膜损伤1例,术后出血1例、肠麻痹1例、尿瘘1例、肾功能不全1例、感染1例,观察组发生为6.67%,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肾肿瘤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腔镜;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51-02
肾肿瘤(tumorofkidnev)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进行,肾胂瘤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幼儿肾肿瘤多称为肾胚胎瘤,大多发生在3岁以前。据统计,这种肾脏肿瘤占幼儿恶性肿瘤的20%。成人的肾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治疗主要治疗采取手术治疗,传统手术为直接切除术,经过长时间临床经验发现此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创伤较大,并且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等。腹腔镜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成熟的辅助手术治疗技术。该文通过随机抽取该院泌尿科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对比分析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泌尿科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55.25±6.79)岁,病程0.5-3年,平均(1.25±0.67)年,肿瘤直径1.78-4.23cm,平均(2.79±1.15)cm。肿瘤位置:左侧28例,右侧3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单侧肾肿瘤。②符合手术治疗或者腹腔镜治疗的条件。③符合家庭伦理道德,签暑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肝等器官功能衰竭性疾病,或者双侧肾肿瘤者。②不依存、不配合、容易产生失访或者拒绝参加实验者。③不按照规定检杏或者研究期间转院或者采取别的治疗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患者术前均相应手术前准备。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后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侧卧位,常规消毒,腋中线髂嵴上2cm处切开约为1.5的切口,分离至后腹膜间隙。于腋中线髂嵴上2cm处作一长约为2.0m的切口,并分离至后腹膜间隙用食指沿此间隙推开腹膜及胸膜,暴露病灶位置,置入自制的水囊,注入0.5L水,留置1min后排去水囊。于腋前、腋后线肋缘下分别置人5、10mm套管TROCAR,髂嵴上切口置入10mm套管TROCAR,建立气腹,置入30度腹腔镜探查。传统手术方式:采用硬膜外全身麻醉,第11肋间或第12肋间,切开长15cm切口,进入腹膜后探查肾肿瘤病灶,切除肿瘤组织或整个肾脏及脂肪囊,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切除后关闭切口。
1.3 研究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肾热缺血时间、尿管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行组间的t检验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尿管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主要并发症主要包括:气胸,术后出血、肠麻痹、脾脏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尿瘘、肾功能不全、感染。观察组出现脾脏损伤1例、术后出血1例,对照组胸膜损伤1例,术后出血1例、肠麻痹1例、尿瘘1例、肾功能不全1例、感染1例,观察组发生未6.67%,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肾肿瘤是肿瘤中治疗预后较好的一种,经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或者随访资料研究术后5年生存率在60%-80%,肾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术后存活率大致是3年为50%,5年为40%,10年为20%左右。现在临床常见的治疗就是手术切除治疗,方式主要有后腹腔镜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其中错构瘤的治疗有争议,有人提出<4cm可不予处理,错构瘤较大者且渐增大或有出血、破裂者可行手术或介人性动脉栓塞。瘤体较大、肾结构被破坏、功能丧失者,可以考虑行肾切除术。肾肿瘤经影像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均应早期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肾周围脂肪组织、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部输尿管及周围组织、受累的肾上腺;如肾静脉内瘤栓已延及腔静脉则应将其一并摘除,然后再修复腔静脉。部分患者在确诊肾肿瘤须行肾根治性切除治疗前,可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同时行患肾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瘤细胞转移,肿瘤累及范围广、邻近器官已受累而不能切除时,可行姑息性肾动脉栓塞,辅以放疗和化疗等。
后腹腔镜是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手术步骤主要包括:人工气腹、套管针穿刺、腹腔镜观察、取出腹腔镜。腹腔镜检查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缝合腹部切口前虽已排气,腹腔仍可能残留气体而感肩痛和上腹部不适感,通常并不严重,无需特殊。
该文通过随机抽取该院泌尿科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肾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相应术前准备,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尿管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瘘尿瘘1例、肾功能不全1例,对照组术后出血1例、肠麻痹1例、胰瘘尿瘘2例、肾功能不全2例、输尿管梗阻1例、感染1例,观察组发生未6.67%,列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逢海等研究发现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与本次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后腹腔镜治疗肾肿瘤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荐采用,但是同时需要注意后腹腔镜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已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